2018-2019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单元测试(解析版)-普通用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2018-2019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单元测试(解析版)-普通用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7d8312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57

部分中各种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藏在有机物中,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因此,所有生物体内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综上,A符合题意。 故选A。 11.【答案】C 【解析】

解:A、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白蚁在大堤内挖洞影响了大堤的牢固性,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青蛙是变温动物,温度低蛇的代谢减慢,因此与青蛙的冬眠有关的主要生态因素是温度,表明生物能适应环境;

D、“南橘北枳”主要是南北温度的不同造成的,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故选:C。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12.【答案】D 【解析】

解:A、生石花属于植物,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正确; B、生石花属于生物,能进行呼吸作用,正确; C、生石花属于生物,能生长和繁殖,正确;

D、生石花属于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错误; 故选:D。

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13.【答案】B 【解析】

解:蚯蚓能改良土壤使土壤疏松,蚯蚓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 故选:B.

第9页,共15页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据此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14.【答案】A 【解析】

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由于我市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植树造林,不断扩大绿化面积,周围的鸟类越来越多了,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故选:A。

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必须适应环境、生物又能影响环境,解答时可以从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两的方面来分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15.【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类型,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不同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特点。

【解答】

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雨水降落到森林后,首先会受到树冠的阻留,顺着树干流到地面后,再被盘根错节的树根缠住,又因森林土质疏松,一部分水又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这样从地表直接形成径流的水就减少了许多,不易造成山洪,避免大水冲刷地表导致水土流失,有绿色水库之称。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16.【答案】C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识记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温度、空气和水分等。 【解答】

第10页,共15页

A.蛾类夜间活动,白天不出来与阳光有关,故A不符合题意;

B.仙人掌的叶演变成刺与沙漠地区缺少水有关,故B不符合题意. C.候鸟在秋天飞往南方越冬,到了春天天气转暖,又飞回来,与温度有关,故C符合题意;

D.冬天温度较低,青蛙进入冬眠,有利于适应环境的变化,故D符合题意。 故选CD。 17.【答案】BC 【解析】

解:A、生物学上把亲代与后代相似的现象叫遗传.“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体现了亲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A不符合题意;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蚂蚁在大堤内挖穴活动导致大堤的牢固性降低,洪水来临时容易溃堤.表明生物蚂蚁对环境大堤的影响,B符合题意;

C、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符合题意;

D、“葵花朵朵向太阳”,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光照刺激作出反应,主要是受温度影响的,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18.【答案】CD 【解析】

解:“水葫芦”又名“凤尾莲”,原产自巴西.上个世纪初,有人将这一物种引入我国.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气候适宜、缺少天敌以及水葫芦自身旺盛的繁殖能力,使得这一外来物种在我国境内的很多水域恶性繁殖、疯长成灾,甚至威胁到了水域内很多其他生物的生存.上述材料说明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故选:CD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第11页,共15页

19.【答案】AC 【解析】

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丙、丁、甲、乙.因此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丙→丁→甲→乙.

B、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在食物链“丙→丁→甲→乙”中乙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多.

C、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绿色开花植物体,动物体体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可见丁动物体有系统,而丙植物体没有系统. D、如果乙的数量增加,则甲因天敌数量增多而数目减少. 故选:A、C.

(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 20.【答案】AB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了生物圈的有关知识。明确生物圈的范围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解答】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总称,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等所有的生态系统,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整个水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故AB正确。 故选AB。

21.【答案】(1)生态因素

(2)5 草→鼠→蛇→鹰

(3)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自动调节

第12页,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