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复习资料(四川农业大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土地整理复习资料(四川农业大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7f70aa0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66

一、阐述我国开展土地整理的目标 1 保护耕地资源,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2 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协调土地供需矛盾 3 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二、两次全国土地整理规划的差异? 2001-2010:规划目标是补充耕地面积 2010-2015:增地、提等、增效和改善环境

规划内容差异是第二次全国土地整理规划内容比较第一次新增建设用地整理和生态环境整治

三、什么是土地整理?土地整理的主要类型及含义?

土地整理(土地整治):是指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未利用以及生产建设破坏、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活动。

农用地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建设用地整理:包括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和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

土地复垦:对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宜农未利用地开发:以增加耕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的活动 区域性综合整治:统筹城乡土地利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四、什么是土地增减挂钩项目?与土地整理项目有什么关系?

五、土地整理规划的层次、体系和主要内容 战略层次:

国家宏观战略层: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需求平衡 省级区域调控层:特定时期区域发展政策与土地利用优化的耦合关系 地区工程操作层:土地生态安全、耕地整理与粮食安全、土地科学创新等 区县项目落实层:因地制宜落实整理项目 体系:

全国规划(纲领)、省级规划(承接)、市级规划(实施)、县级规划(实施)四级,也可根据需要编制村土地整治规划。 主要内容:

1.总则:规划目的、依据、等2.规划背景:土地利用现状、上一轮土地整理情况、土地整理的机遇和挑战3.土地整理潜力评价4.土地整理战略和目标5.土地整理布局和时序安排 6.绿色空间构建与镇村体系7.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8.土地整理重点工程9.资金安排与效益分析10.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六、简述土地整理潜力的概念和主要类型

土地整理潜力: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生产力水平下,针对某种土地用途,通过在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待整理土地资源增加可利用空间,提高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调整产权关系的潜在能力。 主要类型: 1、农用地整理潜力 2、建设用地整理潜力 3、土地复垦潜力 4、未利用地开发潜力

七、简述农用地整理潜力的调查和测算方法 调查:

(1) 全面调查:以乡镇为组织单位,采用实地抽样调查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调查

各村通过耕地整理可增加耕地的系数与待整理区域的面积。

(2) 分区调查:以乡镇为组织单位,按各村集中连片的总体坡度分别选取典型样区,调

查耕地中沟渠、道路、林网、田坎、坟地、零星建设用地及未利用地等面积之和占待整理耕地面积的比例,与设定的当前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集约利用水平较高的耕地内沟渠、道路、林网、田坎等面积之和所占耕地区面积的比例。 测算:

新增耕地产能=新增耕地面积*整理后单位面积产量

质量提升产能=待整理耕地面积*(整理后单产-整理前单产) 产能提升幅度=新增耕地产能+质量提升产能 八、土地整理规划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1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国家安全 2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当前最重要目标之一 3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网络、绿色基础设施 4公众参与:居民点整理、农田设施建设 5全域规划:全局着手、多部门协调 十、土地整理规划的成果包括哪些内容

1规划文本2规划说明3规划图件4规划附近5规划数据库 十一、土地整理分区的主要方法包括哪些

(1)专家询问法(2)叠图法(3)主成分分析法(4)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十二、简述土地整理重点区域、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的区别和联系 土地整理重点工程:国家层面的土地整治方向、目标。

土地整治重点项目:省级规划实施国家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的载体,对实现规划目标起支持作用。

土地整理重点区域:

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点区域

十三、简述土地整理项目区的选择原则 (1)项目合法

(2)以土地整理、复垦为主 (3)具备基础设施条件 (4)具备资源和环境条件 (5)无权属问题 (6)申报单位符合要求 (7)基本控制指标符合规定 十四、水资源平衡分析实例计算。

十五、什么是土地整理中的公众参与,如何加强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影响区域的各阶层、各相关利益群体对土地开发整理微观项目决策的介入过程。

1接受宣传教育,传播相关知识和技术 2参与各种层次的土地开发智力项目综合决策 3参与项目实施工程(投工投劳、监督) 4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