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讲义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讲义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808668c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ac

专业文档

宋代科举制度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科举考试的客观性与公平竞争性,为整个地主阶级乃至寒门士人敞开了科举入仕的大门。科举已成为宋代社会上人们一条主要的入仕之途,其他入仕之途越来越失去分量,科举制在选官中的主导地位完全确立。“取士不问家世”原则、“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思想在宋代得以实现。 三、追溯家国情怀,把握“现实未来”

5.(2018·乐山调研)史学家徐中约曾说:“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而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该“制度”最有可能是( ) A.世官制 C.皇帝制

B.察举制 D.科举制

解析:选D 该制度具有弹性,有利于不同阶层的人们参与政权,“世官制”“皇帝制”是世袭,故A、C两项错误;察举制是推荐做官的制度,选官权在地方官员手中,科举制是通过考试做官,更有利于不同阶层的人们参与政权,故B项错误,D项正确。

6.美国学者G.罗兹曼认为:“科举曾充当过传统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动力的枢纽。这种考试是为维持儒家的国家正统的运作需要而设计的,是授予特权和打通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手段,构成了社会理想的中国模式。”这是因为科举制的实施( ) A.提升了政府官员的文化素质 B.体现了公正唯贤的选才标准 C.有利于强化专制和集权政治 D.促进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解析:选B 因为科举制是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它依据考试成绩作为选拔官员的依据,社会各个阶层是否能成为政府的官员,关键在于其学识,体现了公正唯贤的选才标准,故B项正确。 [思维升华] 正确认识科举制蕴含的公平、公正理念

公平、公正是人类有史以来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当前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构建公平、正义社会的需求。高考特别重视对古代选官用人制度特别是科举制的命题考查,亦是呼应社会热点的表现。从科举制的特点、演变及影响角度,理解认识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阶段及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综合认识古代选官用人制度对今天完善现代公务员考试制度的借鉴意义,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惩治腐败,建立公平、清正、廉洁的社会。

知能强化课Ⅱ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衰落—明清专制集权不断强化

一、中央——皇权与相权矛盾的解决 (一)明代皇权的空前强化 1.宰相制度的废除

背景 明太祖认为丞相权势过重,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 措施 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珍贵文档

专业文档 影响 2.内阁的出现 秦朝以来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 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1)原因: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政务繁多。 (2)过程:

奠基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但很少能参决政事 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出现 明宣宗时,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 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确立 发展 全盛 (3)评价:

①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②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君权起制约作用。 [史学者说]

明朝政治制度的创新

废丞相、罢中书省,是明初政治体制的一个重大变革,也是朱元璋立法创制的一个重要方面。经过以上创制,明朝的国家体制形成了以下格局:“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洪武实录》卷239)。”这里的朝廷就是皇帝,而已不同于宋朝皇帝加宰执等于朝廷的政治概念。

——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3.宦官专权

明代皇帝厌政,将批红之事交给司礼监秉笔太监代办,这为宦官专权提供了方便。宦官有了参与政事的机会,进而造成宦官专权局面。宦官擅权乱政是皇帝授权的结果,也是利用宦官牵制内阁的产物。 4.特务统治

为了确保臣下绝对忠心,利用特务手段侦察臣僚私下言行,设立厂卫机构,监视侦察官民行为,凌驾于司法部门之上,受皇帝直接领导。 (二)清朝: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1.设立军机处 (1)背景:

①清初,仿照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 ②军国机要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③康熙帝时,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 (2)设立:办理西北军务,雍正帝时设立。 (3)职能:

珍贵文档

专业文档

①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

②按皇帝旨意拟写成文,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4)特点:

①组织形式特殊,皇帝直接挑选亲信任军机大臣,人数无定制。 ②地位显要,本身无独立性,完全听命于皇帝,跪受笔录。 ③机构精干,人员干练,办公于内廷,近于皇帝,办事效率高。

④保密性强,便于集权,办理政务迅速、机密,君主旨意畅通无阻,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5)作用:

①提高了行政效率。

②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 2.密折制度

密折是将奏文写在折叠的白纸上,外加上特制皮匣的奏折,外人无从得知。密折制度始于康熙晚年,完备于雍正时期。清朝采用密折制度,允许和鼓励四品以上的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递密折。密折制度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使得朝政进一步黑箱化,增添皇权的神秘感;二是起到了使官员,尤其是同僚,相互告密的作用。

二、地方——中央集权继续加强和因地制宜设置地方体制 (一)三司分权,设立督抚 1.明代

(1)内容:明代仿效宋朝中央对地方的集权制度,地方最高层级的省(布政司),设三司使以分其权:布政司的布政使管民政、财务;按察司的按察使掌刑法;都指挥使司(都司)的都指挥使掌兵务,调兵则由中央。 (2)作用:这种地方最高层级统治的分权体制,有利也有弊。

有利方面 不利方面

(3)演变:明中叶后又设文官总督、巡抚,职权在三司之上,代表中央到该地区直接节制三司,统一征调军队、军粮物资,集中指挥。明代的督抚,还不是以省为单位的固定辖区,具有临时性,多担任军事方面的职责。 2.清代

发展了督抚制的利的方面,使督抚成为按省设置的省级最高长官、总掌权力的封疆大吏,统辖布政使、按察使这两司(清代省级的都司取消),保证了省级重要职权行使的协调性,尤其是总督,节制一省、两省或三省的省级最高武官提督、总兵及管辖区的绿营兵,是清代实施地方要地及边区统治的重要官制设计。 [史学者说]

分散了地方最高层级长官的权力,避免了其坐大割据及其对中央的威胁 事权散置,协调不利,尤其不利于突发事件的应对,在遇到地方叛乱的时候,调动部署军队、征用军粮物资就不顺畅便捷,步调无法一致 珍贵文档

专业文档 清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清代在布政使上面又设有总督与巡抚,布政使成为其下属,总督、巡抚变成正式的地方行政首脑,这种制度还是一种军事统治,可是真到军事时期,总督、巡抚仍不能做主,还要由中央另派人,总之清代不许地方官有真正的权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二)清代对边疆地区管理 实行大事集权、小事放权,保持各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的政策。

1.设理藩院(地位与六部相同),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兼管蒙古、新疆、西藏行政。

2.确立对西藏宗教领袖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及其继承人灵童转世的金瓶掣签制度(用掣签与金瓶以确定活佛转世人选),同时确立驻藏大臣制度(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地区),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3.“改土归流”。改土归流是指改土司制为流官制。又称土司改流、改土设流、废土改流,始于明代中后期,是指将原来统治少数民族的土司头目废除,改为朝廷中央政府派任流官。

改土归流就是把少数民族土司管理的方式,变成汉族式的官员管理方式。土司即少数民族的首领,流官由中央政府委派。改土归流有利于消除土司制度的落后性,同时加强中央对西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统治。 (三)强化对社会基层控制

明清在加强君主专制的同时,强化了对社会基层的控制。明代户籍制度严密,军民人等出行超过百里,要在官府办理通行证,关津要隘,时刻盘查。里甲制度在明清两代都十分严格,城市中以坊、街、胡同编排,县以下乡村设乡、都、保、庄。各地名称不同,但组织系统直达居民百姓。乡村的家族也与政权遥相呼应。

一、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创新

1.中国古代丞相与明代内阁首辅的比较

权力来源 职 责 任 免 对皇权影响 2.内阁与军机处的比较 比较项 朝代 设置 不同点 原因 内阁 明朝 皇帝政务负担沉重 明成祖时参与军国大事权限 的商讨;明宣宗时拥有了票拟权 特点 皇帝的最高幕僚、内侍军机处 清朝 议政王大臣会议制约皇权;处理西北军务的需要 丞相 丞相制度赋予 一级决策者 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 制约皇权 内阁首辅 皇帝个人信任 侍从咨询为主 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按皇帝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再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人员简单(简);行事快捷(速);外界干涉少(密) 珍贵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