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专版)2017中考地理命题研究 教材知识梳理 七年级 第8章 走进国家精讲精练(第1课时 日本 埃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怀化专版)2017中考地理命题研究 教材知识梳理 七年级 第8章 走进国家精讲精练(第1课时 日本 埃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81764c6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4b

第八章 走近国家

课时1 日本 埃及 ,怀化课标解读

内容标准 知识目标 A 技能目标 D 认识 国家 结合地图叙述某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根据地图和资料,叙述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叙述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某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举例叙述某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 根据资料和地图,叙述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 根据资料和地图,叙述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用实例说明某国家自然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举例叙述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怀化知识梳理

日本自然地

理特征位置及领土组成:东亚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附近一些小岛组成 地形多山地、丘陵:山地、丘陵占全国面积的3/4以上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多火山、地震:位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比较突出 矿产资源缺乏,需大量进口

经济发达发展条件有利: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多良港 不利:矿产资源缺乏,国内市场狭小

经济特点以加工制造业为主;进口原材料、燃料;出口工业制成品 对外贸易发达

主要贸易对象:美国、西欧、中国等

工业分布: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地区 居民:首都东京,民族单一,大和民族,讲日语 主要城市:最大东京

B E √ √ √ √ √ C √ √ √ √ √ √ √ √ √ √ √ √ √ 著名古都:京都、奈良 新兴科学城:筑波

主要港口:大阪、神户、名古屋 文化特点:东西方融合 埃及位置非洲东北部 地跨亚、非两大洲

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终年炎热,干旱少雨 地中海沿岸地区为地中海气候

河流尼罗河全长6 670千米,世界第一长河 发源于东非高原,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 埃及人民的“母亲河” 苏伊士运河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沟通了红海与地中海 缩短了大西洋与印度洋的航程 经济工业: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

农业:集中于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地区,长绒棉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 旅游业:旅游业发达,成为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 文明古国历史古迹: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 古代文化:象形文字、天文历法等 城市开罗:首都,非洲最大的城市 亚历山大:最大的港口

居民:阿拉伯人、白种人,信伊斯兰教

,怀化考点突破

日本

,日本轮廓略图

一、多山的地形

1.地形特征:多山的岛国,山地丘陵约占全国面积的3/4以上。平原大多分布在沿海或较大河流的下游地区。

2.主要地形区:富士山海拔3 776米,是日本最高的山峰,也是著名的活火山。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3.自然灾害:日本群岛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火山、地震活动频繁,还有洪涝和台风。 二、深受海洋影响的气候

日本属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夏季太平洋沿岸多雨,冬季日本海沿岸多雪。 三、高度发达的经济

,日本工业分布图

1.地位:自20世纪6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日本一直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2010年,日本的经济总量被中国超过,居世界第三位。

2.日本经济的发展

(1)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①便利的海运;②发达的科技;③高效率的管理;④高素质的劳动力。

(2)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①日本的铁矿、石油、煤炭等资源贫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②国内市场狭小,对外贸易主要面向美国、中国及欧洲各国。

3.工业发展方向、工业部分

(1)工业高度发达,工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和节能节材方向发展。

(2)主要部门:电子、家用电器、汽车、精密机械、造船、钢铁、化工和医药等。 4.工业分布及工业城市

(1)分布:太平洋沿岸。

(2)原因:方便工业原料、燃料的进口与制成品的出口。 (3)工业城市:东京、横滨、大阪、神户、名古屋、北九州。

(4)五大工业区:京滨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和濑户内海工业区。

(5)工业迁移:①日本本土的传统加工贸易型工业逐步向海外迁移,或接近原料产地,或接近廉价劳动力地区,或接近消费市场,如向东南亚和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转移。②日本本国的高科技工业,则向环境相对较好的本州北部和九州南部扩散。

5.农业

(1)特点:日本耕地面积狭小,农业劳动力不足,农业现代化重视生物技术和水利发展,以使用小型农机具为主,精耕细作,科技含量高,农业生产水平高。

(2)重要农产品:稻米、水果、蔬菜和茶叶等。

(3)海洋渔业发达,渔获量居世界前列。日本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加之寒、暖流在北海道附近海域交汇,饵料充足,鱼类资源丰富,形成了日本最大的渔场——北海道渔场。

6.交通

(1)交通运输业发达,已形成以海运为主,海、陆、空密切结合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 (2)国际航运中,货运以海运为主;客运以航空为主。 (3)国内客运以铁路和公路为主;货运以公路和海运为主。 (4)著名海港有: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等。 四、东西方融合的文化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古代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很大。在近现代,欧美文化广泛影响到日本社会,尤其是在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等方面。当代日本文化既保留有东方民族的传统内容,又兼有西方文化特色。

五、主要城市

(1)东京:地处关东平原南端、东京湾西北岸,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

(2)筑波位于东京东北,日本新兴的科学城,京都和奈良是日本著名古都和文化旅游城市。日本较大的城市还有大阪、名古屋、横滨、神户等。

埃及

一、地跨两洲 1.位置

(1)半球位置:埃及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的简称。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2)范围:非洲东北部地区以及苏伊士运河以东、亚洲西南端的西奈半岛,面积约100万千米2。

(3)重要性:既是亚、非之间的陆路交通要冲,也是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海上航线的捷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2.人口与城市

(1)人口及民族:人口8 300万(2009年),90%以上是阿拉伯人,多信奉伊斯兰教,阿拉伯语为国语。 (2)主要城市:首都开罗位于尼罗河三角洲,是非洲最大的城市和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3)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尼罗河沿岸河谷平原和入海处的三角洲地区。 二、沙漠广布

1.地形:埃及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00~700米之间,以低矮高原为主,沙漠面积占90%以上。 2.主要运河、河流

(1)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与地中海、连接大西洋与印度洋的世界著名运河,是扼守欧、亚、非三洲的主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