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骆遗粹解说词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瓯骆遗粹解说词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8235662ddccda38376baf06

一方钮,钮下有一穿孔。腹部有一对贯耳,足间有一穿孔。颈部饰三角形齿纹,腹部饰波浪纹。

▲43.物:四足方台座滑石囷 1件(土00531)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 通高31、底长20、宽19厘米 1959年梧州市出土

器呈灰白色,系用整块滑石雕凿而成。囷前雕刻一方形门,内部镂空。方形底座,下有四柱。

44.物:滑石双耳三足鼎 1件(土00724)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 通高12.7、口径12厘米 1958年梧州市云盖山出土

圆口,圆腹,圜底,足粗短且稍外撇。腹部两侧各有一耳。

第二部分 炼石为器──金属器

商周以来,中原青铜文化不断输入,刺激了广西青铜铸造业的发展。广西先是只能制造简单的钺、剑、矛、镞等兵器和斧、凿等生产工具,战国时便能制造铜鼓等大型器物。秦汉时期,广西的青铜工艺开始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广西出土的青铜器,既有岭北、中原、滇池输入的,也有本地的产品,反映了各种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战国时期,铁器从岭北传入,汉代广西已普遍使用铁器并有了冶

17

铁业。

45.照:武鸣马头西周─春秋墓群发掘现场1幅

武鸣马头是骆越人活动中心。1986年,在武鸣县马头乡元龙坡发掘了384座西周至春秋时期墓葬,出土铜器、玉器、石器、陶器等大批文物,其中石范的出土,说明西周时期骆越民族已有了铸铜业。 46.物:弦纹双斜刃斧状器石范1件(土10990)

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 长9.5、宽9.4~8厘米 1986年武鸣马头元龙坡出土

47.物:云纹伞状形器铜与石范1件(土10991)

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 长9.5、宽9.4~8厘米 1986年武鸣马头元龙坡出土

48.物:兽面纹提梁铜卣1件(土00385)

商(约前16世纪—约前1066年)

通高40、口径17×12.8、底径19×15.5厘米 1974年武鸣县马头公社全苏免岭出土 49.文:恭城加会春秋墓

此墓是1971年发掘的春秋晚期墓葬。墓中出土了编钟、鼎、尊、罍、戈、钺、剑、镞、柱形器、斧、凿等青铜器物30余件。其中编钟、鼎、罍以及戈等器物的形制和纹饰与同时期中原地区所出同类器

18

物基本相同,可能为中原地区传入。其他如兽钮铜柱形器、提梁鼎、蛇蛙纹铜尊、靴形铜钺和扁茎短剑等则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当是本地制作。另外,有些器物在制作上反映了本地与异地文化的融合。 50.物:兽面纹铜甬钟1件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通高45、甬长13、铣间22.5、舞17.5×14.5厘米 1971年恭城县加会秧家出土

直圆甬式,甬上有旋,钲侧有凸枚六组,每组各三枚,枚长有景。篆饰斜角云纹,钲饰三角纹,隧饰窃曲纹,背面有三十六枚,但无纹饰。此类甬钟为两周时期常见器物。广西地区的青铜文化是在中原文化影响下出现的,自出现之初即伴随着中原青铜器的输入,因此,中原青铜器在瓯骆青铜文化中占有相当比重。 51.物:兽钮铜柱形器1件

春秋(公元前770元—前476年) 通长33.5、宽7厘米 1971年恭城县加会秧家出土

此器为棺具架柱头饰。柱顶有一兽钮,正面有一个长方形孔,侧面上下各有一个方形孔。这种铜柱形器的形制、用法特殊,在春秋至西汉初年的两广地区墓葬中较多见,柱顶多为人首形或兽形,是典型的越式器物。

52.物:蛇蛙纹铜尊1件(复制品)

春秋(公元前770元—前476年)

19

高16、口径16.8、腹深11.5、足径12.3厘米 1970年恭城县加会秧家出土。

体圆,喇叭口,腹突出,矮圈足。肩、腹各饰一道雷纹地蛇斗蛙纹,每道四组,每组二蛇斗一蛙。腹部之蛇昂头,将蛙体顶出器外。蛙是瓯骆民族的崇拜的对象,至今在桂西壮族地区仍有隆重的“蛙婆节”。

▲53.物:蟠虺纹铜鼎1件(土00174)

春秋(公元前770元—前476年) 通高55.5、口径58、足高20厘米 1971年恭城县加会秧家出土

圆口,附耳,深腹,圜底,马蹄形足。耳内外、口下及腹部各饰一周蟠螭纹,腹部间以二周绳索纹,腹下部饰一周三角纹,膝饰饕餮纹。整器浑厚凝重,纹饰纤细,是典型的“楚式鼎”。 54.物:“告”铭提梁铜鼎1件(土00200)

春秋(公元前770元—前476年) 通高14.5、口径17.2、足高7.5厘米 1971年恭城县加会秧家出土

半环耳,有提梁,浅腹,圜底,三足细长外撇。器内底铸一“告”字。此鼎器形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而器身却铸有汉字铭文,由此可知,先秦时期汉字已传入岭南。 55.物:环耳铜鼎1件(土00196)

春秋(公元前770元—前476年)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