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骆遗粹解说词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瓯骆遗粹解说词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8235662ddccda38376baf06

通高13.7、口径16.7厘米 1971年恭城县加会秧家出土

圆口,上有提梁,浅腹,圜底,三足细长外撇。此鼎的造型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56.物:直耳铜鼎1件

春秋(公元前770元—前476年) 通高12.5、口径15.7厘米 1971年恭城县加会秧家出土

器身粗矮,圆口,唇微外侈,浅腹,圜底,三足上粗下略尖。此鼎地方特征虽然不够典型,但比较其他地区常见的类型也有差异。 57.物:双虎耳蟠螭纹铜罍1件(土00177)

春秋(公元前770元—前476年) 通长高39、口径20厘米 1971年恭城县加会秧家出土

体圆,鼓腹,圈足,有盖,盖上有圆形捉手及四环耳,肩有两个兽形耳,兽作站立回首状。盖上饰蟠虺纹,肩部有凸带纹一周,带上缀圆涡纹,腹饰蟠螭纹、蟠虺纹各一周,间以凸带纹、凹带纹、绳纹各一周。纹饰浅细。此器具有楚式特征。 58.图:双虎耳蟠螭纹铜罍墨线图1张 59.物:靴形铜钺1件(土00198)

春秋(公元前770元—前476年) 高8.8、刃宽9.5厘米

21

1971年恭城县加会秧家出土

钺作短靴形,弧形刃,左右两侧不对称,长方形銎。銎部饰雷纹。靴形钺常见于西南地区,瓯骆地区出土的靴形钺属于“圆踵形”,与云南等地的靴形钺在形制上有差异,地域特征明显。 60.物:三穿弧援铜戈 1件(土00201)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长19.4、胡长12.3厘米 1971年恭城县加会秧家出土

长胡,阑侧有穿,内上一穿,为楚式戈。戈为钩杀兵器,多用于车战,越式兵器中未见,可能与其不适应山林作战有关。 61.文:平乐银山岭战国墓群

史载秦始皇进军岭南,曾遭越人的顽强抵抗,首当其冲的是“西瓯”军,据此而知先秦时期西瓯族生活在桂江流域。此墓群于1974年发掘,是战国中晚期西瓯人的中小型墓葬。从随葬的铜、铁兵器和生产工具看,墓主人既是武士,又是从事农业生产者。这批墓葬具有明显的地方特点,如墓底设置腰坑,应是商周墓葬的遗俗,但腰坑内放置陶器,则仅盛行于两广地区。墓中随葬品均为实用的生活器具、兵器和生产工具,其中扁茎短剑、双肩铲形钺、靴形钺等器物为当时南方百越文化所特有。 62.物:铁足铜鼎1件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通高13、口径14.4厘米

22

1974年平乐县银山岭55号墓出土

方形附耳,三角形耳孔,扁圆腹,圜底,短柱状足。鼎身铜铸,足心为铜质,外包铁皮,系浇铸而成。在平乐银山岭战国墓葬中出土了相当数量的铁器,反映出中原先进生产技术首先通过湘桂走廊在西瓯地区推广。西瓯聚居地由此成为广西历史上开发最早的地区,也成为最早与中原文化融合的地区。 63.物:夔纹铜盖鼎1件(土01794)

战国(公元前475年一前221年)

通高13.2、口径10.5、腹径12.9、腹深6.2厘米 1974年平乐县银山岭22号墓出土

方形附耳,圆腹,圜底,扁蹄足。腹部饰有两周凸弦纹。盖顶置小钮,盖面与附耳饰夔纹。鼎足外撇是越式鼎的显著特征之一。 64.物:圆首双箍铜剑1件(土2153)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长44、刃宽4.1厘米

1974年平乐县银山岭74号墓出土

圆首,茎作圆柱状,上有两周凸箍,宽格,剑身宽扁,中起棱。此剑是春秋晚期至战国在中原及楚地的流行剑式。 65.物:方銎云纹铜钺1件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长7.8、刃宽5.9厘米

1974年平乐县银山岭8号墓出土

23

钺呈凸字形。六棱形銎,弧刃,甬部有模印图案花纹。瓯骆地区的铜钺流行于先秦时期,秦以后不见。 66.物:“江虞”铭铜戈1件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内长8.8、胡长8.8、援长14.2、宽2.7厘米 1974年平乐银山岭采集

上有铭文“江虞”二字。这可能是工师的名字。 67.物:“孱陵”铭铜矛1件

秦(公元前221年—前206年) 长15.3、銎径3、刃宽3.3厘米 1974年平乐银山岭采集

銎上阴刻“孱陵”二字。“孱陵”,地名,在今湖北省公安县南面。这件铜矛当在孱陵用过,是秦兵器。

68.物:人面弓形格云雷纹铜短剑1件(土11033)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通长23.6、刃宽4.2厘米 2002年南宁市邕江水下捞出

无剑首。扁状茎,中部束收,近格处加宽。剑格两端微上翘。剑身起脊,最宽处在中部,平缓向前收束,前端骤收成锋。近格处饰人面纹。

69.物:云纹三角形铜匕首1件(土11015)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