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8584639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4d

? 第一,区域经济发展管理。面对的主要是宏观经济问题,面临的两大挑战是: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案例: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

? 第二,区域人口管理。它是区域管理的基本问题。包括适度人口、人力资源开发、人口和劳动力迁移。 ? 第三,区域环境管理

? 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的未来的总的趋势是:追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向,总结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经验,提出解决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的新理念,形成区域经济学的新理论。

? 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 区域经济学是一个新兴学科,其理论体系尚未完全成熟,正好留给研究者相当大的研究空间。目前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研究,是循着两条路径在向前发展:

? 第一,理论经济学的路径。从理论分析、原理推导和模型化着手,建立一套规范的区域经济学体系,其中心内容是: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石、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分析、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区域经济理论模型等。

? 第二,应用经济学的路径。从实证分析的要求出发,形成一套适应实际应用的理论体系。包括区域经济的影响条件、区域产业选择和优势分析、区域产业结构与布局、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经济关系、区域合作、区域开发和区域经济政策等。

?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到目前为止仍在构建当中。 ? 2、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和制度创新

? 区域经济发展涉及到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组织结构和发展过程,其核心内容是运行的机制研究。

? 认为区域经济增长必须考虑资本积累、劳动投入技术要素和人力资本影响等,这些要素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基础。 ? 在所有影响机制当中,体制或制度机制是研究的中心内容。区域发展与制度创新关系的研究,由于地方政府实力的加强而显得更为重要。其中心点是分析区域经济增长与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制度间的互动关系,探索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包括借鉴马歇尔之后的经济学理论的侧重历史过程分析的突进分析思路、康芒斯的法律制度分析方法,并探索从新制度经济学当中为区域经济学寻找新的分析工具。 ? 3、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关系

? 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区域之间的合作、冲突与协调。区域分工的产生,带来了区域合作的基础,但区域利益的增加,使区域冲突不可避免,在中国,最引人注目的区域关系,就是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在理论上有所依据,然后才是实践中的应用方法。

? 区域合作是以横向经济联系为纽带、在自愿的基础上,按照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区域之间不同行为主体在某些领域进行联合的一种组织行为和经济行为。是区域经济关系的中心内容。目前研究的重点是:区域发展差距问题、区域分工协作问题,区域冲突的协调问题和区域贸易问题等。 ? 基尼系数

? ?

?

?

? 4、区域经济政策

? 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对中国的区域经济政策,目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目前不存在区域经济政策,要构建中国区域经济政策体系。所以,应当对区域经济政策概念,范畴进行理论的规范。

? 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区域经济政策应当是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区域化。也就是说,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制定专门的区域政策。整个经济政策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经济和产业政策制定时,必须充分考虑地方的特点,区域政策的实施是地方政府对这些经济和产业政策的区域化处理和解释。 ? 两种观点虽然有很大区别,但都认为中国目前的区域政策尚缺乏理论的基础。

5、区域开发与区域规划

进入新世纪之后,我国的区域开发掀起高潮,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启动,对区域开发的研究也进入到新的阶段。其中,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是研究的重点。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要解决一个区域的发展方向、定位、结构、布局和政策等问题,勾画一个地区的发展的宏观蓝图,把握一个地区的发展方向和进程,并进行发展当中的调控。

? 区域规划是发展战略的具体化,解决具体的时间、地点,发展的部门、规模以及资源的配置等问题,现代区域规划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解决发展的实施问题,即具体的操作问题,这是区域经济学应用性的具体体现。 ? 经济学的区域概念就是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是在地理学和政治学关于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考虑某个地域空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和行政管理的特点,是居民高度认同、地域完整、功能明确、内聚力强大的地域单元。它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同质区域和极化区域。

? 区域经济是特定区域的经济特点和经济关系的总和。如果我们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不断分解的结果。区域经济的特点是具有区域性、非均衡性、阶段性和连续性、开放性。

?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的特点和区域之间关系的科学,它要回答的问题时: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区域经济学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地理学,一个是区位论。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是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生产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和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两个部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区域问题。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要对在现实的区域经济运行中可能产生的重大问题给予理论上的解释;区域问题的研究要为现实区域经济运行中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方法和政策。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以分为三部分,即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关系理论和区域政策理论。区域发展理论以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研究一个区域内部的发展问题;区域关系理论以区域专业化分工与区域贸易为基础,研究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若干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区域政策理论以区域发展和区域关系为研究对象,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与方法。区域经

济学研究学派可划分为新经济地理学派、区域政策学派和区域管理学派。 复习与思考

1、简述区域和区域经济的概念。 2、区域经济学的两个来源是什么? 3、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是什么?

? 4、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5、简述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 6、区域政策学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

第四章

第三节 韦伯工业区位论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二、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 三、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四、韦伯区位论的评价 (一) 基本概念与理论前提 1.基本概念

(1)区位因子(locational factors)及其分类 ? 区位因子概念: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所进行时得到的利益。利益即费用的节约。从工业区位论角度讲,即在特定区位进行特定产品生产可比别的场所用较少的费用。

? 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区位因子和特殊区位因子。前者与所有工业有关,如运费、劳动力、地租等;而后者与特定工业有关,如空气湿度等。 ? 在区位因子中,使工业企业向特定地点布局的区位因子,被称为区域性因子,它们是形成企业区位基本格局的基础。而集聚、分散等因子对地域条件所决定的工业区位基本格局,发生偏移作用。 韦伯的一般区位因子确定 ? 方法与步骤(略)

? 韦伯区位论考虑的一般区位因子:(原料和燃料费)、运费、劳动费用。 2、理论的主要前提条件

(1)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 (2)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

(3)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且无限供应。 3、理论的构建步骤(三个阶段)

(1)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

(2)劳动力成本指向,可以使在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

(3)集聚指向,可以使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

(二)运费指向论 1、主要观点:

在给定原料产地和消费地下,如何确定仅考虑运费的工厂区位,即运费(吨.公里)最小的区位。

(2)原料指数与区位重量,前者为局地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后者为单位

产品需要运送的总重量,形式上等于原料指数+1。 3、运费最小企业区位的讨论

(1)考虑一个市场和一个原料地时的区位:

? 原料指数>1(或区位质量>2)时,区位指向原料地; ? 原料指数<1(或区位质量<2)时,区位指向市场;

? 原料指数=1(或区位质量=2)时,区位指向自由区位。 ? (三) 劳动费指向论

? 1、主要观点:工业区位由运费指向转为劳动费指向,仅限于节约劳动力成本大于因偏离运费最低点而增加的运费,此时廉价劳动力成本指向占主导。(图2.12)

? 2、理解劳动力成本指向的几个概念

? (1)劳动力成本——指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工资部分。它不仅反映工资水平,同时也体现了劳动能力的差距。

? (2)劳动力成本指数——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力成本。如果指数大,那么,从最小运费区位移向廉价劳动力区位的可能性就大;否则,这种可能性就小。

? (3)劳动系数——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力成本,其值越大,则远离运费最小区位的可能性大;其值越小则运费最小区位的指向强。或者说,劳动系数越高,企业就会更加向少数劳动廉价地集中。 ? 3、劳动成本指数的影响因素

? (1)决定劳动费指向有两个条件:基于特定工业性质的条件,该条件是通过劳动费指数和劳动系数来测定;人口密度和运费率等环境条件; ? (2)运输技术可加强劳动力成本指向性; ? (3)机械化则可能减弱劳动费指向性区位。 ? (四)集聚指向论

? 1、主要观点:集聚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力成本)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大时,便会产生集聚。一般发生在多数工厂互相临近的区域。 3、集聚与分散的作用 (1)集聚作用:

? 便于协作生产、共享某些技术环节; ? 减少成品或半成品的运费; ? 共享基础设施而减少成本投入; ? 共享某些企业所需的相关信息。 (2)分散的作用

? 主要是消除由于集聚带来的地价上升造成的一般间接费、原料保管费和劳动费的上升。 4、集聚指向的判断

? 用加工系数,即单位区位质量的加工价值来判断,其值越高,工业集聚的可能性也大;相反,集聚的可能性就小。 ? 四、韦伯区位论的评价 ? (一)理论借鉴

? 1、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对其他产业区位乃至经济区位都有重大影响,被尊为近代工业理论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