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拱桥施工方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现浇拱桥施工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87318d7312b3169a551a428

P=45.6×103×22×9.8/(42×2)+42×2×1.5×(2.2-1.0)×103/(42×2)×9.8+42×2×3×1/(42×2)×103×9.8=16480pa=164.8Kpa <200Kpa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临时支墩施工平面图及纵断面图见附图(二)

6.4.2主拱圈模板安装 6.4.2.1底模的安装

施工拱圈底模时由测量人员精确放样出主拱圈底面控制标高线,即底模顶标高。在顶托上放置方木,方木的长度应根据现场钢管顶托的实际距离下料,以保证方木接头设在钢管顶托的中心。在横向方木与纵向方木之间垫楔形帽木调整斜坡间隙,方木之间、方木与帽木之间均以扒钉联结;竹胶板面板长边沿横桥向布置。纵向接缝设在纵向方木中间,接缝油灰填缝处理,再用透明胶粘上;横向接缝应采用木条镶边,以防接缝处漏浆及变形。底模安装中通过微调可调顶托来调节底模至精确放样标高。

在主拱圈间隔槽范围内,考虑到间隔槽内钢筋挤压接头需要的操作空间,将该范围内的底模面板做成单独的、可装拆的结构,在钢筋接头施工时拆除该处底模面板,砼浇注前将底模面板复原。

模板面板采用1.5cm厚竹胶板,竹胶板应符合以下质量要求:表面无腐朽、霉斑、鼓泡、脱胶、翘曲、凹陷、污染等现象,板边平直、无缺损,强度、含水率、吸水率等性能应均符合建筑工业行业标准JG/T3026-1995要求。模板用方木应采用优质干燥的松木。面板的裁切应使用电动密齿锯,模板制作及安装的偏差应满足工艺要求。

第18页 共35页

6.4.2.2 侧模(外模)制安

侧模主拱圈各分段长度待定,侧模采用δ=15mm竹胶板面板,配以竖向带木加劲,侧模下端以固定于底模的木条限位及堵漏;侧模两侧用斜向钢筋固定在主拱圈的主筋上,用以固定侧模,防止侧模移位。

6.4.2.2 端模制安

考虑主拱圈有较大的水平力,因此主拱圈分段浇筑时端模采用钢模,段与段之间端模采用工字钢固定,以防止端模跑模。

6.4.3支架预压

预压物件的选择一般主要依据安全、经济及适用的原则,但考虑到本工程项目地处花溪风景区及横贯市区南明河的上游(花溪河),环保要求非常高,因此在预压物件的选择过程中,环保也是一个考虑的重要因素。综合以上各因素,拟采用级别碎石装袋作为支架预压的物件。

6.4.4主拱圈钢筋工程 6.4.4.1钢筋基本要求

⑴ 本工程所用钢筋应符合GB1499-84要求方能考虑进场使用。 ⑵ 钢筋进场前应作相应试验,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核通过方可正式进场。

⑶ 钢筋进场后必须按规格分批验收、堆存,不得混杂,应挂有标识。严格执行Q/DQ02-S208-2000《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⑷ 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必须准确无误,钢筋的代用必须征

第19页 共35页

得监理工程师的同意方可操作。

6.4.4.2 钢筋加工 ⑴ 钢筋调直和清除污锈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等清除干净。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

⑵ 钢筋的弯制和末端弯钩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JTJ041-89中表9.2. 2规定。

⑶ 主拱纵向主筋加工应预先根据钢筋接头形式,满足规范JTJ041-89中第九章第三节要求计算出每节段施工的主筋长度。且在场下先根据计算的长度将钢筋碰焊接长为整根。

6.4.4.3 钢筋安装

钢筋安装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主拱圈分段钢筋与间隔缝钢筋连接时,同一截面的钢筋连接数量不能超过该截面钢筋数量的50%,且钢筋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6.4.4.4 钢筋保护层

为确保砼外观质量,减少保护层垫块与模板接触面积,在钢筋与模板间设置塑料保护层卡子或垫块,卡子中设半圆孔,套入外层钢筋。垫块不少于4个/m2,呈梅花型布置。

6.4.5 主拱圈混凝土浇筑 主拱圈的浇筑顺序:

第一阶段:第一、四段主拱圈浇筑; 第二阶段:第二、三段主拱圈浇筑;

第20页 共35页

第三阶段:拱腰间隔槽浇筑; 第四阶段:拱脚间隔槽浇筑; 第五阶段:拱顶间隔槽浇筑;

拱圈浇筑时为避免拱架变形而产生裂缝以及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力,应采用分段浇筑,整个主拱圈共分九段浇筑。分段位置确定得原则应是使拱架受力对称、均匀,并使拱架变形小。因此,在主拱圈跨中和1/4跨位置预留间隔缝。间隔缝的宽度为100cm,以便于施工操作和钢筋连接。为缩短拱圈合拢和拱架拆除的时间,间隔缝内的混凝土强度可采用比拱圈高一等级的半干硬性混凝土。各段的接缝面应与拱轴线垂直。

分段浇筑程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对称于拱顶进行,使拱架变形保持对称均匀和尽可能小。填充间隔缝混凝土,应由两拱脚向拱顶对称进行。拱顶及拱脚间隔缝应在最后封拱浇筑,间隔缝与拱段的接触面应事先先按施工缝进行处理。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间隔缝混凝土应在拱圈分段混凝土强度达到70%设计强度后进行;

(2)封拱合拢温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规定时,一般宜在接近当地年平均温度或在5~15摄氏度之间进行。

6.4.6混凝土浇筑及养生

采用商品混凝土,砼搅拌运输车运输,泵送入模。

当梁顶板混凝土终凝后,采用无纺布覆盖并洒水养护,浇注后前7天必须随时保持混凝土表面潮湿,之后每天均保持养生1~3次。

第21页 共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