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现状及趋势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中草药现状及趋势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8882266647d27284b735154

我国中草药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也是中药资源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我国中药资源达 12807 种。 但目前我国濒危动植物已达 1400 多种, 部分已经灭绝。被列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的药用植物有 168 种, 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药用动物 162种。1 个物种的消失将导致10~30个物种的危机。当今部分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消失使种质基因的收集和保存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全国民间药( 草药) 约5000 种, 民族药约4000种, 藏药约300种,蒙药约2230种,维药600 种, 傣药约1200种。中药资源的分布有经向地带性、纬向地带性和不同海拔高度的垂直分布规律, 并形成了对当地气候和地理条件的依赖性和自身特有的品质。在种类和数量方面, 黄河以北地区的中药资源相对较少, 长江以南地区的中药资源种类相对较多, 北方地区的中药资源蕴藏量相对较大, 而东南沿海地区的中药资源蕴藏量相对较少。属于农业副业范畴内的中药材,在新时期的变化和趋势如下:从重视数量转向重视质量, 发展绿色中药材;野生向栽培或家养发展;无序化生产向规范化生产GAP发展;资源的单一利用向综合利用转化等。

(1)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部分中药资源受到破坏和短缺 。长期以来, 由于对合理开发利用中药资源的认识不足, 加之利益驱使致使部分中药资源采捕过度, 导致一些中药资源短缺, 分布范围日益缩小, 生态环境恶化, 栖息地范围缩小、破碎、消失。一些道地药材优良种质正消失和解体, 部分种类衰退甚至濒临灭绝, 许多药用植物如甘草、冬虫夏草、红景天、雪莲因滥砍乱挖已濒危, 人参、霍山石斛等药材的野生个体已很难发现, 近几十年来竟未能发现一株野生三七! 野生中药资源虽说品种上万, 但资源并不丰富, 部分野生中药资源日益减少, 造成经常使用的 400 余种药材每年有20%的短缺。我国中药资源面临可持续发展危机和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的挑战。遗传衰竭是资源减少的原因之一, 部分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自身脆弱的生物学特性,受内外因素的影响限制了它们的生存和繁衍, 导致丰度不足。如狭窄的自然分布、生长缓慢、 雌雄异株、结实困难、种子休眠等都造就了植物的脆弱性, 使物种的自我更新困难。如冬虫夏草必须在海拔3500m以上才能生长, 具有虫草蝙蝠蛾和冬虫夏草菌的高原地域才能生长。 常用中药材品种70%来源于野生药材; 在植物类资源中,多集中在开发种子植物, 对藻类、

菌类低等植物综合利用率很低。许多药用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种子等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和疗效, 但由于缺乏科学认识, 造成了许多药用部位的浪费。另外, 药材在采购、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都存在资源浪费, 管理的科学化程度低,中药供求信息不畅或失真,造成部分药材的积压和浪费, 影响了药用资源有效利用。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 中药资源在食品、保健品、日用品、化妆品中广泛使用, 人们对中药资源的需求量剧增。巨大的需求激发了中药供需矛盾。 中药制药工业迅速发展, 目前全国有中药工业企业1200余家,生产4000多种中成药,中药商业法人机构10000余个,中医医院2500余所。据统计, 中成药、中药保健品、中药提取物、中药饮片年产值已达1000多亿元人民币,资源需求量大, 给自然环境和资源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同时也使我国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 因此要求有可持续利用的中药资源。 (2) 生态环境影响 工农业的迅猛发展导致人们盲目地大规模的开垦、放牧、拓荒, 破坏了森林、草原生态, 环境恶化, 以致大量水土流失, 系统失去平衡, 环境严重污染、生物 循环的正常结构被打乱, 从而使部分药用物种失去了生存条件而濒于灭绝。另外广泛使用化学除草剂、杀虫剂、化学肥料等以及长期排放的废水、废渣、废气使药用动植物失去了健康生存的栖息地。 对中药资源无序经营和不合理利用, 使部分中药资源面临萎缩和枯竭, 严重威胁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 随着各种野生中药资源的减少, 带来病虫害猖獗、生态环境破坏不断升级从而引发严重的生态危机。例如甘草、防风固沙作用极为显著, 但疯狂滥挖使草原甘草资源地的植被根系裸露, 土质松散, 植被破坏严重。

(3) 专门中药资源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种质资源保护严重滞后 建立自然保护区, 是使生物多样性得到切实的人为保护的重要手段。我国已经建立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以森 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为主要保护目标, 使一批野生药用动植物在保护区内得到有效保护。如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受到保护的药用植物有900多种, 峨眉山国家公园受保护的药 用植物有1655种。各地还建立一些药用生物保护区, 如黑龙江省先后建立了五味子、防风、龙胆、桔梗、黄柏、黄芩、马兜铃等药材的36个保护区; 还有广西的龙虎山、苗儿山保护区; 云南的药山、海子坪保护区等。但目前为止, 我国还没有一个专门的国家级药用动植物保护区。中药种质资源具有可再生与易被破坏丢失的双重性特性。中药种质资源负载高度的遗传多样性, 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可持续发展和今后基因工程的基本

保障, 是国家重大的基础战略资源。

(4) 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缺乏科学管理 中药资源的科学管理是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 全国中药资源的管理缺少国家统一领导和协调, 中药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工作处于无序和重负低能状态, 由于政府主管部门缺乏基础数据引导中药材生产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发展, 中药材生产处于盲目混乱之中, 同时导致许多社会问题, 药农生产缺乏正确的引导, 而政府主管部门缺乏基础数据的引导,往往导致错误的结果。 由于药用资源的特点和相关性, 其管理机构和部门更为复杂, 国家与地方、研究与生产等职责不清, 存在严重的重复与遗漏, 急需统一协调。我国就生物资源耗竭、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 已颁布了 30 多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法律法规, 但未能不断及时修订。 (5) 国际社会关注中药资源保护状况 中国中药材资源的利用情况引起国际关注,中国是动植物资源大国, 是全世界应用天然药物资源种类和用量最多的国家。我国目前每年中药的需要量已高达60万吨。由于野生药材品种占相当比例, 该用药现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我国濒于灭绝的动植物品种已经达到1400多种。在国际自然和自然保联盟发起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第十届缔约国大会上, 专门通过了有关传统医药的决议, 要求普遍使用传统医药的国家, 必须密切关注受威胁的物种, 并对过度利用的物种采取有力的保护措施。 江苏省中药资源区划

1 江苏省中药资源的分区 江苏省中药资源区划共分五个一级区、十四个二级区的二级区划系统, 即: ( 1) 宁镇扬低山丘陵地道药材区 ( 宜溧低山丘陵区、宁镇茅山丘陵区、江北丘陵区) ; ( 2) 太湖平原药材区( 苏州市区丘陵区、太湖平原 区) ; ( 3) 沿海平原滩涂野生、家种药材区( 滩涂浅海区、 沿海平原区、云台山区) ; ( 4) 江淮中部平原家种药材区 ( 通海沿江平原区、通扬沿江高沙土平原区、里下河低 洼平原区) ; ( 5) 徐淮平原家种药材区( 徐宿淮平原区、 东新赣丘岗区、铜邳丘岗区) 。 2 江苏省中药资源区划一级区论述

(1) 宁镇扬低山丘陵地道药材区 全区包括南京、 镇江二个市区和六合、江浦、溧水、高淳、句容、丹徒、丹 阳、金坛、溧阳、宜兴、仪征、盱眙等十二个县( 市) 。 全区低山丘陵面积大, 地形多变, 地貌类型复杂, 土壤类型多, 跨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两个气候带, 光、 温、水资源充裕, 具有多个类型小气候, 区域植被类型 丰富, 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过渡分布, 林、草地面积大, 由此构成了本区具有野生和家种中药材生长的良好自然环境。本区低山丘陵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了多类型、多种类中药资源的生长条件, 野生中药资源种类多是本区中药材生产的资源优势, 成为全省野生中药材的主产区。野生中药材主要有茅苍术、明党参、百部、威灵仙、猫爪草、草乌、夏枯草、南沙参、桔梗等百余种; 主要栽培中药材有丹参、薏苡、红花、杜仲、菊花、板蓝根、川乌、白芍等数十种; 地道中药材有茅苍术、明党 参、百合、蜈蚣、夏枯草、桔梗、京三棱、太子参、野马追、 连钱草等。野生资源之丰富, 居全省之首, 其中宜兴、 溧阳、句容、江宁、江浦、盱眙等

县是野生中草药药材的重点产区, 以药用植物为例, 宜兴有 844 种, 溧阳有 830 种, 江浦有 879 种, 句容有 705 种, 盱眙有 549种。 中药材生产的发展方向以发挥区域优势, 突出重点的原则。以保护中药资源为基础, 以中药材加工为依托, 发展地道中药材和大宗中药材相结合, 突出地道中药资源保护和生产为重点, 解决中药资源稀缺的状况。走以保护求发展, 实行农药、林药、草药兼顾, 保护、生产、引进、试验、发展的路子, 采取建重点中药资源保护区, 建家种中药材生产基地, 进行规范化生产。 在区域布局上, 做到因地制宜, 突出重点。

(2) 太湖平原药材区 全区包括苏州、无 锡、常州三个市区和太仓、昆山、常熟、吴江、张家港、江阴、武进、扬中八个县( 市) 。 本区以平原为主, 地势低平, 湖荡众多, 水域面积大, 土地质量较好, 是江苏省气候条件最好的区域。沿太湖丘陵中药资源丰富, 宜亚热带中药资源生长; 低洼湖荡平原具有水生、湿生中药资源生长的良好环境; 中北部平原具有良好家种中药材生长条件。全区中药资源种类较多, 主要中药资源有: 苏薄荷、灯心草、芡、荆芥、半枝莲、金钱草、地丁草、 白花蛇舌草、枫茄花、梅花、玳玳花、凌霄花、大力子、青皮、苏枳壳、女贞、珍珠、水蛭、龙衣、乌梢蛇、僵蚕、地鳖虫、鼠妇虫、花蜘蛛、大将军、寒水石、无名异、紫石英、 白石英、代赭石等。 中药材生产的发展方向以保护中药资源为基础, 如武进的孟荆芥, 无锡市区的土鳖虫、地龙, 常熟的蛇等特色中药材优势, 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 实行旱生、水生、湿生兼顾, 生产上充分利用技术优势, 逐步过渡到规范化生产, 实施中药材的综合开发, 发展产业化经营, 不断提高中药材生产的经济效益。

(3)沿海平原滩涂野生、家种药材区 全区包括连云港市区和启东、如东、东台、大丰、射阳、滨海、响水、 灌云等 8 个县( 市) 以及海门、通州、海安、赣榆四县 ( 市) 的滩涂。 本区为依托沿海平原与滩涂浅海毗连的南北狭长地带, 土地资源丰富, 滩涂海域广阔, 具有典型的海洋性气候特征, 表现为气候温和湿润, 降水丰富, 日照充足, 季风盛行, 南北差异幅度较小, 具有独特的中药资源分布: 一是盐生和浅海药用植、动物资源丰富, 开发潜力大。本区滩涂浅海是盐生和海洋药用植、动物资源的集中地, 有药用植、动物资源230多种, 常见有茵陈蒿、蒲公英、车前草、苍耳子、罗布麻、芦根、地丁草、 龙胆草、半夏、远志、益母草、海藻、海龙、海马、牡蛎、瓦楞子、蛤壳、毛蚶、玳瑁等; 二是云台山区虽处暖温带, 由于特殊的地形和海洋性气候形成了南北中药资源均能生长的特殊环境, 有中药资源500多种, 而且有不少是亚热带的种类, 这里兼有暖温带和亚热带的特点, 具有南药北移, 北药南栽, 进行引种驯化的良好条件, 如云南天麻, 经人工引种驯化已在云台山落户, 四川黄连、宁夏枸杞引种后, 长势良好; 三是家种中药材生产在江苏占有重要地位, 如射阳洋马乡已经成为以白菊花为主的最大中药材生产基地, 有4千多公顷生产规模, 被誉为中国药材之乡、 中国菊花生产基地, 中药材品种由计划经济时代仅有菊花、丹参、白术、白芷、 板蓝根、薏苡等10多个, 发展到目前300多个, 产值超亿元, 并由单纯的种植发展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 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国家重点扶持的五大中药材生产基地之一。东台市以新曹镇为中心已经形成了薄荷为主的中药材生产基地, 其生产规模达到2万公顷。滨海白首乌也形成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 生产面积达 330公顷。 中药材生产的发展方向应按照区域分异规律, 发挥区域资源优势, 突出区域重点, 加强中药材生产基础建设, 积极发展地道、盐生、海洋中药材生产, 通过增加科技投入, 调整产品结构, 形成区域重点品种布局, 以已建立的白菊花生产基地, 努力推行规范化生产, 带动全区形成生产特色, 依托制药企业, 树立名牌产品, 逐步建立以基地为基础的、拳头产品带动的品种多、产量稳、质量高的新兴中药材产业区。

(4)江淮中部平原家种药材区 全区包括扬州、南通、泰州、盐城、四个市区和江都、高邮、宝应、靖江、泰兴、姜堰、兴化、通州、海门、如皋、海安、盐都、建湖、阜宁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