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注重道德传承 加强道德实践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第四章 注重道德传承 加强道德实践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88ffae9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99

社会主义道德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升华,是对中国革命道德的继承和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断取得进展。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都已经逐步确立。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对提高全社会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着眼“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不能仅仅理解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还必须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既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的现实状况,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 (一)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为人民服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二)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三、积极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良好道德的养成关键在于实践,重在行动,贵在坚持。大学生要积极投身道德实践活动,修身律己、崇德向善,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以高尚的道德品质与境界引领社会道德风尚。

1、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规范、激励和指导作用,也是大学生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的重要渠道。大学生应该准确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坚持知行统一,坚持自律与他律的统一,坚持知荣与明耻的统一,时时处处对照检查自己的言行举止,自省自警、自珍自爱,知荣求善、知耻改过,逐步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转化为自己内在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成为自己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和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2、 参加志愿服务和学雷锋活动

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弘扬和传承雷锋精神,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深入社会、体察民情、关注民意、改善民生,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在实践活动中更好地锤炼道德品质,提升个人能力。

3、 培养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诚实指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就是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诚实和守信是统一的。就个人而言,诚实守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单位而言,诚实守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实守信是正常秩序的基本保证;就国家而言,诚实守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大学生只有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讲诚信、讲道德,言必信、行必果,诚心做事、诚实做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自觉端正态度,坚守道德规范,才能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4、 养成节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是每一个大学生应有的社会责任和道德素养。大学生要积极参与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大力倡导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把节俭节约的理念渗透到日常行为和人际交往中来。

5、 自觉学习道德模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学生积极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要认真学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激励自己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要努力学习道德模范助人为乐、关爱他人的高尚情怀,学习他们见义勇为、勇于担当的无畏精神,学习他们以诚待人、守信践诺的崇高品格,学习他们敬业奉献、勤勉做事的职业操守,在各种场合做到遵德守礼、遵规守法,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教学小结】:本次课主要学习和了解道德的起源与本质,正确把握道德的功能与作用,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提高道德境界,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 。

思考题

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2.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 3.怎样理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4.结合全国道德模范的先进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