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管理制度、职责、方案、台账等)精品文档238页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水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管理制度、职责、方案、台账等)精品文档238页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898b9a0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9b

4、从业人员培训 ①从业人员每年接受再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有关规定学时。未经安全生产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②新技术、新设备投入使用前,对管理和操作人员进行专项培训。

5、规范档案 ①建立健全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档案;②对培训教育效果进行评估,改进提高培训教育质量。

(九)作业管理

1、现场作业管理 ①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作业规定,严禁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2、安全值班 ①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值班计划和值班制度,重要时期实行领导到岗带班,有值班记录。

3、相关方管理 ①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共用同一设施设备进行生产经营的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明确,并落实到位。

4、驾驶员管理 ①制定并落实驾驶员行船安全档案管理制度,实行一人一档;②严格审查驾驶员和船员的驾驶证件、从业资格和驾驶经历,符合条件的签订聘用合同;③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驾驶员连续驾驶时间超过4个小时严禁疲劳驾驶;④及时掌握极端天气及江、河、湖泊状况信息,提示作业中的驾驶员谨慎驾驶;⑤驾驶员按照规定填写《行船日志》。

5、船舶管理 ①制定并落实船舶技术管理制度,按国家规定的技术规范对船舶进行定期维护与检测,保持水路旅客运输船舶技术状况良好;②落实专人负责船舶技术管理工作,船舶安全技术状况符合有关规定;③建立并落实船舶安全检查制度。做好出船前、行船中及收船后的船舶检查工作。④建立并妥善保管船舶技术档案。相关内容记载及时、完整、准确、规范。船舶技术档案一船一档。

第 9 页

6、运输管理 水路旅客运输船舶按照许可的线路运行,不得改变行驶线路.

7、警示标志 ①在存在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设置明

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警示、 告知危险品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 (十)危险源辩识与风险控制

1、危险源辨识 ①开展本单位危险设施或场所危险源的辨识和确定工作;②对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及时采取措施,并按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

2、风险控制 ①及时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②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十一)隐患排查与治理

1、隐患排查 ①制定隐患排查工作方案,明确排查的目的、范围,选择合适的排查方法;②定期开展安全生产自查自纠工作,及时发现安全管理缺陷和漏洞,消除安全隐患。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记录在案;③对各种安全检查所查出的隐患进行原因分析,制定针对性控制对策

2、隐患治理 ①制定完善的隐患治理方案,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②对上级检查指出或自我检查发现的一般安全隐患,严格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并组织整改到位;③重大安全隐患报相关部门备案,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④建立隐患治理台帐和档案,有相关记录;⑤按规定对隐患排查和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向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

(十二)职业健康

第 10 页

1、健康管理 ①设置或指定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按规定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2、危害告知 ①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宣传培训。使其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和职业危害、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降低或消除危害后果的事项。

3、环境与条件 ①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职业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配备与职业健康保护相适应的设施、工具。

(十三)安全文化

1、安全环境 ①设立安全文化廊、安全角、黑板报、宣传栏等员工安全文化阵地,每月至少更换一次内容;②公开安全生产举报电话号码、通信地址或者电子邮件信箱。对接到的安全生产举报和投诉及时予以调查和处理。

2、安全行为 ①开展安全承诺活动;②编制水路旅客运输安全知识手册,并发放到职工;③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生产竞赛活动,有方案、有总结;④对在安全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集体、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并与其经济利益挂钩;⑤对安全生产进行检查、评比、考核,总结和交流经验,推广安全生产先进管理方法。

(十四)应急救援

1、预案制定 ①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结合实际,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②应急预案与当地政府、当地海事部门预案保持衔接,报当地有关部门备案,通报有关协作单位;③定期评估应急预案,并根据评估结果或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修订和完善,修订情况有记录并归档。

2、预案实施 ①开展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普及安全生产事故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知识;②开展应急预案培训活动,使有关人员了解应急预

第 11 页

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程序和应急处置方案;③发生事故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有关力量进行救援,并按照规定将事故信息及应急预案启动情况报告有关部门。

3、应急队伍 ①建立与本单位安全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指定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②组织应急救援人员日常训练和演练。

4、应急装备 ①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配备相应的应急物资及装备;②建立应急装备使用状况档案,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使其处于良好状态。

5、应急演练 ①制定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②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

(十五)事故报告调查处理

1、事故报告 ①制定事故报告制度和程序,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如实报告有关部门;②严格执行事故报告制度,准确、及时填报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统计表、报,没有隐瞒不报、谎报、拖延不报情况。

2、事故处理 ①接到事故报告后,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②发生事故后,按规定成立事故调查组,积极配合各级人民政府、海事部门等组织的事故调查,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③按时提交事故调查报告,剖析事故原因,落实整改措施;④发生事故后,及时召开安全生产分析通报会,对事故当事人的聘用、培训、考核、上岗以及安全管理等情况进行责任倒查;⑤按“四不放过”原则严肃查处事故,严肃查处安全生产事故,严格追究责任领导和相关责任人。处理结果报有关部门备案。

(十六)绩效考核与持续改进

第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