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可靠性的管理与提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设备可靠性的管理与提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8bc0ce0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3b

设备可靠性的管理与提高

设备可靠性广泛意义上指设备的质量,因此设备可靠性管理与提高即是设备的质量管理与提高。近年来,发展大容量、高参数和低能耗的火力发电机组,最大可能地降低污染物排放,已经成为电力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发电设备、发电技术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了火力发电机组,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较以前已有大幅度的提高,这与设备检修技术提高、设备维护管理标准化密不可分。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设备管理制度,开展设备日常巡检、日常消缺、定期维护和机组检修等工作,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设备可靠性的管理与提高结合合实际来说,就是要通过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实施严密细致的设备管理规范,使机组存在的缺陷能做到及时消除、不能消除的要做到可控在控,并利用调停、机组检修等机会彻底消除,确保设备能够长周期处于健康运行的良好状态。所以设备管理标准化是设备可靠性管理与提高的重要举措,具体措施如下:

(一)通过机组检修的标准化管理提高设备可靠性。

1.检修周期的确定。前面已经谈到过,随着技术、设备的日益进步,机组的可靠性较以前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因此就机组的检修周期而言,也应该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合理的检修周期不仅保证了设备检修的需求,也有效节约了检修费用。本年共完成了1号机组C级检修、2号机组C级检修以及5次停机消缺检修,就实际检修过程来看,检修周期合理,满足设备基本检修维护需要,不仅及时消除设备的不可靠因素,而且对所需设备进行针对性的、合理全面的体检,同时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和检修规程,严格控制检修质量,进一步提高了设备健康水平。

2.检修项目的制定。根据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厂家的指导意见制定科学可行的检修项目,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对标准项目和特殊项目实行分类管理,同时每次检修标准项目的内容也会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不同,而特殊项目则是每次均不相同,做到不漏修、不过修。同时,为进一步优化检修项目管理,实施资本性支出项目管理,鼓励专业集思广益,重点针对提高机组安全性、经济性提出技改项目。今年电气专业的主要检修工作为完成了两台机组5次停机检修工作,尤其是1号、2号机组C修项目,750kV设备检修试验,厂用电快切改造等。总体来看,检

修项目制定合理,安全管理到位、文明检修管理、质量管理、成本控制管理细化分工和责任,并予以落实,最终全年圆满完成了各项检修、技术改造等项目。另一方面加强定期工作的管理,并将信息化管理作为主要手段,将缺陷、异常分析作为每周、每月的定期工作开展,并利用MIS等信息化平台不断监督和完善管理工作。

3.检修的过程管理。

(1)质量把关。在严格执行公司的检修管理体制下,电气一次相关人员主要以相关设备的检修质量把控和管理为主,主要工作都由外委检修队伍完成,因此,在过程的质量控制上,主要是实行双重“三级验收”制度。在检修过程中,由本专业人员和检修参与单位相关人员组成质检小组,各级人员按照编制的检修规程、检修文件包和W、H点做好现场检修工艺质量的把关。

(2)工期控制。检修前均按照检修项目编制检修节点计划表。检修期间,确保检修工作严格按照检修计划执行,努力实现每一个检修节点,用每一个检修节点的实现来控制整个检修工期。并检修结束后,就检修过程中出现的工期延期情况积极进行汇总分析,自检自纠,提出相关改进措施。

(3)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严格落实能源公司要求的工作票视频监控系统在工作票办理过程中的运用,落实各级管理人员在工作票实施过程中的监护及交底职责,加强工作票审查、签发管理,加强对华检电气班工作票中出现的问题检查、管理和整改。积极组织相关安全和设备负责人到现场进行现场检查,确保安全措施执行到位,安全管控到位。

通过设备定期检修工作,就1B、1E、1F磨煤机电机,1A给水泵前置泵电机,2A凝泵电机等10kV电机轴承磨损严重、异音等问题,抓住检修机会及时进行检修处理,消除隐患;先后发现了甲乙侧碎煤机电机转子槽楔放电、两端鼠笼条断裂、非驱动端挡油环磨损,送风机电机油脂变色、轴承蠕动腐蚀,2号主变油枕、1号高厂变有载调压油位异常等重大缺陷,积极进行稳妥合理的检修措施、就设备运行工况进行分析制定相关提高设备安全可靠性的管理措施。

利用机组停机检修的契机,就10kV备用进线TV放电、锅炉变异音等重大挂起未处理缺陷及安全整改项目积极进行了排查消缺,整改处理。就检修过程中发现的设备隐患及出现的故障三级确认并进行诊断分析,采取合理可靠的处理措施。就检查出的设备严重损坏部件,及时进行修复及更换,并进行相关试验。充

分利用定期检修机会,提前进行了设备运行状况和使用可靠性进行预评估,就实际检修情况及修后设备试运行情况来看,所列检修项目是必要的,检修工作也是及时到位的,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保障了机组安全启动及稳定运行。

(二)通过维护工作的标准化管理提高设备可靠性。 1.日常巡检。

严格执行电气设备日常维护巡检规定的设备巡检的周期、内容,相关设备责任人加强自己管辖设备的巡检、以及设备巡检报告的检查和分析。对设备的可靠性定期进行分析、评价。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作为支持,实现设备缺陷的提前发现。通过实时优化系统(SIS)等软件,通过历史数据的对比和系统强大的分析功能,对于一些重要设备存在的缺陷做到早发现、早判断、早处理,防止设备缺陷的扩大化。

2.日常消缺。

以设备“零缺陷”为目标,以“小缺陷不过夜、大缺陷连着干”为指导方针进行消缺工作,提高消缺率。对于重要缺陷,由设备责任人进行填写异常分析报告,由专工进行审核,有效实现对重大缺陷的闭环管理。对于暂时不能消除的缺陷,提出缺陷预控措施任务,由设备责任人制定相关防范措施,由专工审核,实现对留存缺陷的有效管控。集思广益、敢于尝试,积极做好重大缺陷的消除工作。比如日常巡检发现的1号机给水泵变频器室功率柜冷却风扇故障、1号机励磁变压器冷却风机异音等重要设备的缺陷,由于运行期间无法处理,及时制定相关预防措施做好事故预想,在具备处理条件时第一时间消除缺陷。

3.技术监督

在西安热工研究院的技术监督和指导下,对全厂部分高压电气设备进行了绝缘预防性试验及其它试验,认真监督,严把技术质量关,观察绝缘变化趋势,及时查处绝缘薄弱环节,对异常设备制定加强监督措施。按月、季度填报绝缘监督技术报表,报公司技术中心。2016年绝缘监督工作计划共546项,先后完成1号、2号汽轮发电机进行了定子绝缘、定子直流电阻、转子绝缘、直流耐压;750kV升压站主变、1号、2号高厂变、高公变、起备变进行了绝缘、直流电阻、直流耐压、介质损耗等重要设备的定期检查试验工作。

及时发现设备隐患,认真分析原因、处理妥当,在第一时间消除故障,避免

了机组不安全事故的发生。电气专业在7521开关停电期间,对2号机组相关设备进行年度预试试验工作时,发现2号机高公变接地电阻器测试电阻值最小值不合格。拆吊至检修间再次确认判定接地电阻器内部故障。积极与厂家沟通处理, 为7521开关带电及2号机组运行准备工作争取了时间。但这只是今年工作的亮点之一,本年度1、2号机组以及升压站设备相关绝缘监督预试试验工作电气专业都合理安排到位,人员准备充分,以及与相关试验委托单位协调配合默契,加之检修工期紧张,加班加点抢工期、完任务、保质量,顺利完了对所辖设备安全可靠性的检查试验,大大提高了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可靠性。

(三)通过人员培训的标准化管理提高设备可靠性

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先后采用现场考问讲解、技术讲课、厂家技术人员现场讲解、岗位技术问答、定期组织笔试等方式有效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形成了浓厚的学习竞赛氛围,大力提升了各岗位员工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各岗位人员的技术管理水平,也是提高设备安全管理可靠性的重要措施。今年电气专业严格执行公司及部门下发的相关人员培训管理规定,制定符合本专业的有针对性的、目的性的、实效性的培训方式,通过培训与考试相结合,努力提高所有人员的技术技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技术和人才储备来提高设备可靠性,使设备管理维护水平进一步提高。

设备管理部:电气一次 2017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