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高2014届五校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陕西省高2014届五校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91bee66b4daa58da0114a84

15.如图所示为一水平匀强电场,方向水平向右,图中虚线为 电场中的一条直线,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一带正电的点电荷以初速度v0沿垂直电场方向从A点射入电场,一段时间后经过B点,此时其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不计重力,则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A.??2? B. tan??tan? C. 2tan??tan? D.2tan??tan?

16.设想在地球赤道平面内有一垂直于地面延伸到太空的轻质电梯,电梯顶端可超过地球的同步卫星高度R(从地心算起)延伸到太空深处,这种所谓的太空电梯可用于低成本地发射绕地人造卫星。假设某物体A乘坐太空电梯到达了图示的B位置并停 在此处,与同高度运行的卫星C比较 A.A与C运行的速度相同 B. A的速度大于C的速度 C. A的速度小于C的速度

D.因为不知道质量,故无法比较A与C的速度大小

17.如图所示,图甲中MN为足够大的不带电薄金属板,在金属板的右侧,距离为d的位置上放入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O,由于静电感应产生了如图甲所示的电场分布。P是金属板上的一点,P点与点电荷O之间的距离为r,几位同学想求出P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但发现问题很难。几位同学经过仔细研究,从图乙所示的电场得到了一些启示,经过查阅资料他们知道:图甲所示的电场分布与图乙中虚线右侧的电场分布是一样的。图乙中两异号点电荷电荷量的大小均为q,它们之间的距离为2d,虚线是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由此他们分别对P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和大小做出以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方向沿P点和点电荷的连线向左,大小为

甲 乙 E

2kqd 3r2kqr2?d2B.方向沿P点和点电荷的连线向左, 大小为 3rC.方向垂直于金属板向左,大小为

2kqd

3

r

2kqr2?d2D.方向垂直于金属板向左,大小为

r318.图为可测定比荷的某装置的简化示意图,在第一象限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B=2.0×10T,在X轴上距坐标原点L=0.50m的P处为离子的入射口,在Y轴上安放接收器,现将一带正电荷的粒子以v=3.5×10m/s的速率从P处射入磁场,若粒子在y轴上距坐标原点L=0.50m的M处被观测到,且运动轨迹半径恰好最小, 设带电粒子的质量为m,电量为q, 不计其重力。则上述 粒子的比荷

4

-3

q(C/kg) 是 m7A. 3.5?10 B .4.9×107 C. 5.3?10 D. 7?10

19.图甲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n1:n2=5:1,电阻R=20Ω,L1、L2为规格相同的两只小灯泡,S1为单刀双掷开关。原线圈接正弦交变电源,输入电压u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现将S1接1、S2闭合,此时L2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77

A.输入电压u的表达式u=202sin(50?t)V B.只断开S2后,L1、L2均正常发光 C.只断开S2后,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减小 D.若S1换接到2后,R消耗的电功率为0.8W

20.将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从某一高度处竖直上抛,一段时间后物体回到原出发点,已知空气阻力与其速度成正比,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上升过程所用时间与下降过程所用时间相等 B.上升过程所用时间小于下降过程所用时间

C.上升和下降过程,小球的机械能都减少,且上升过程机械能的减少量大于下降过程 D.在出发点,上升时重力的瞬时功率小于下降时的瞬时功率 21.如图所示,带负电的物块A放在足够长的不带电的绝缘小车B上,两者均保持静止,置于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在t=0时刻用水平恒力F向左推小车B.已知地面光滑,A、B接触面粗

糙,A所带电荷量保持不变,下列四图中关于A、B的v-t图象及A、B之间摩擦力Ff—t图像大致正确的是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

22.(6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物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粗糙曲面AB固定在水平面上,其与水平面相切于B点,P为光电计时器的光电门,实验时将带有遮光条的小物块m从曲面AB上的某点自由释放,小物块通过光电门P后停在水平面上某点C.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1)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其读数d= cm;

(2)为了测量动摩擦因数,除遮光条宽度d及数字计时器显示的时间t,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及其符号是 ,动摩擦因数?= (利用测量的量表示).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请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23.(9分)热敏电阻包括正温度系数电阻器(PTC)和负温度系数电阻器(NTC)。正温度系数电阻器(PTC)在温度升高时电阻值越大,负责温度系数电阻器(NTC)在温度升高时电阻值越小,热敏电阻的这种特性,常常应用在控制电路中。某实验小组选用下列器材探究通过热敏电阻Rx(常温下阻值约为10.0Ω)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特点。

A.电流表A1(量程100mA,内阻约1Ω) B.电流表A2(量程0.6A,内阻约0.3Ω) C.电压表V1(量程3.0V,内阻约3kΩ) D.电压表V2(量程15.0V,内阻约10kΩ) E.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10Ω) F.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500Ω) G.电源E(电动势15V,内阻忽略) H.电键、导线若干

①实验中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使加在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逐渐增大,请在所提供的器材中选择必需的器材,应选择的器材为电流表 ;电压表 ;滑动变阻器 。(只需填写器材前面的字母即可)

②请在所提供的器材中选择必需的器材,在虚线框内画出该小组设计的电路图。

I

II

③该小组测出热敏电阻R1的U—I图线如曲线I所示。请分析说明该热敏电阻是 热敏电阻(填PTC或NTC)。

④该小组又通过查阅资料得出了热敏电阻R2的U—I图线 如曲线II所示。然后又将热敏电阻R1、R2分别与某电池组连 成如图所示电路。测得通过R1和R2的电流分别为0.30A 和0.60A,则该电池组的电动势为 V, 内阻为 Ω。(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4.(14分)一质量为1kg的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现用一个水平恒力F 拉物块,一段时间后撤去恒力F,已知从物体开始运动到停止,经历的时间为4s,运动的位移为203m,物体与地面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