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突出症的MIT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椎间盘突出症的MIT治疗临床研究进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934da3d5a8102d276a22f65

实验研究?胶原酶在椎间盘内及硬膜外腔进行注射,无不良反应,但在鞘内注射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并有明显的剂量相关性,高浓度大剂量的注射会引起鞘内出血和组织坏死

?注射区椎间盘6h后开始明显溶解,42h完全溶解成乳状

?胶原酶髓有溶解作用对包膜完整的神经不造成损伤。因此,胶原酶绝不可注入蛛网,但对脊膜下腔

临床研究?Sussman(1969)首先提出用胶原酶治疗腰间盘突出症

?尸检和手术摘除的椎间盘溶解试验以及动物试验都证实:胶原酶能特异性地溶解椎间盘内的胶原蛋白和胶原纤维,而对椎间盘邻近的组织、透明软骨、前后纵韧带、黄韧带、骨及骨膜、血管和神经均无损伤

影像引导的意义?Santis :在没有X线引导的条件下,仅靠阻力消失技术(Loss of Resistance

Technique, LOR)向腰段硬膜外腔注射激素,有30%的病人出现穿刺针位置不当?Stojanovic :LOR技术不足以保证颈部硬膜外腔盲穿的穿刺准确性,X线引导和硬膜外腔造影能够有效提高穿刺和病变靶区给药的准确性

胶原酶注射技术研究?胶原酶注射技术是决定椎间盘溶解术疗效的关键因素,可分为突出物表面注射、突出物内注射以及突出物内外联合注射?各种给药方法的关键都在于使胶原酶最大限度地和突出物密切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