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沟煤矿概况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水沟煤矿概况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941548171fe910ef12df828

风水沟煤矿矿产资源储量检测年度报告 第一章 绪 论

15°-21°,中部局部平缓,仅为4°-6°,深部为10°-15°。

全井田落差大于20m的断层22条,伴生小断层较发育,均为正断层,大都为近倾向和斜交断层。

第三节 煤层与煤质

一、煤层 1、煤系地层

本井田煤系地层为晚侏罗系元宝山组,含煤系数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由厚分岔变薄,最后尖灭。一般厚440m左右,全区变化不大。按其岩性组合可分上、下二段,下段由二煤层以下至杏园组泥岩顶界为主要含煤段。岩性以砂岩、泥岩、炭质泥岩为主,含可采煤层七组十八层,厚350m。

上段二煤层以上, 岩性为细砂、粉砂岩,含不可采薄煤层,一般厚90m左右,与白垩系砾岩不整合接触。

煤系地层变化规律,岩性大体上是上细下粗,横向变化看,东南岩性粗,向西北变细,煤层随之由集中到分岔尖灭。

2、煤层

本井田含煤段总厚度350至440m,含可采煤层七组十八层,可采煤层最大累计厚度67.46m(74270孔),含煤系数为16.8%。5-1C、6-3B、3-2、5-1A煤层为井田主要开采煤层,其余各煤层次之。各煤层编号由上而下依次为:2、3-1、3-2、4-1、4-2、5-1A、5-1B、5-1C、5-2、6-1A、6-1B、6-1C、6-2A、6-2B、6-3A、6-3B、7、8,共十八个可采煤层。(各煤层特征见表3-3。煤层厚度及间距分区统计表见3-4)

3、煤层总体赋存规律

该井田煤层赋存规律以7512、检5、补23、7519各孔连线为界,以东2、3-2、4-2、5-1C、5-2、6-3B、7、8各煤层结构相对简单,沉积厚度大而稳定,以西2、5-2、7、8三个煤层没有分叉,其余4层逐步分叉,结构相对复杂。3-2、4-2煤层叉为两个煤层,5-1C叉为三个煤层,6-3B叉为七个煤层,并逐渐变薄乃至尖灭。74207钻孔附近为本井田聚煤中心,以此孔为中心向北东、北、北西延展,煤层呈有规律地渐次叉开,尤以向北方向最具代表性,其形态呈马尾状分散叉开,

9

风水沟煤矿矿产资源储量检测年度报告 第一章 绪 论

这些分叉的煤层最后变薄并尖灭。井田按煤层稳定程度确定为二型,即较稳定煤层。

4、各煤层的分布特点和顶底板岩性

2煤层:主要分布于一区,二区不可采,煤厚1.5-4.12m,全层夹石5层1.48m,7519、7523孔连线以北不可采在补11号孔,本煤层无夹石,但向北延展随之出现夹石,继之煤层又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面一部分为数个不可采薄煤层,下面是一个1.5m左右的简单煤层,由浅部到深部,由东部到西部厚度变化比较明显,不太稳定。顶板为泥岩、砂岩,底板为粉砂岩。该煤层较稳定。

3-1煤层:从3-2煤层叉出,面积小,厚度薄,全层夹石3层2.45m,仅局部见可采点在74270-74226之间,有一窄条,另外在7546、74290、补17孔西北呈弧线形,本次报告没有进行算量。

3-2煤层:分布在74270、74206、补17、检6等孔连线以东、以北,煤厚1.5-10.05m,74291、74228、74300、74299孔连线北西不可采,稍有夹石,全层夹石6层,累厚0.89m,煤层比较稳定。顶板为薄层泥岩、细砂岩,底板为泥岩、粉砂岩。该煤层较稳定。

10

风水沟煤矿矿产资源储量检测年度报告 第一章 绪 论

可 采 煤 层 特 征 表 表3-3 煤层厚度(m) 煤层间距(m) 煤层结构 顶底板岩性 精查地质建井地质视 稳 倾 报告煤层报告煤层密 夹石厚(m) 定 角 备 注 夹石 编 编 度 最小 最大 平均 最小 最大 平均 顶 板 底 板 性 (度) 层数 大 小 t/m??3 号 号 2 2 1.50 4.12 1.86 18.03 35.35 26.37 1~4 0.90 0.07 粉砂、泥岩 细砂、 泥岩 较稳定 6~30 1.27 3-1 3-1 1.50 1.97 1.55 1.05 24.50 6.40 1~2 0.26 0.08 粉砂岩 细砂、 粉砂 较稳定 6~30 1.30 3 3-2 1.50 10.05 4.19 2.26 28.32 21.79 1~7 1.32 0.12 细砂岩 细砂岩 较稳定 6~30 1.29 4-1 4-1 1.50 3.16 1.84 0.50 24.49 7.91 1~3 0.50 0.11 细砂岩 细砂岩 较稳定 6~30 1.29 4 4~2 1.50 6.04 2.97 0.13 69.36 14.73 1~7 1.69 0.09 细砂、 粉砂 细砂岩 较稳定 6~30 1.29 5-1A 5-1A 1.50 8.02 4.36 0.18 11.30 2.32 1~5 1.03 0.10 粉砂、 泥岩 粉砂、 细砂 较稳定 6~30 1.31 5-1 5-1B 1.92 10.21 3.92 0.15 40.83 14.64 1~6 1.39 0.09 泥岩、 粉砂 泥岩、 粉砂 较稳定 6~30 1.33 5 5-1C 1.50 18.32 4.47 0.67 60.40 19.29 1~12 2.35 0.10 泥岩、 粉砂 泥岩、 粉砂 较稳定 6~30 1.27 5-2 1.50 2.28 1.66 0.51 95.52 22.41 1~3 0.77 0.12 泥 岩、 粉砂 泥岩、 粉砂 较稳定 6~30 1.28 5下 6-2B 6-1A 1.50 2.91 2.13 0.61 12.97 4.74 1~4 0.82 0.12 粉砂、 泥岩 细砂岩 较稳定 6~30 1.28 6-2A 6-1B 1.50 4.89 2.17 0.50 11.15 4.41 1~3 1.12 0.12 粉砂、 细砂 粉砂、 泥岩 较稳定 6~30 1.28 6-2 6-1C 1.50 11.80 3.05 0.20 36.72 18.92 1~6 1.09 0.15 粉砂、 泥岩 泥 粉砂 较稳定 6~30 1.28 容重采用邻层 6-1A 6-2A 2.13 12.50 3.39 1.86 28.81 17.90 1~2 0.51 0.08 泥岩 泥岩、 粉砂 较稳定 6~30 1.27 6-1 6-2B 1.50 19.60 6.57 3.38 30.50 18.17 1~9 1.43 0.09 粉砂岩 粉砂 较稳定 6~30 1.31 6A 6-3A 1.50 22.03 3.36 0.19 15.34 5.85 1~4 1.25 0.10 粉砂、 细砂 泥岩 较稳定 6~30 1.29 6 6-3B 1.50 41.76 8.89 0.21 30.70 4.40 1~18 3.20 0.07 泥岩、 粉砂 泥岩、 细砂 较稳定 6~30 1.27 7 7 1.50 5.26 2.85 1.51 27.51 12.79 1~3 1.07 0.09 泥岩、 细砂 泥岩、 粉砂 较稳定 6~30 1.28 容重采用邻层 8 8 1.50 4.52 2.52 1~5 2.07 0.14 粉砂、 细砂 泥岩、 细砂 较稳定 6~30 1.28 1

风水沟煤矿矿产资源储量检测年度报告 第一章 绪 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