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浙江省宁波市十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解析】浙江省宁波市十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96176e1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a8

浙江省宁波市十校2018届高三9月联考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 人体的细胞有200多种,但它们都来自于一个受精卵。根据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产生不同类型细胞的主要原因是

A. 细胞分裂 B. 细胞分化 C. 细胞衰老 D. 细胞凋亡 【答案】B

【解析】细胞分裂能增加细胞的数目,不会使细胞的种类增多,A错误;细胞分化能使细胞种类增多,B正确;细胞衰老不会使细胞的种类增多,C错误;细胞凋亡不会使细胞的种类增多,D错误。

2. 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 B. 哺乳动物血液中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C. 核孔复合体是DNA出入细胞核的通道 D. 核被膜为双层膜,其外层与粗面内质网膜相连 【答案】C

【解析】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A正确;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B正确;核孔复合体是RNA、酶等生物大分子出入细胞核的通道,但是DNA不能通过核孔,C错误;核被膜为双层膜,其外层与粗面内质网膜相连,D正确。 3.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圈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 B. 生物圈的物质和能量都需要从外界源源不断输入 C. 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在分子水平上具有统一性

D. 生物圈最低可达到地下植物最深的根际处和深海地壳热裂口 【答案】B

【解析】生物圈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A正确;生物圈的能量需要从外界源源不断输入,生物圈的物质可以循环利用,B错误;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在分子水平上具有统一性,其组成物质都有糖类、蛋白质、脂质等,C正确;生物圈最低可达到地下植物最深的根际处和深海地壳热裂口,D正确。

4. 下列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叙述,错误的是 A. HIV能识别并结合辅助性T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 B. HIV含两条病毒RNA,是逆转录病毒

C. 患者的血液、精液、唾液、乳汁等均可能有HIV D. HIV外层脂类膜中只掺有病毒蛋白质 【答案】D

【解析】HIV侵入人体后能识别并结合辅助性T淋巴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进入细胞,A正确;HIV含两条病毒RNA,是逆转录病毒,B正确;患者的血液、精液、唾液、乳汁等均可能有HIV,C正确;HIV外层脂类膜中掺有病毒蛋白质和糖类,D错误。

5. 中国农科院成功培育出自然界没有的异源八倍体小黑麦,该育种方式依据的原理是 A. 基因突变 B. 基因重组 C. 染色体结构变异 D. 染色体数目变异 【答案】D

【解析】异源八倍体小黑麦是由六倍体普通小麦和二倍体小麦杂交,产生的异源四倍体再经过秋水仙素处理,使得其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的,所以该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故选D。

6. 在双链DNA分子中,A和T的分子数相等、G和C的分子数相等的,这就是DNA中碱基含量的

A.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 中心法则 C. 卡伽夫法则 D. 规则双螺旋结构 【答案】C

【解析】在双链DNA分子中,由于A与T配对,G与C配对,所以A和T的分子数相等、G和C的分子数相等的,这就是DNA中碱基含量卡伽夫法则,故选C。 7. —些血浆蛋白对病原微生物的破坏反应,属于人体防御病原体的 A. 笫一道防线 B. 第二道防线 C. 体液免疫 D. 细胞免疫 【答案】B

【解析】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体液中的杀菌

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因此血浆蛋白对病原体的破坏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故选B。

8. 果蝇的红眼基因(A)()可以突变为白眼基因(a),a也可以突变为A。这体现基因突变具有

A. 普遍性 B. 可逆性 C. 多方向性 D. 稀有性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果蝇的红眼基因(A)可以突变为白眼基因(a),a也可突变为A,说明等位基因A与a之间可以相互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可逆性,故选B。 9.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自然选择”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各种变异都是自然选择的原材料 B. 有利变异更容易被保存下來 C. 微小变异可以累积成显著变异 D. 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和机制 【答案】A

【解析】生物的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其中只有可遗传变异能够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出现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并将这些变异遗传下去,B正确;微小的有利变异可以通过遗传得到积累,C正确;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和机制,D正确。

10. 研究表明某些雌鸡打鸣,是某些化学物质使雌鸡出现雄鸡的行为倾向。由此推测,这些化学物质的作用可能类似于

A. 雄激素 B. 雌激紊 C. 胰岛素 D. 生长激素 【答案】A

【解析】雄激素的功能是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产生雄配子,激发并维持雄性的第二性征,由题意知,该化学物质可以使使雌鸡动物出现雄鸡的行为倾向,因此该物质可能是雄性激素,故选A。

11. 据下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内催化甲生成ATP过程所需酶与酶1空间结构不同 B. 乙中不含高能磷酸键,是RNA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C. ATP为生命活动供能需经过图示的整个过程 D. 丙物质为腺苷,丁可用于某些脂质的合成 【答案】C

【解析】细胞内甲生成ATP过程需ATP合成酶的催化,与酶1(ATP水解酶)空间结构不同,A正确;乙为AMP,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不含高能磷酸键,是RNA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正确;ATP为生命活动供能过程为ATP的水解过程,需经过图示ATP→甲的过程,C错误;丙物质为腺苷,丁为磷酸,可用于磷脂的合成,D正确。 12. 下列与遗传病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遗传病患者生育的后代个体一定带致病基因

B. 通过染色体组型分折可确定胎儿是否患有先天愚型、红绿色盲等 C. 各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在中老年群体中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 D. 在患者后代中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远低于单基因遗传病 【答案】D

【解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Aa的后代可能是aa,不含致病基因,A错误;红绿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不能通过染色体组型分折出来,B错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不会随中老年个体的年龄增长而改变,C错误;在患者后代中,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远高于单基因遗传病,D正确。

13.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肽键既可以在叶绿体内形成,也可以在线粒体内形成 B. 氢键既可以在线粒体内形成,也可以在线粒体内断裂

C. 高能磷酸键既可以在类囊体上形成,也可以在叶绿体基质中形成 D. 磷酸二酯键既可以存在于DNA分子中,也可以存在于RNA分子中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