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师用书:第一部分专题二 大气运动规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师用书:第一部分专题二 大气运动规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9658635b7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86

2020 高考 物理

[学生用书P9]

1.大气受热过程。 最新考纲 2.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3.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1.地理实践力:通过温室种植水果、温室育种等实例,认识大气的受热过程,核心素养 理解相关地理现象。 2.综合思维:组织以气压带、风带和常见天气系统为主题的讨论会、辩证会,探究其成因,综合分析其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2020 高考 物理

[学生用书P9]

考点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气温 [主干精讲]——理主干 抓关键

1.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热量的传输过程,该传输过程可以划分成三个环节,如图所示:

2020 高考 物理

2.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分析

(1)太阳辐射状况:主要分析纬度位置、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低纬度气温高;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昼长大于夜长,气温高。

(2)大气自身条件:主要分析天气状况、大气透明度等。晴天,空气稀薄,白天气温高,夜晚气温低,日较差大。此外,大气环流通过对热量的输送和对降水的影响,也会导致气温的变化。

(3)下垫面:海洋比热容大,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小,较同纬度陆地白天、夏季温度低;暖流增温,寒流降温;地势高低、山脉走向和坡向等对气温都有影响;不同地表的反射率差别很大,如冰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高,导致地表气温低。

(4)人类活动:通过改变下垫面条件,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排放温室气体和废热等影响气温。

3.等温线弯曲与闭合的成因分析 (1)等温线弯曲的成因分析

①陆地上一般考虑山脉或谷地。等温线穿过山地时一般向气温高的方向凸出,穿过谷地时,一般向气温低的方向凸出。

②海洋上一般考虑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③等温线的弯曲还可能与海陆分布有关。1月份同纬度的陆地上等温线向南凸,海洋上向北凸;7月份,同纬度的陆地上等温线向北凸,海洋上向南凸。(即“一陆南,七陆北;一海北,七海南”)。

(2)等温线闭合的成因分析(高、低温中心)

①低温中心:低温中心一般与地形有关。山地一般为低温中心;纬度较高的盆地在冬季时也往往成为低温中心,纬度较高的山脉冬季风的迎风坡也往往成为低温中心。

②高温中心:一般地势较低的盆地往往成为高温中心;城市也往往是高温中心(热岛效应)。

2020 高考 物理

[典题探究]——析典题 学技法

(2019·高考全国Ⅱ卷)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①。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②。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③。据此完成(1)~(3)题。

(1) 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④,因此积云常常呈( ) A.连续层片状 C.间隔团块状

(2) 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⑤是( ) A.寒温带针叶林地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D.热带雨林地带

(3) 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⑥( ) A.日出前后 C.日落前后 [思路导引]

第一步:获取和解读信息——勾画关键点

信息①:积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 材料 信息 信息②: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开始凝结成云。 信息③: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为积云的云底高度。 信息④: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呈相间分布状态。 题干 信息 信息⑤: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即温度上升最明显的地带。 信息⑥: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气温最低的时刻。 第二步:调动和运用知识——找准答题点 (1)气温高,气流上升,水汽凝结;气温低,气流下沉,水汽不凝结。 (2)气温高,空气剧烈的膨胀上升,水汽易凝结,形成积云。

(3)地面温度越低,水汽越易凝结,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气温最低的日出前后。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相关知识。第(1)题,大气对流过程中,温度较高,受热的地区空气膨胀上升,温度较低,冷却的地区空气收缩下沉,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在不同的地区相间分布;气流上升,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水汽渐渐冷却凝结形成积云;气流下沉,随海拔降低,气温升高,水汽难以冷却凝结,云层少。因此气流上升地区天空形

B.正午 D.午夜 B.鱼鳞状 D.条带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