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试卷(附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教育学试卷(附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97dc9f357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c

.word格式,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思考题

一、单选题

1.原始社会末期,担负教育年轻一代主要任务的是(D )。 A.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区教育 D.社会教育

2.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B )。A.四书五经 B.六艺 C.自然科学 D.生产技能 3.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个人是(B )。A.孔子 B.孟子 C.许慎 D.朱熹 4.构成教育活动最基本的要素有( A )。

A.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 B.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教育内容 C.教育内容、教育中介系统、教育形式 D.教育中介系统、教育内容、教育形式 5.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B )。 A.模仿性 B.目的性 C.规律性 D.社会性 E.复杂性 6.下列哪些有关教育的论述出自《论语》?( ADE )

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B.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C.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E.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7.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是( ABCD )。

A.无阶级性 B.为生产劳动服务 C.在社会生活中进行 D.教育手段极端简单 E.在特定场所进行 8.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C )。

A.《大学》 B.《中庸》 C.《学记》 D.《春秋》

9.教育的 “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B )。A.生产劳动 B.模仿 C.语言 D.动物本能 10.我国当前教育最薄弱的环节是( D )。A.普通教育 B.职业教育 C.高等教育 D.学前教育 11.“官守学业”、“学在官府”体现了教育的 ( D )。A.强迫性 B.民主性 C.基础性 D.阶级性 12.教育是年轻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具有(B )。A.生物性 B.永恒性 C.历史性 D.阶级性 13.学校教育产生于(B)。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4.人类最早的学校产生于( A )。

A.公元前2500年的埃及 B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C.公元前3000年的古巴比伦D.公元前2500年的印度 15.教育的本质( D )。

A.教育是生产力;B.教育是上层建筑;C.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D.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16.教育的起源( C )。A生物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C.劳动起源说;D.动物本能说

17.“得天下英才育之”一语出自(C )。A.《论语》B.《学记》C.《孟子· 尽心上》D.《劝学篇》 18.“教也者,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一语出自(C )。 A.《学记》B.《论语》C.《说文解字》D.《大学》

19.“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一语出自( A )。A.《学记》B.《论语》C.《中庸》D.《说文解字》 二、多选题

1.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会出现在哪些社会?( ABE )

A.共产主义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封建主义社会D.原始社会E.社会主义社会

2.世界上较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有: ( ABCDE )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E.日本 F.俄国 3.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具有:( ABCDEF )

A.阶级性B.等级性C.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D.教学内容狭窄 E.教学方法简单F.教育目标是培养“仕”

三、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说明理由)

1.教育是人类社会永恒的普遍的现象 √教育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2.教育同生产劳动相分离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现代教育的特点之一就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两大教育思潮 √ 4.教育永远具有阶级性。 ×原始社会没有阶级

5.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最终实现教育的真正平等。 ×共产主义

6.教育只有正向的功能,没有负向的功能。 ×教育既有正向功能也有负向功能

7.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及了教育,扩大了公民受教育的机会,因而已经实现了教育机会的均等。×并未实现

, 专业.专注 .

.word格式,

四、名词解释

1.教育: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发现教育问题、解释教育规律、确立教育价值、优化教育艺术的科学

五、简答题

1、教育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特点。

① 原始社会教育:无阶级性、社会性、形式手段简单、在特定场所进行、为生产劳动服务。 ② 古代教育:阶级性、等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宗教性

③ 近代教育:现代学校出现、教育与生产结合、教育的公共性和国家化日益突出 ④ 现代教育:远程化、终身化、信息化、国际化 2、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1)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有阶级性; (2)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 (3)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5)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6)应用马克思方法论研究教育问题。 基本评价: (1)奠定了科学方法论基础; (2)容易被简单化、机械化和过度政治化。 3、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历史(选择题、填空题)

识记:(1)《学记》是我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

(2)夸美纽斯的《母育学校》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学前教育专著,其《大教学论》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独立形态的教育学专著。他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提出了系统的教育目的论、方法论、教育原则体系、课程与教学论、的舆论以及一些学科教育思想。此外,他还最早论证班级授课制度。

(3)洛克《教育漫话》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 (4)卢梭《爱弥儿》,集中反映了他的自然教育思想。

(5)赫尔巴特被称为 “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明确提出教育学的学科基础,即心理学和哲学 4、教育学的主要分支有哪些?

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制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批判教育学 5、教育中介因素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教育媒介或教育媒体及教育中介系统,有神秘的大自然,有人类创造的物质生活环境,文化生活环境,固定的学习场所,社会实践活动等。

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1)专门的研究领域;(2)专门的教育概念与范畴;

(3)科学的研究方法;(4)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5)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六、论述题

1、举例说明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在人们传统的思维中,教育学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去学校做老师,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教育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毕业后并没有从事教书行业。

教育学的任务在于对于教育一般规律的揭示和概括,同时还要一句这些客观规律,阐述实施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掌握的一门知识。学习教育学的重要意义,主要反映在下述的各个方面。 1) 学习教育学,是树立科学教育观的需要。

2) 掌握教育学,是正确指定和自觉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条件。 3) 学习教育学,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

4) 认真学习教育学,是科学总结教育经验,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 2.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教育观?

(1)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要以育人为本,教育者如果强加自己的意志给学生,就形成教

, 专业.专注 .

.word格式,

育最大的弊端—缺乏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人格平等的关系,这样,学生才能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丰富健康的人生观

(2)弘扬个性发展的教育观。我们的教育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而要关心他们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优点得以发扬,才能让每一位学生的人生变的光彩夺目

(3)循序渐进教育观。教师应该坚信每一名学生是追求进步的,每一位学生的内心都是积极向上的,是会向前发展的

(4)以爱育人的教育观。教师要以爱为基础,以爱为支点,以爱为动力全身心的去关心学生,才会教育好自己的学生

七、实例分析

通过以下实例,看看具有教育理论素养的教育工作者与社会中的一般常人在进行教育活动时的差别。

一个母亲,因孩子把她刚买回家的一块金表当成新鲜玩具给摆弄坏了,就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孩子的老师。老师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

这个母亲不解其意,老师给她分析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一种表现,你不该打孩子” “那我现在该怎么办?”这位母亲听了老师的话,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迭。

“补救的办法是有的。”老师接着说,“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金表送到钟表铺,让孩子站在一旁看修表匠如何修理。这样,钟表铺就成了课堂,修表匠成了先生,令郎就成了学生,修理费成了学费,你孩子的好奇心就可以得到满足,说不定,他还可以学会修理呢!”

(选自傅道春主编《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18页)

学习过教育学的教育工作者可以遵循教育规律,对教育工作中的种种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并能运用科学的方法处理教育问题,正如陶行知先生对这个学生行为进行了恰当的处理。学习教育学对教育工作者的重大意义在于(一)有助于日常教育经验的科学思考;(二)对现实教育问题进行科学解释; (三)可加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衔接。(对一、二、三点可以进一步展开论述)

第二章 教育功能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从教育作用的对象来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 D )

A、正向功能 B、筛选功能 C、协调功能 D、社会发展功能 2.从教育作用的客观性能来看,教育功能可分为筛选功能和( B )

A、正向功能 B、协调功能 C、负向功能 D、社会发展功能 3.从教育功能的呈现形式来看,教育功能可分为( C )

A、社会发展功能 B、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C、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D、协调功能 4.与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不符的是( C )。

A、教育能满足人的本性需要 B、教育使人追求真善美 C、教育不能满足人的本性需要 D、教育能让人获得幸福

5.下列不是教育的文化功能有( A )。A、谋生 B、传递 C、更新 D、创造 二、名词解释

1.教育功能: 是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2.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是指教育可以造就和培养具有谋生本领的劳动者和建设者,成为推动社会生活发展进步的人力资源。

3.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是教育成为个体生活的需要,受教育过程是需要满足的过程,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个体可以获得自由和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4.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是指教育在发挥积极作用、促进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同时,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产生的消极作用。

5.教育的政治功能:是通过培养人和宣传政治路线、方针、主张,推进社会民主进程,来为政治服务的。 三、简答题

1.教育功能的类型有哪些?

, 专业.专注 .

.word格式,

答:(1)从教育作用的对象来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2)从教育作用的性质来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3)从教育作用的客观性能来看,教育功能可分为筛选功能与协调功能 (4)从教育作用的呈现形式来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3.教育的经济功能有哪些?

答:(1)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2)教育可以培养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3)教育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4.教育促进个体的社会化的功能有哪些?(1)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2)教育促进个体智力与能力的社会化 (3)教育培养个体的职业角色意识和技能 四、论述题

1.根据你的理解,如何看待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个体享用功能?

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教育可以造就和培养具有谋生本领的劳动者和建设者,成为推动社会生活发展进步的人力资源。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是教育成为个体生活的需要,受教育过程是需要满足的过程,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个体可以获得自由和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是以生存为基的,而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是以幸福为上的。

2.论述教育相对独立性的意义。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除了受到经济、政治、文化、人口和生态的影响之外,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1)教育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活动;(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3)教育与经济政治制度发展不同步。 五、案例分析题

《新疆,你怎么了?》

新疆是产棉大省,为了解决运输的困难,使棉花及时销售,国家曾实行东锭西移的战略,把上海最先进的纺织机器运抵新疆,但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无人地操作。一些人以新疆的企业考察后说,许多大企业的设备是先进的,甚至是一流的,但产品却是二流、三流,甚至是不合格的。请从教育功能的角度分析新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教育对个体,经济,政治等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其中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2.教育可以培养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 3.教育可促进经济的发展

而新疆出现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新疆的教育发展水平低,大部分新疆人民受教育的程度比较低,科学文化水平不高,从而不能很好的操作先进的设备。

从上例中可以看出,教育的重要性.........

第三章 教育目的

一、选择题

1.( A )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后归宿。

A.教育目的 B.教育媒介 C.教育理论 D.教书方法 2.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在于( D )活动之中。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一切教育

3.中国近代史上由国家制定并实施的第一个教育目的是1904年颁布的( D )。

A.《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 B.《戊戌变法纲要》 C.《天朝田亩制》 D.《奏定学堂章程》 4.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 A )。

A.教育的性质 B.教育的任务 C.教育的内容 D.教育的规律 5.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 D )。

A.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现状 B.党的教育政策和方针

C.四项基本原则 D.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专业.专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