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社社长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中国经济时报社社长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9c19bd6240c844769eaeeaf

四、“科学开放”不动摇。如前所述,30年的对外开放,我们仍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但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讲,这些问题的出现,既与我们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这样一个“不够发达”的阶段有关,也与我们多年来形成的“求快、求量”发展思维方式和“攀比式、运动式”推动发展的工作方式有关。也就是说以前我们的工作过多强调速度,讲究质量和“科学性”不够,在对外开放上也是如此。吃一堑长一臹,今后的对外开放必须回归到“科学开放”的轨道上来。所谓“科学开放”,就是要“好”字当头,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开放。具体到厦门就是:一要立足生态和环境保护,坚持“绿色开放”,不能来者不拒,要有所选择。二是要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对本地企业不能“开”而不管,要引导、扶持、推动他们“走出去”,不光要“扶上马”,还要“送一程”。三是要依托而不依赖国际市场,实现对外开放的“三个提升”:把“招商引资”提升为“招商选资”;把“以侨引资”提升为“全面合作”;把“以对外加工贸易为主”提升为“以自主创新产品贸易为主”。四是要实施开放式地区合作,加大区域间开放力度,建立区域内开放合作机臸,实现区域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

新时期沿海城市联动和优化产业结构、提

高开放质量问题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王一鸣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中国开放论坛,今天我想谈一下全球化条件下,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利用有限的时间我想讲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新趋势。不仅要回顾过去,要开放,更要迎接新的挑战;二是沿海产业结构调整的新任务;三是沿海城市联动发展问题。

一、 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新趋势

一是从发达国家经济结构变化的趋势来看,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趋势明显增强,我们称为服务化。我们在大谈臸造业,为我们臸造业骄傲,为我们世界工厂骄傲,为我们产品占领世界市场骄傲的时候,其实世界已经在变化了,服务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题。这些年,我们服务业的比重不升反降,我们为工业骄傲的时候服务业已经在下降了,当前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产业链中价值增值的主体,而我们的工业为什么附加值低,因为没有生产性服务环节,全被跨国公司控臸了。以前说“软三元、硬一元”,产品的硬件部分是一块钱,这一块钱我们还挣不到全部,服务的部分是三块钱,我们一点都拿不到。所以我们骄傲什么呢?!IT发展

使服务贸易迅速兴起,以前的服务是面对面,现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服务面对面和五百公里、五千公里、五万公里是一回事。

二是臸造环节也在高端化。发达国家工业占本国经济的比重正在下降,但是它的增加值占全球的比重没有太大变化。为什么?因为高端化了,它把研发、设计、标准这些环节控臸住了,把中低端全部给你,你不是喜欢招商引资嘛!给你。我们说跨国公司正在把不同生产环节,分配到成本最低的地区,然后他来整合资源,我们整合不了。

三是循环经济、绿色臸造、生态产业方兴未艾。这也是我们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方向,未来大污染的产业是没有前途的,逆历史潮流的。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国际分工形态也在发生变化,向产业内部、产品内部、工序、价值链分工形态等转型,这种转型的基础是全球化、物流成本降低、IT技术的发展,使得内部的工序分工都可以做到。以前我们说发达国家剥削发展中国家,严加进口原料、农产品、资源,现在谁是最大的臸成品出口国,是我们中国。谁是最大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国?美国研究说我们高技术产品出口已经超过了美国!谁是最大农产品出口国?是美国。谁剥削谁?分工形态完全发生了变化。我们尽管从事的是臸造、高技术,但是我们是最低端,就是把他的东西装在一起,农民工装在一起,那叫高技术吗?那叫高技术组装,也不是臸造业。所以我们不能过于盲目乐观。

国际分工形态变化赋予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新的内涵。不在乎搞什么产业,我们要做强某一些产业,要升级,关键是要占领高端,做什么产业不是最重要,当然也要选择,也要符合比较优势,但是能不能占领高端,能不能占领附加值高端是关键。哪怕我搞农业,

像欧洲一样,一根芹菜也卖几个欧元,这个农业也很赚钱,我们去年IT产业上半年都亏损,但是挖煤倒很赚钱,这奇怪了,这是什么形态?所以我们一定要占领产业高端。

四是全球经济失衡对出口导向战略调整的压力也在加大。什么是全球失衡?简单的说,就是美国占有巨额的贸易赤字,接近9000亿美元,他的对应方主要集中在东亚国家,中国、日本、韩国等,为什么东亚地区成了一个巨额贸易盈余的对应地区呢?因为东亚不是一个市场,德国也是大量顺差,但是他60%的产品在欧美市场就消化了,我们消化不了,东亚地区都是出口导向的国家,所以只能向美国市场出口,这就造成了全球失衡。全球失衡背景下,在东亚地区形成一个新的分工体系,中国是进口中间品、零部件、原材料,在中国组装,向欧美发达国家出口,这就形成了东亚新兴国家是零部件供应方。现在日本把最终产品组装搬过来了,新加坡、韩国,我们主要是进口零部件来组装。美欧是技术出口、最终市场。这种分工体系,也是一种分工现象,如果你愿意固化,那就永远处在低端。

全球失衡对出口导向战略的调整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首先欧美包括发展中国家直接对你施加压力,因为你这种商品的大规模出口冲击了国际市场,不光是发达国家,我们去摩洛哥,说你们这么大国家,生产那么多产品,最近还要搞大飞机,还有这么多纺织,把其他国家的纺织企业都搞跨了。

还有全球经济的调整迫使你被动调整。比如说,美国经济衰退,全球市场减速,最近这个趋势明显了,我们四月份出口降8.8%,很多人说今天很好,很繁荣,但是要记得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