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情况说明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文明城市情况说明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9cdb3be767f5acfa0c7cdc9

温室3000座,大棚5275座,设施蔬菜面积达到7890亩;新建苹果园5.3万亩,千只养羊小区90个,千头猪场26个,万头猪场3个,千只以上养鸡场10个,百头养猪场(户)77个。全县存栏羊子累计达到16万只、生猪6.2万头、牛0.66万头、家禽22万只。

四、村庄分布

2003年以来,我县先后投入6.1亿多元资金用于农村发展,但由于自然条件落后、农户居住分散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农村的经济和社会进步长期滞后城镇,城乡差别十分明显。为此,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从构建和谐吴起的战略高度出发,果断决策,从今年起大力实施新型民居工程建设,改变我县农村的落后面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新型民居工程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和历史任务,在规划中既要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又要立足当前、分步实施。因此,县上在新型民居工程建设中严格遵循“合理规划,适度超前”和“无规划不建设”的原则,将新型民居工程建设与小城镇建设、产业开发、扶贫开发和生态建设等紧密地结合起来,修订编制了《吴起县农村村庄建设总体布点规划》,确保新型民居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即:从2006年至2007年,为试点起步阶段。主要任务是制定各类规划和完善出台政策;从2008年至2012年,为整体推进阶段。主要是按照先公路沿线和川道村组,梯次向山地村组推进的原则,以新型民居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从2012年至2016

- 5 -

年,为巩固提高见成效阶段,主要是拾遗补漏,在整体提高上下功夫,着力改善剩余村组和自然消亡村组留住农户与外迁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县上对实施村的水、电、路、排洪、排污、垃圾处理、农民文化活动场所、基层组织阵地建设等公共设施一次规划到位,逐项加以建设,完善功能,提高新型民居工程建设的整体水平。通过三个阶段的分步实施,力争用10年时间使全县有条件的村庄建设有新面貌、产业开发有新起色、基础设施建设有新突破、农民培训有新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有新进步,整体实现“生态优良、生产发展、生活殷实、科教进步、民风淳朴、基础完善、村庄整洁、管理民主、班子坚强、城乡和谐”的建设目标。

五、生态涵养

1998年,吴起县积极响应党中央“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伟大号召,果断做出了“封山退耕、植树种草、舍饲养羊、林牧主导、强农富民”的逆向开发战略,在全县范围展开了封禁造林工作,一次性封禁散牧羊子25万只,一次性退耕155.5万亩,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的一面旗帜,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全国退耕还林试点示范县”和“全国退耕还林先进县”。 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244.79万亩,经国家、市级确认完成退耕任务206.67万亩,其中国家计划确认面积185.37万亩(退耕地93.98万亩、荒山90.49万亩、封山育林0.9万亩),延安市新一轮退耕还林计划面积21.3万亩(现耕地退耕17万亩、超出实施地4.3万亩),累计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18.2亿元,建成了全国唯一

- 6 -

的退耕还林森林公园。在退耕还林实施的17年来,我们经历了植被恢复、质量提升、产业发展和巩固提高四个阶段,吴起的生态环境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全县的林草覆盖率由19.2%提高到72.88%,土壤年侵蚀模数由1.53万吨下降到0.54万吨,在最新的EOS卫星遥感影像图上,吴起的地形图清晰可见,与周边地区形成明显对比,农民人均收入由1997年的887元增加到2015年的11376元。同时,由于多年来退耕造林工作的不断推进,广大农民群众及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退耕还林及生态工程建设,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遏制水土流失已成为吴起人民的共识,全民生态意识明显增强。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