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中考复习习题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鱼我所欲也中考复习习题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9e529d46d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57

怎样的“心“? 答: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结合现实生活,给本文补充两个论据。答: 论据一:文天祥宁死也不降元,慷慨就义; 论据二: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13、孟子提倡的 “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于这些,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答:我的观点:如: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要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还要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协。 14、结合材料思考。相关内容链接:阅读下面一段话,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看法。答:前安徽省副省长王怀忠因贪污巨额财产被枪决;某大学学生马加爵为泄私愤杀死自己同学而遭通缉;某明星参加义演假唱……

15、《谈骨气》一文用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来概括“骨气”的含义,这些话也是《鱼我所欲也》中“舍生取义”观的具体阐释。请举一例证明这一观点。答:文天祥,拒绝元人的高官厚禄,宁死不降。(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也不屈服。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帝国注意的救济粮。

16、古人历来主张:有所为有所不为。结合这篇课文,谈谈在现实生活中,你应该怎样做到既有所为又有所不为?答:现实生活中,我们面对各种利诱时,能够做到不为利所动,就是有所不为;现实生活中,我们面对生与死或者利与义的考验时,勇敢地选择接受死神的挑战,勇敢地选择保持自己的做人原则,就是有所为。

18、联系实际,简要评说孟子所主张的“义”?答:孟子所说的“义”有其特定的阶级标准,但在中国历史进程中,这一道德范畴经过人们的充实与阐发,已经超过儒家的思想范围,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人格。

19、你能说说文中的“舍生取义”的“义”和社会上哥们义气的“义”有什么不同吗? 答:“舍生取义”的“义”指的是正义、大义,涉及到国家利益,民族气节等;而哥们义气中的“义”则是涉及个人利益或某些团体利益,是小义,并不一定代表正义。

20、 作者在文中赞扬和批评了怎样的人,请你各用一个成语来回答,并谈谈你的看法。答:舍生取义的精神是应该大力提倡并继承发扬的。当我们人生中遇到在生死义利的重大抉择时,我们应该做到舍生取义,而不能为了一己私利,置正义于不顾。

21、文言文本来是没有标点的,现在所看到的标点都是后人所加。有人将课文的第一句作如下断句标点,与课文比哪一种断句标点更好?说说理由。

有人断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课文断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答:能自圆其说即可。如:课文断句更好。突出了主语“鱼”和“熊掌”等。 22、你认为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在现实社会中还有无意义,请谈你的看法。答:不能见利忘义,所以舍生取义仍有现实意义。

23、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 答:不矛盾,在市场经济下也要讲诚信、讲道德,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24、本文孟子用“舍生而取义”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选择)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请写出历史上在人生中有正确选择的人。答: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