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拉萨市名校语文八年级(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拉萨市名校语文八年级(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9f3890a85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f6

2019-2020学年八上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我爱我母亲”一句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B.从文章所记叙的事件中,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勤劳、俭朴能干、宽厚仁慈、坚强、有远见的人。 C.“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一句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出母亲的聪慧能干、善持家务,表达了对母亲巧于持家的敬佩之情。

D.本文以母亲的优秀品德为经线,以时间为纬线,将所记的典型事例巧妙地编织起来,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节日的公园里,游人摩肩接踵,十分拥挤。 ....

B.绍兴的初春,乍暖还寒,春寒料峭。踏着绚烂的晨光,走进了仰慕已久的鲁迅故居。 ....C.每过环形的山谷,东张西望,许多桥的直线时时划断陡坡。 ....

D.即使是站姿方向这样很小的错误,都可能导致一次击球的失败,即平常人们所说的“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

3.下列对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译文:(我乘船)随着江流漂荡,听任它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译文: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奔流而下。

C.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译文:美丽的鸟儿在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译文: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舰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感情色彩看,“轻巧灵活”为褒义词。 B.“像”是连词,“海燕”是名词。 C.“几近”是数量词,“下滑”是动词。

D.“发动机的咆哮声”是偏正短语,“对准甲板跑道”是动宾短语。 5.下列各句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 B.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C.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D.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二、名句默写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口口口口,口口口口。(《诗经》《关雎》)(2分)

⑵、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2分)

⑶、角声满天秋色里,口口口口口口口。(——李贺《雁门太守行》)(1分)

⑷、口口口口口口口,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分) ⑸、请把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默写完整:(4分)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三、字词书写

7.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颁发(_________) 遗嘱(__________) 建树(__________) ...巨额(_________) 仲裁(__________) 拨款(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8.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诗中的“结庐”“日夕”是什么意思?

2)“飞鸟相与还”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下面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窥谷忘反(同“返”,返回) .B.在昼犹昏(夜晚) .C.负势竞上(向上) .D.从流飘荡(跟、随) .

3)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用原文语句回答)

4)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1)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 10.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回答小题。 (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⑤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⑥。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吴均《与顾章书》

注:①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薜萝,都是植物名。屈原《楚辞》: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②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③限日:遮挡阳光。④幽岫:幽深的山穴。⑤重:向往。⑥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隐士所食之物。⑦办,具备。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互相轩邈 (2)窥谷忘反 ...(3)蝉吟鹤唳 (4)岂徒语哉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⑵ 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

3)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请分别找出语句并简要分析。 4)这两篇山水小品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与理解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节选)

①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②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可能由自我探讨或哲理的清谈而求得。

③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的过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④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具体细致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一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⑤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

⑥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⑦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就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1)选段阐述了一个什么观点?

2)分析第③段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王阳明的思想对中国学生的影响是什么?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是通过实地实验得到的。

B.作者认为王阳明的思想在今天的科学研究中虽然有局限性,但也是不可缺少的。 C.科学的实验过程中,需要积极的探测、具体细致的计划和适当的目标。 D.第⑦段中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论述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12.食物中的剧毒物质 方舟子

去年6月初的一个早晨,在美国德州中部的一个牧场,一群牛正在吃草。突然,远处的牛仔听到了牛发出了痛苦的咆哮声,他以为有母牛要生产,赶快冲过去,却看到公牛、母牛都瘫倒在地上,有的已经死亡。几个小时后,这家牧场的18头牛死了15头。

兽医对这些死牛进行解剖,在它们的体内都发现了氢氰酸,在牧草里也发现了氢氰酸,认定是氰化物中毒。

这件事引起了CBS电视台的注意,他们派记者做了采访,随后在6月24日以“转基因草与牛群死亡有关”为题做了报道,因为记者以为那群牛吃的那种牧草蒂夫顿85号是一种转基因草。

长期以来,世界各国反对转基因技术的人士总爱传一些吃转基因作物导致人畜中毒的小道消息,但都经不起推敲。这次有大电视台报道,似乎证据确凿,于是消息迅速传遍全世界。

第二天CBS就发了更正,其记者摆了乌龙,分不清转基因和杂交的区别。蒂夫顿85号是一种用杂交方法培育的狗牙根草,早在1983年就已在美国佐治亚州的蒂夫顿培育出来。即便这种草有毒,也与转基因无关。

那家牧场已种了这种牧草长达15年,以前都好好的,为何突然变成了毒草?

这可能和当地长期干旱有关。在恶劣的环境下,原本安全可食用的植物有时会产生毒素。在同一地区其他牧场的蒂夫顿85号牧草中也检测到氢氰酸,但他们的牛群并没有中毒死亡。

为什么只有那家牧场的牧草的氢氰酸含量高到足以立即杀死牛?或许那家牧场的牧草发生了基因突变,或许他家给牧草施的氮肥被氰化物污染。氰化物都含有氮元素,有的就直接被当作氮肥使用。 一提起氰化物,人人知道那是剧毒物质,许多人马上会想起电影里的人物咬氰化钾胶囊自杀的镜头。但是氰化物并非都是人造的化工产品,在自然界中它到处都是。至少有3000种植物含有氰化物,它们是含有氰基的配糖,氰基被封锁了起来,是没有毒的。

这些氰基配糖储存在细胞的液泡中,平时可能是作为储存氮元素用的。但是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作为植物保护自己、抵抗不受欢迎的害虫和草食动物的化学武器。害虫、草食动物在咀嚼草木时,植物细胞的液泡破裂,里面的氰基配糖跑出来,细胞质里的酶把配糖中糖的部分去掉,就产生了剧毒的氢氰酸。 高粱的根中含有高含量的氰化物,所以不怕害虫根萤叶甲的入侵,根萤叶甲一吃它的根就会被毒死,而高粱的近亲玉米就没有那么幸运,根萤叶甲成了破坏性最强的玉米害虫之一。

我们吃的食物中,有很多都含有氰基配糖,包括小麦、大麦、荞麦、蚕豆、四季豆、苹果、梨、杏、竹笋等等。只不过这些植物可食用的部分中氰基配糖的含量很低,我们每次吃的量很少,人体内有酶把它们转化成较为无害的形态,所以吃了不至于中毒。

但是,有些人解除氰化物毒性的能力比较差,食物中的氰化物就有导致他们慢性中毒的危险。这些人包括吸烟的人、镰刀型贫血病患者和利伯病患者。

利伯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病,患者在20岁左右两个眼睛出现视神经萎缩。有不少利伯病患者在喝了苹果糖浆后,由于里面的氰化物而失明。

食物的氰化物通常集中在我们不吃的部分,例如苹果核、桃仁、杏仁中。这些不可食用的部分有时被误食或当成药物来使用,就有氰化物中毒的危险了。桃仁和杏仁都是常见的中药,有时还被当成补品。古人认为它们有“小毒”,其实,它们都含有大量的氰基配糖——苦杏仁苷,吃下去后,被肠道细菌中的葡萄糖苷酶分解,产生有毒的氢氰酸。儿童一次吃几粒桃仁、杏仁就可发生中毒,甚至死亡。有人以为把桃仁、杏仁炮制、煮沸了就无毒,这是很误导人的,因为炮制、煮沸只能去掉桃仁和杏仁中已有的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