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2012-2018)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2012-2018)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9ff2628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b1

标准文档

2 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

2.1 自然环境 2.1.1 地理位置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三角洲,地处东经113°31′-144°15′,北纬22°39′-23°09′。最东是谢岗的银瓶嘴山,与惠州是接壤;最北是中堂大坦乡,与广州市、惠州市隔江为邻;最西是沙田西大坦西北的狮子洋中心航线,与广州隔海相望;最南是凤岗雁田水库,与深圳市相连,毗邻港澳,处于广州至深圳经济走廊中西间。

东莞市行政区总面积2465平方公里,下辖4个区(莞城、南城、万江、东城)和28个镇(石碣、石龙、茶山、石排、企石、横沥、桥头、谢岗、东坑、常平、寮步、大朗、黄江、清溪、塘厦、凤岗、长安、虎门、厚街、沙田、道滘、洪梅、麻涌、中堂、高埗、樟木头、大岭山、望牛墩),无县一级建制。本次建设规划的规划范围为东莞市域范围,包括32个镇街,面积为2465平方公里。 2.1.2气象

东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无长冬,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差振幅小,季风明显。1996~2000年,年平均温度为23.1℃。一年中最冷为一月份,最热为七月份。年极端最高气温37.8℃,年极端最低气温3.1℃。1996~2000年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73.7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42%;一年中2~3月份日照最少,7月份日照最多。雨量集中在4~9月份,其中4~6月为前汛期,以锋面低槽降水为多;7~9月份为后汛期,台风降水活跃。1996~2000年年平均雨量为1819.9毫米。常受台风、暴雨、春秋干旱、寒露风及冻害的侵袭。 2.1.3地质、地貌

在地址构造上,东莞位于北东东向罗浮山断裂带南部边缘的北东向博罗大断裂南西部、东莞断凹盆地中。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貌以丘陵台地、冲积平原为主,丘陵台地占44.5%,冲积平原占43.3%,山地占6.2%。东南部多山,尤以东部为最,山体庞大,分割强烈,集中成片,起伏较大,海拔多在200~600米,坡度30°左右;中南部低山丘陵成片,为丘陵台地区;东北部接近东江河滨,陆地和河谷平原分布其中,海拔30~80米之间,坡度小,地势起伏和缓,为易于积水的埔田区;西北部是东江冲积而成的三角洲平原,是地势低平、水网纵横的围田区;西南部是滨临珠江的江河冲击平原,地势

实用大全

标准文档

平坦儿低陷,是受潮汐影响较大的沙咸田区。 2.1.4 水文

东莞市分别属于东江秋香口以下和东江三角洲2个三级区,其上分别属于东江和珠江三角洲2个二级区,同属珠江区辖区内河流主要有东江、石马河、寒溪河和东营运河。其中东江及其支流是主要的饮用水源地。 2.2 社会环境概况

2.2.1 东莞城市经济发展现状

2009年,东莞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东莞市生产总值(GDP)3763.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99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1771.77亿元,下降3.7%;第三产业增加值1976.50亿元,增长15.1%。三大产业比例为0.4:47.1:52.5。人均生产总值达56591元,增长10.0%。

从历年增长速度来看, 2000年以后的年增长速度相对1990-2000年有所下降,说明东莞经济发展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发展日趋稳定,同时面临产业结构转型问题,从下图可看出,2009年是东莞社会经济发展最为严峻的一年。

图2-1 东莞市历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2.2.2 城市人口

2009年东莞市总人口608.7万人,人口数量在广东省居广州、深圳之后,位列第三。其中户籍人口178.7万人,外来暂住人口430万人,外来暂住人口约为户籍人口2.4倍,外来暂住人口比重较大,导致东莞市常住人口数浮动较大。相比去年常住人口下降较为明显,主要是由于外来暂住人口的减少,相比去年

实用大全

标准文档

减少12.3%,这与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工厂不景气、出现外来务工人员返乡潮现象密切相关。

此外,至2000年以后,外来暂住人口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1990-2000年期间,说明东莞在上个世纪90年代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外来务工人员基本达到饱和,且外来暂住人口受东莞经济发展影响较为严重。而户籍人口至1990年起基本保持1.5%-2.2%的速度增长,增长速度较为稳定。 2.2.3 现状东莞城市土地利用

伴随着东莞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也不断扩张,全市的可建设用地日益减少。截止2009年12月,建成区土地面积达到780.15 km2,相比去年增加了10.48%,目前东莞经济仍以粗犷式发展模式为主,土地利用率相对较低。

对比历年数据,2000—2005年期间,东莞市建成区土地面积增速最快,平均达到35%的增长水平,说明该期间经济发展迅猛,至2005年建成区土地面积达到657.17平方公里;2007—2009年期间土地扩展放缓,以5-10%的速度增长。建成区土地面积速度的放缓,不仅与该期间社会经济相关,也与东莞市日益枯竭的可利用土地资源相关。 2.2.4 城市交通现状

东莞市域内道路网络发达,城区与各镇街之间主要通过高速公路和国、省道连接,高速公路和国、省道构成了东莞市以老城区为中心呈放射性形态的道路网基本骨架。2008年东莞全市等级公路达到4598.13公里,等级公路密度达到1.87km/km2,其中主要以一级、二级公路等高等级公路为主,分别占到等级公路的42.2%和25.0%,高速公路长度207公里,密度8.40公里/百平方公里,成为我国公路密度最大的城市。 2.3 规划范围内的环境质量现状 2.3.1 水环境

2009年度东江东莞段整体水质状况为优,所有监测断面均符合国家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全年监测结果显示,在参与评价的23个项目均没有出现超标。整体水质与去年相比保持稳定达标。

饮用水源水质继续保持良好,市区饮用水源地全年各月份的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年平均达标率为100%。所有监测项目均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与去年相比,监测河段的水质仍然保持Ⅲ类水质。

实用大全

标准文档

2009年东莞运河监测河段水质污染明显减轻,达到地表水Ⅳ—Ⅴ类标准。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下降了25.8%、总磷下降了14.2%,溶解氧年均浓度有所上升,东莞运河水质保持持续改善的趋势。 2.3.2 大气环境质量

2009年,东莞市的空气污染指数年均值为57。空气质量为优良的天数为361天,占全年的99.18%(全年有效监测天数为364天)。主要污染物SO2、NO2、PM10的年均浓度分别较2008年下降了19.4%、2.4%和5.7%。

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值为0.029毫克/立方米,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对比2008年下降0.007毫克/立方米。

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值为0.041毫克/立方米,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对比2008年下降0.001毫克/立方米。

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值为0.066毫克/立方米,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对比2008年下降0.004毫克/立方米。

灰尘自然沉降量的年平均浓度值为6.60吨/平方公里?月,符合广东省标准,对比2008年上升了0.13吨/平方公里?月。

降水pH年均值为5.03,对比2008年上升0.20个pH单位,酸雨频率为51.8%,比去年下降了8.3%。

综上所述,2009年度市区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均符合国家二级标准,降尘符合广东省标准,降水PH值略有上升,酸度略有下降,酸雨频率有所下降,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2.3.3 声环境

市区声环境质量保持良好,各类噪声年均等效声级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相关标准。

市区建成区范围内,主要交通干线的道路交通噪声昼间等效声级平均值为67.8分贝,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4类区(城市交通干线两侧区域)昼间标准,比2008年度上升了0.2分贝。

市区区域环境噪声昼间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5.8分贝,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2类区(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昼间标准,比2008年度下降了0.1分贝。 2.3.3生态环境

实用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