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通论笔记(一)词类活用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古代汉语通论笔记(一)词类活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a05b2d184254b35eefd3409

雁鹜行以进,平立。(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

这些名词作状语是用它们的某些特征作比喻来修饰动词。这种用法还保留在现代汉语的一些词语中。尤其是一些偏正式合成词和成语中。“瓜分”“蜂拥”“蚕食”“雪白”“笔直”“狼吞虎咽”“土崩瓦解”“星罗棋布”等,增强了词语的形象色彩。

普通名词作状语和一般主谓结构形式完全相同,意义不同。如何鉴别?一般而言,名词作状语时往往还有其它名词或代词作主语。如:“嫂蛇行”“老人儿啼”。如果主语不明确或没有主语,则会增加辨别的难度,如最后一例,此时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

补充:介动用法

汉语动词和宾语的语义关系很复杂。凡动宾结构中,动词和宾语的关系既不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也不能用“使动”或“意动”去解释,而是要在动词和宾语间加进一个适当的介词,和宾语组成介词结构作状语或补语,才能正确理解该动宾结构的语义关系。这种用法包括了一般所说的“处动”、“为动”、“向动”等名目繁多的特殊动宾关系的用法,统名之曰“介动用法”。“处动”用法是指对宾语的处置,“把??怎样”,基本上可以归入意动用法中,此处从略。“介动”用法也包括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活用。

诸侯之骄我者,吾不为臣。《荀子·大略》 武安侯新用事,欲为相,卑下宾客。《史记·魏其安侯列传》 群卿不揖客。(扬雄《解嘲》)(揖于客;向客人作揖行礼) 今无故而反臣之。(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臣之;向他称臣。) 以上,“骄”为“对??骄横”;“卑下”为“对??卑下。”“揖”“臣”同。 邴夏御齐侯。《左传·成公二年》(御:为动) 父曰:“履我。”《史记·留侯传》(履行:为动) 以上“御、履”指“为??驾车”“为??穿鞋”。动词、名词活用为“为动”。

第四节 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的活用包括三种情况:用做一般动词,形容词用做使动和意动。 1.形容词用做一般动词: 做叙述句的谓语,后面带宾语。 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战国策·苏秦连横约纵》 益烈山泽而焚之。《孟子·许行》 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史记·项羽本纪》 夫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畏我。《韩非子·说林上》 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襄王。《史记·屈原列传》 “多”是“有许多”;烈,原是形容火大,这里是“放大火烧”;“善”这里指“与??友好”。它们均在叙述句中做谓语,用如动词。

形容词前面有助动词或者特殊代词“所” 传天下而不足多也。《韩非子·五蠹》(多,称赞。)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庄子·齐物论》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是指主语使动词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状态。 宣子说,乃轻币。《左传·子产说范宣子轻币》 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墨子·尚贤》 其达士,絜其居,美其服,饱其食。《国语·越语上》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荀子·天论》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战国策·赵策》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论语·子路》 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礼记·礼运》 是以君子远庖厨。《孟子·梁惠王上》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舆?《孟子·梁惠王上》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公孙丑下》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贾谊·过秦论》 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汉书·艺文志·诸子略》 能富贵将军者,上也。《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是指主语主观上认为这个形容词后面的宾语带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这种用法在古汉语中很常见。甲骨文中有“王吉兹卜”的句子。“吉”是“认为??吉利”的意思。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小国寡民》 今先生不远千里而庭教之。 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史记·李将军列传》 帝壮其节。《后汉书·班超传》 吾之妻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齐策》 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庄子·秋水》 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荀子·天论》

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人重之。《韩非子·五蠹》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晁错·论贵粟疏》 渔人甚异之。(陶潜《桃花源记》) 同一个形容词在句中是使动还是意动用法,常常靠上下文来分辨。例如: 左右以君贱之也。《战国策·齐策》 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孟子·告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