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广东省中山市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8-2019学年广东省中山市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a3bd1d5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87

由②得,x≥2,

故此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4, x的整数解为:2,3.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四、解答题(二)(共3个小题,每小题7分,满分21分) 20.(7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

(1)建立一个合适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得点A在第三象限; (2)写出点A、B、C、D的坐标.

【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即可; (2)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正方形的性质得出即可.

【解答】解:(1)如图所示:

(2)点A、B、C、D的坐标分别为(﹣2,﹣2),(0,﹣2),(0,0),(﹣2,0). 【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和坐标与图形的性质,能正确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是解此题的关键.

21.(7分)小明参加学校举办的法律知识竞赛,共有25道题,规定答对一道题得4分,答错一道题扣2分,不答得0分,只有得分超过80分才能获奖,小明有2道题没答,问小明至少答对多少道题才能获奖?

第13页(共19页)

【分析】本题首先找出题中的不等关系即小明的得分>80,由此列出不等式. 【解答】解:设小明答对了x道题, 则有4x﹣2(25﹣2﹣x)>80, 解得x>21,

x最小取22,则小明至少答对了22道题.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由题意找出题中的不等关系.

22.(7分)李老师第一次去商场买了2件A商品和1件B商品,共用26元;第二次去商场时A商品打八折出售,B商品打九折出售,李老师买5件A商品和2件B商品共用50元.求两种商品打折前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列出相应的方程组,从而可以求得A、B两种商品打折前的单价. 【解答】解:设A、B两种商品打折前的单价分别是x元、y元,

解得,

答:A、B两种商品打折前的单价分别是8元、10元.

【点评】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列出相应的方程组,利用方程的知识解答.

五、解答题(三)(共3个小题,每小题9分,满分27分)

23.(9分)某校七年级举行“数学计算能力”比赛,比赛结束后,随机抽查部分学生的成绩,根据抽查结果绘制成如下的统计图表 组别 A B C D E 分数x 40≤x<50 50≤x<60 60≤x<70 70≤x<80 80≤x<90 频数 20 30 50 m 40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共抽查了 200 名学生,统计图表中,m= 60 ,请补全直方图;

第14页(共19页)

(2)求扇形统计图中“B组”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

(3)若七年级共有800名学生,分数不低于60分为合格,请你估算本次比赛全年级合格学生的人数.

【分析】(1)根据C组的频数和所占的百分比可以求得本次抽查的学生数,从而可以求得m的值,进而可以将直方图补充完整;

(2)根据直方图中的数据可以求得扇形统计图中“B组”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 (3)根据直方图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本次比赛全年级合格学生的人数.

【解答】解:(1)本次抽查的学生为:50÷25%=200(名),m=200×30%=60, 故答案为:200,60, 补全的直方图如右图所示;

(2)扇形统计图中“B组”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360°×(3)800×

=600(人),

=54°;

答:本次比赛全年级合格学生有600人.

【点评】本题考查频数分布直方图、频数分布表、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24.(9分)如图,∠1=∠2,∠3=∠D,∠4=∠5.求证:AE∥BF.

第15页(共19页)

【分析】依据平行线的判定,即可得到AB∥DF,进而得出AD∥BC,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4=∠6,进而判定AE∥BF. 【解答】证明:∵∠1=∠2, ∴AB∥DF, ∴∠3=∠BCE, 又∵∠3=∠D, ∴∠D=∠BCE, ∴AD∥BC, ∴∠6=∠5, 又∵∠4=∠5, ∴∠4=∠6, ∴AE∥BF.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题时注意: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5.(9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0,4),B(3,0),线段AB平移后对应的线段为CD,点C在x轴的负半轴上,B、C两点之间的距离为8.

第16页(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