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a4bc5b9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e2

2019年

(4)合理采伐,实现采育平衡;对木材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发展绿色食品、医药和特色养殖业;培育和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改善能源结构,减少以木料作为燃料的现象;加强林区建设与管理;建立自然保护区。(8分)

22.C 银川平原是宁夏重要的灌溉农业区,20世纪80年代,农业开发实施排水造田导致湖泊减少,故C正确。

23.B 湿地对城市的直接影响是增加空气的湿度和美化环境。疏浚、恢复湖泊湿地使湖泊湿地的面积扩大,能够起到增加城市空气湿度、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故B正确。湿地面积增大,可以降解污染,但湖泊湿地的主要作用不是对城市污染进行净化,城市排污能力的提高主要依靠污水处理厂等市政设施,故①错误。湖泊能够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温度,使城市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变小,故④错误。

24.B 湿地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的作用。人类把湿地破坏后,气候的大陆性会有所增强,则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都会增大;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也会增大。 25.D 三江平原原来是“北大荒”,后来被开垦成为“北大仓”,在粮食增产的同时也导致湿地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

26.A 结合材料可以分析,打通这些廊道可以促进××市的水循环,水循环可以带走热量降低城市温度,因而可以缓解××市主××区的热岛效应,A对;打通湿地风道不是拓宽水路,与水上观光旅游的发展无关,B错;湿地风道不是交通线,C错;××市淡水资源充足,D错。

2019年

27.A 武汉城市内部和××区的湖泊是重要的湿地资源,能够改善城市环境,调节河流径流量,防洪减灾,①②对;××市的供水和航运主要依靠长江和汉水,③错;湖泊作为湿地,不属于土地后备资源,④错。

28.C 丰富的河滩地资源是××市宝贵的湿地资源,应科学保护和开发,避免出现污染和破坏。兴建高档观景(观江)建筑会破坏当地自然环境,出现大量环境污染问题,A选项不符合题意;修建道路、桥梁会破坏河滩地,导致当地生态系统失衡,不符合当地的可持续发展,B选项不符合题意;辟为公园既能让有限的江景风光资源惠及全体市民,又能最大限度保留植被,促进生态良性循环,C选项符合题意;河滩地不适合兴建防洪设施,D选项错误。

29.【解析】 (1)沼泽的形成一般与充足的水源(多在湿润地区)、一定的土壤条件(下渗困难)、低平的地势(排水不畅)等密切相关。图示大沼泽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南部地区,属于湿润气候,降水丰富,河网密布,水源充足;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水在流入大海时受海水顶托作用,其挟带的泥沙沉积,形成广阔的湿地。(2)大部分地区属于大西洋和墨西哥湾沿岸平原,平均海拔低。随着潮汐的涨落,大沼泽沿海部分水位也会涨落;该地区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旱季沼泽水位下降,雨季水位上升;飓风过境时,会带来大量降水或在沿海形成风暴潮,水位大幅上涨。(3)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消耗大量水资源,势必导致大沼泽地区湿地面积缩小、水资源短缺,加上工农业、生活污水排放,导致水污染和生物栖息地遭到破坏。针对这些问题,应注意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当地的水土资源,防治水污染,保护当地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答案】 (1)降水丰富,河湖密布,水源充足;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海水顶托。(6分)

2019年

(2)大沼泽海拔低,地形平坦;随着潮汐的涨落,大沼泽水位也会随之涨落;该地区降水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旱季沼泽水位下降,雨季水位上升;飓风过境时,带来大量降水或形成风暴潮,水位大幅上涨。(答对3点得6分)

(3)问题:大沼泽地区生态系统蓄水量减小,旱季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工农业、生活污水排放,导致水质下降,水污染严重;生物栖息地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大幅减少,生态系统遭到破坏。(6分)

建议:合理规划、管理城市供水;进行水污染治理;成立自然保护区,限制开发,保护生物多样性。(答对两点得4分)

30.【解析】 (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降水集中,植被破坏严重。(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的地区主要为非季风区,该区域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作用。(3)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③⑤,①工程主要是为了防治土地荒漠化。(4)①④分别位于西北内陆和东南丘陵地带,应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来回答。 【答案】 (1)c(1分) d(1分) (2)风力作用(1分)

(3)③(1分) ⑤(1分) 土地荒漠化(1分)

(4)①所在区域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林木不易存活。②所在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林木易存活。(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