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问题与习题3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分析化学问题与习题3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a5c7c7b650e52ea55189887

C 氧化还原反应速度慢

5.下列情况对结果没有影响的是:

D 淀粉指示剂变质 (B)

A 在加热条件下,用KMnO4法测定Fe2+ B 在碱性条件下,用直接碘量法测定Vc的含量

C 间接碘量法测定漂白粉中有效氯时,淀粉指示剂加入过早

D 用优级纯Na2C2O4标定KMnO4溶液浓度时,终点颜色在30后褪色 ( D )

6. 间接碘量法测定Cu2+,加入的过量KI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增溶;还原;沉淀)

7. 碘量法误差的主要来源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和。 (I2挥发;I-被氧

化)

8.碘量法是基于_____的氧化性和_____的还原性进行测定的氧化还原滴定法。其基本反应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2;I; 2I===I2

--

I2+S2O32- ===2I-+S4O62-)

8. 配制Na2S2O3溶液时,用的是新煮沸并冷却后的蒸馏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等。

(除O2;除CO2;杀死细菌)

10.某溶液主要含有Ca2+、Mg2+及少量的Fe3+、Al3+。令在pH=10时,加入三乙醇胺,以EDTA滴定,用

EBT为指示剂,则测出的是: A Ca2+的含量 (C)

11.用0.1mol/LHCl滴定0.1mol/LNaOH时的pH突跃范围是9.7-4.3,若用0.01mol/LHCl滴定0.01mol/LNaOH

时的pH突跃范围是 A 9.7-4.3 (D)

12.下列酸碱滴定中,由于滴定突跃不明显而不能直接滴定法进行滴定分析的是:

B Mg2+的含量 C Ca2+和Mg2+的总量 D Fe3+和Al3+的总量

B 8.7-4.3 C 10.7-3.3 D 8.7-5.3

A HCl滴定NaCN (HCN:pKa=9.21)

B HCl滴定苯酚钠 (苯酚:pKa=10.00) C NaOH滴定吡啶盐 (吡啶:pKb=8.77) D NaOH滴定甲胺盐 (甲胺:pKb=3.37) (D)

13.用0.1mol/LNaOH滴定0.1mol/L,pKa=4.0的弱酸,其pH突跃范围是7.0-9.7,用同浓度的NaOH滴定

pKa=3.0的弱酸时,其pH突跃范围是__________。 ( 6.0-9.7)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aOH滴定HCl,用甲基橙为指示剂,其终点误差为正

B HCl滴定NaOH,用酚酞为指示剂,其终点误差为正

C 蒸馏法测定NH4+,用HCl吸收NH3,以NaOH标准溶液回滴定至pH=7.0,终点误差为正

D NaOH滴定H3PO4,至pH=5时,对第一计量点来说,误差为正

(C/D)

15.下列指示剂中,全部适用于络合滴定的一组是:

B 酚酞、钙指示剂、淀粉

C 二甲酚橙、铬黑T、钙指示剂 D PAN、甲基红、铬酸钾

A 甲基橙、二苯胺磺酸钠、EBT (C)

16..用含有少量Cu2+的蒸馏水配制EDTA溶液,于pH=5.0用Zn2+标准溶液标定EDTA浓度,然后用此

EDTA与pH=10.0滴定试样中Ca2+的含量,使测定结果__________(指偏高、偏低还是无影响)。

(无影响, EDTA中的CuY在 pH=10仍然稳定,EDTA

的实际浓度不变)

17.用含有少量Ca2+、Mg2+的蒸馏水配制EDTA溶液,于pH=5.5用二甲酚橙为指示剂,Zn2+标准溶液标

定EDTA浓度,然后用此EDTA于pH=10.0滴定试样中Ni2+的含量,使测定结果__________(指偏高、偏低 还是无影响 )

(偏高,

下降,消耗体积增大)

18.在金属离子M和N等浓度的混合液中,以HIn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直接滴

定其中的M,要求

A pH=pK’MY

(C)

19.在氨性缓冲液中,用EDTA滴定Zn2+至化学计量点时,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pH=10,Ca2+、Mg2+与EDTA络合,使EDTA实际浓度

B K’MY

C lgKMY –lgKNY?6 D NIn和 HIn的颜色应有显著差别

A [Zn2+]=[Y4-] B [Zn’2+]=[Y]

C [Zn2+]2=[ZnY]/KZnY D [Zn’2+]2=[ZnY]/K’ZnY

(D)

20.在pH=5.0的乙酸缓冲溶液中,用0.002mol/L的EDTA滴定同浓度的Pb2+。已知lgKPbY=18.0,lg?Y(H)=6.6,

lg?Pb(Ac)=2.0,在化学计量点时,溶液中pPb’值应为 A (B)

21.在pH=10.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以0.01mol/LEDTA滴定同浓度Zn2+溶液两份。其中一份含有0.2mol/L

游离的NH3;另一份含有0.5mol/L游离NH3。上述两种情况下,对pZn’叙述正确的是

8.2 B 6.2 C 5.2 . D 3.2

在计量点前pZn’相等 B 在计量点时pZn’相等

C 在计量点后pZn’相等 D 任何时候pZn’都不相等 (A)

A

22.在pH=10.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以EDTA滴定同浓度Zn2+溶液至50%处

pZn’仅与[NH3]有关 B pZn’与 lgK’ZnY有关

C pZn’仅CZn2+与有关 D pZn’与以上三者均有关

A (C)

23.用EDTA滴定Ca2+、Mg2+,若溶液中存在少量Fe3+和Al3+,将对测定有干扰,消除干扰的方法是:

A 加KCN掩蔽Fe3+,加NaF掩蔽Al3+ B 加抗坏血酸将Fe3+还原为Fe2+,加NaF掩蔽Al3+ C 采用沉淀掩蔽法,加NaOH沉淀Fe3+和Al3+

D 在酸性条件下,加入三乙醇胺,再调到碱性以掩蔽Fe3+、Al3+

24.用EDTA滴定Bi3+ 时,消除Fe3+ 干扰宜采用

A 加 NaOH (B)

25.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三氯化铁溶液中少量游离盐酸,Fe3+ 将产生干扰。为了消

除Fe3+的干扰,直接测定盐酸,应加入的试剂是(lgKCaY=10.69,lgKFe(III)Y=24.23) A 酒石酸三钠 (D)

26.在pH=5.0时,用EDTA溶液滴定含有Al3+、Zn2+ 、Mg2+和大量F-等离子的溶液。已知lgKAlY=16.3,

lgKZnY=16.5, lgKMgY=8.7;则测得的是

(D)

B 加抗坏血酸 C 加三乙醇胺 D 加氰化钾

B 三乙醇胺 C 氰化钾 D pH=5.0的CaY

A Al3+、Zn2+ 、Mg2+的总量 B Zn2+ 、Mg2+的总量

C Mg2+的含量 D Zn2+的含量

(D)

27.用EDTA滴定Pb2+时,要求溶液的pH?5,调节酸度的缓冲溶液应该选择

B HAc-NaAc缓冲溶液

C 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 D 一氯乙酸缓冲溶液

A NH3-NH4+缓冲溶液 (C)

28.用氧化剂滴定还原剂时,如果有关电对都是可逆电对,则滴定百分率为50%处的电位是____________

电对的电位;滴定百分率为200%处的电位是_______电对的电位。

(还原剂;氧化剂)

29.在H2SO4介质中用KMnO4滴定Fe2+,计量点电位偏向________电对一方。

(MnO4/Mn)

-2+

30.用Na2C2O4标定KMnO4溶液浓度时,溶液的酸度过低,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___ (指偏高、偏低还是无影响)。 成了MnO2 H2O沉淀)

(偏低,因为生

31.在硫酸-磷酸介质中,用0.1mol/LK2Cr2O7溶液滴定0.1mol/LFe2+溶液,其计量点电位为0.86V,对此滴

定最适宜的指示剂为___________(已知??’邻二氮菲-亚铁=1.06V,??’二苯胺磺酸钠=0.84V,??’二苯胺=0.76V,??’

(二苯胺磺

次甲苯

=0.36V)

酸钠)

32.摩尔法测定NH4Cl中Cl-含量时,若pH>7.5会引起的_____形成,使测定结果偏____。

(Ag(NH3)2;

高)

33.佛尔哈德法既可直接用于测定_____离子,又可间接用于测定___离子。

+

(Ag; X; )

+

34.佛尔哈德法测定Cl-的滴定终点,理论上应在化学计量点___到达,但因为沉淀吸附Ag+,在实际操作

中常常在化学计量点______到达。 (之后;之前)

35.佛尔哈德法测顶Cl-,防止沉淀转化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_____以除去沉淀,另一种是加入______包

围住沉淀。 (过滤;有机溶剂)

36.法扬司法测定Cl-时,在荧光黄指示剂溶液中常加入淀粉,其目的是保护____,减少凝聚,增加_____。

吸附)

37.荧光黄指示剂测定Cl-时的颜色变化是因为它的_____离子被______沉淀颗粒吸附而产生的。

(阴;吸附了Ag而带正电荷的AgC)

+

(胶体;

38.在pH=5.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乙酸总浓度为0.2mol/L,计算PbY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 (已知HAc的pKa=4.74,Pb2+-Ac的lg?1=1.9,lg?2=3.3,lgKPbY=18.04; pH=5.0时,lg?Y(H)=6.45, lg?Pb(OH)=0)

lgK’PbY=lgKPbY-lg?Pb - lg?Y =18.04-6.45-1.65=9.94 ?Y=?Y(H)=106.45 ?Pb=?Pb(OH)+ ?Pb(Ac)-1

?Pb(Ac)=1+?1 [Ac-]+?2[Ac-]2 = 101.65 [Ac-]=C?Ac- =0.2xKa/(10-5+Ka)=10-0.89mol/L

39.在pH=10的氨性溶液中,[NH3]为0.20mol/L,以0.02mol/LEDTA溶液滴定0.02mol/LCu2+,计算pCusp。

(已知 Cu2+-NH3的lg?1?lg?5分别为4.31、7.98、11.02、

13.32、12.86,lgKCuY=18.80;pH=10.0时,lg?Y(H)=0.45, lg?Cu(OH) NH3)

[Cu2+ ]sp=[Cu2+’ ]sp / ?Cu =10-14.86

[Cu2+’ ]sp=(0.01/K’CuY)1/2 =10-5.50 lgK’CuY=lgKCuY-lg?Cu-lg?Y =18.80-9.36-0.45=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