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作物育种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作物育种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a6f094669eae009581bec60

丰富的老同志和土专家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使自己逐步向成为业务水平好、示范户欢迎的复合型的技术推广员的目标迈进。

第三要有细心。在我们科技入户为示范户服务的十大内容中,有一项就是为农户提供人性化服务。和示范户打交道,不仅要关注他们的农业生产情况,也要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情况,这就需要我们细心观察,切实关心,为他们办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以建立感情与信用。一旦发现示范户有独到典型和经验就及时去总结去张扬,有不对的地方友善的进行批评和力所能及的帮助。和示范户一同进步和发展,以此来促进科技入户工作。

第四要有耐心。一般来说,农民的科技素质、文化素质都比较低,对新技术新事物大多持观望态度,怕失败,想别人先试自己跟进。我们的示范户不是按照农业部的要求进行遴选产生的,而是由我们通过鼓动宣传,每一个示范户都交了服务费的。从某一个角度说,我们和示范户之间是建立了挈约关系的。因此对这样的示范户进行技术指导必须耐心,这是科技入户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我们必须做到平时定期到户,关键环节主动入户,突发事件及时入户,技术咨询随时入人,必要时可以电话咨询,随时与农户沟通,保证不误农时,把实用技术及时送到农户手里。田头指导技术是一项面广量大的工作,为了提高到户率,工作中尽量做到?三勤?嘴勤?、?手勤?、?腿勤?。?嘴勤?就是要给农户说懂、说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不厌其烦地向他们讲解,直到听懂。?腿勤?就是多跑农户,多到田头现场诊断,当场提出解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难题。?手勤?是到户后,关键技术要亲自操作示范,一遍不行来两遍,两遍不行来三遍,总之一个原则就是一直到让农户看懂学会。

第五要有信心。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推广的品种和技术都必须是成熟可靠的,要做到成熟可靠就必须坚持试验,示范、推广三步走。科技入户工程实施两年来,我们的示范户虽然有流失,但还有新户不断的加入,我们的总体队伍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稍有增加,示范户的流失率始终保持在40%以下,但示范户的加入率却保持在80%的增长率以上,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存在的问题和成绩。同时科技入户为我们建立了一条与国家、省、市农业专家联系的快捷通道,我们两年来的工作也得到了省、地、县各级领导部门的关注和重视,我们工作的外部环境也越来越好。看到广大示范户及周边群众对我们的热烈欢迎,看到示范户普遍增产增收,我对做好科技入户工程信心更足了,我相信有上级的关怀、全体农业技术

12

推广人员的精心努力和广大示范户的积极配合,科技入户工作今后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最后一点要有恒心。事无恒不立,这是我们工作能否做长久的关键。我们要通过科技入户工程这项工作,把示范户不希望的?常下乡?变成示范户希望的?下长乡?。 (蒲城县科技入户办)

河北辛集:防御干热风确保小麦丰收

目前,我市小麦已普遍进入扬花灌浆期,这一时期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期,也是小麦干热风出现的敏感期。

小麦干热风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进一步认识干热风的发生、发展规律,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加强田间管理,科学地预防和抵御干热风的危害,对于保证小麦丰产丰收,提高夏粮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麦干热风是小麦扬花灌浆期间出现的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综合性农业气象灾害,也是小麦的环境胁迫因子,对我国北方地区冬、春小麦在产量形成期的危害较严重。干热风是通过高温低湿的剧变和持续作用,造成大量蒸发的条件,强烈破坏小麦的水分平衡和光合作用,导致对小麦植株体的胁迫伤害。具体来讲,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除了茎叶枯干、降低对光能的利用外,主要是缩短灌浆过程、降低千粒重,迫使小麦提前成熟。遇轻干热风的年份,可能减产5%—10%;重的年份,可能减产10%—20%,有时可达30%以上,而且影响小麦的品质及降低出粉率。 一、干热风的类型

干热风是温、湿、风3个气象要素综合作用下使物受害。根据干热风气象要素组合对小麦严重后果影响和危害的差异,我国的小麦干热风主要有三种类型。 1.高温低湿型 一般发生在小麦开花后20天左右至蜡熟期。这类干热风发生时温度猛升,空气湿度剧降,最高气温可达32℃以上,甚至可达37-38℃,相对湿度可降至25%-35%以下,伴有一定的风力。这类干热风发生区域广,能造成小麦大面积干枯逼熟死亡,对产量威胁很大。

2.雨后热枯型 这类干热风又称雨后青枯型或雨后枯熟型,一般发生在乳熟后期,即小麦成熟前10天左右。其特征是雨后猛晴、温度骤升,湿度剧降。蒸腾强度增加,根系吸水力下降,导致细胞脱水,气造成小麦青枯死亡。温度越

13

高,青枯发生越早,危害越重。这类干热风发生区域虽不及高温低湿型广泛,但所造成的危害却比前者更加严重。

3.旱风型 又称热风型,其特点是大风与一定的高温低湿组合。它对小麦的危害除了与高温低湿型相同外,大风还加强了大气的干燥程度,加剧了农田蒸腾强度,使麦叶卷缩成绳状,叶片撕裂破碎。这类干热风主要发生在新疆地区和西北黄土高原的多风地区,在干旱年份出现较多。 二、干热风的危害

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主要是高温引起的低湿及风引起的旱害两方面。小麦株体在高温低湿持续胁迫到一定时间后,便使细胞代谢引起紊乱,生理变化失调, 这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蒸腾失水加剧 在一般情况下,蒸腾强度决定于气孔下气腔的水汽压与外界大气的水汽压之差值,即二者水势之差。小麦植株在干热风胁迫下,由于温度猛升,湿度骤降,加上风力的扰动,使叶子内外的水势差增加,并减少边界层的阻力,从而使蒸腾强度急剧增强。小麦在干热内胁迫下,蒸腾强度一般比正常天气高30% -50% 。最高可以达到66.7% 。

2.根系活力减弱 在干热风胁迫下,小麦根系活力减弱,吸收水分和矿物质元素的功能下降。伤流量是衡量根系活力的重要生理指标。在干热风天气下,小麦根系伤流量比正常天气减少20.1% -58.6%。

3.叶绿素含量降低 小麦在干热风胁迫下,一方面使叶绿素迅速解体破坏,另一方面又使叶绿素的合成受阻,从而使小麦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叶片颜色变淡,严重时呈灰白色。

4.光合速率下降 在干热风胁迫下,小麦植株大量失水,叶含水量迅速下降,绿色叶面积减小,破坏了植株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光合速明显下降。温度越高,叶绿素的破坏越快,光合速率降低越多。

5.灌浆速度减慢 灌浆期缩短,干热风胁迫对小麦所产生的伤害,最终影响到光合产物的制造、输送、转移与贮藏,综合表现为灌浆速度下降、灌浆期缩短及千粒重下降。 三、干热风的防御

干热风的防御是综合性措施,主要分为生物防御、农业技术防御和化学防御。 (一)、生物防御措施

14

营造农田防护林 干热风的生物防御是利用生物对干热风的抑制作用,通过培植生物改善生态环境来抵御干热风。植树造林,特别是营造防风林,实行林粮间作等,就是在较大范围内改变生态气候来防御干热风的重要生物措施。农田营造防护林有降低温度、增加湿度、削弱风速和减少蒸发蒸腾的作用。由于林网能减弱干热风的强度,缩短干热风的持续时间,减少干热风出现频率,因此林网内小麦受害轻,生理活动正常进行,增产效果明显。

(二)、农业技术防御措施 1.选用抗干热风的小麦品种

2.适时合理灌溉 通过灌溉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增加空气湿度,可以达到预防或减轻干热风危害。因此于干热风发生前,及时浇水,或通过增加麦田田间小气候的湿度降低地温,从而能有效减轻干热风的危害。试验表明,麦田后期灌溉一次水,地表温度可以降低4℃左右,小麦株间湿度可增大4-5%。如此,灌一次浆水或麦黄水,即使有重干热风出现,也能显著抑制其危害。

3.改革耕作、栽培技术 通过调整播种期,改革耕作和栽培技术,也能取得防避干热风的效果。 (三)、化学防御措施

这种方法是采用化学药剂或化学制品对小麦进行处理,通过改变小麦植株体内生化过程来抗御干热风。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1.一类是用氯化钙、复方阿斯匹林等药剂处理种子,促进小麦壮苗,增强小麦抗御干热风的能力。

2.另一类是在小麦生育后期, 在干热风来临之前, 向叶面喷施化学制剂,调节小麦新陈代谢的能力,增强株体活力,达到以壮抗灾。目前,可供选用的化学制剂有:

1、抗旱剂一号。该剂主要成分为黄腐酸盐,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小麦孕穗期前后,亩用抗旱剂药剂40-50克,加适量水,全田喷洒。以叶片正反两面都着药液为度。不仅能有效抗御干热风的危害,而且可以增加小麦绿叶面积,增产15-20%,达到\一药多效\之目的。

2、草木灰。在小麦孕穗期或抽穗期,每亩喷施10%的草木灰浸出液50公斤,既能提高小麦抗旱或抗干热风的能力,又能加速灌浆,增加粒重。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