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基础练习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2019-2020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基础练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a77eb8b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6

25.今年,某市发生造纸厂废水灌溉麦田事件,农民用未经处理的造纸厂废水顺着麦陇流进百亩麦田,导致萌发的麦苗稀稀拉拉.小明为了探究造纸厂废水是否降低小麦种子的发芽率?他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假设:造纸废水会降低小麦种子的发芽率. 方法步骤:

①取两个培养皿分别标号A、B,每个培养皿底部垫有两层纱布,将200粒大而饱满的小麦种子平均放入A和B中.

②向A培养皿中倒入适量的造纸废水,向B培养皿中倒入等量的 .

③将A、B两个培养皿放在适宜种子萌发的相同环境下培养.每天观察一次,连续观察7天,记录小麦种子的萌发情况.

④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出小麦种子的发芽率:A培养皿中的小麦发芽率是34%,B培养皿中的小麦发芽率是93%.

根据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个培养皿中,对照组是 .

(2)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小明应重复做几次实验,取几次实验发芽率的 作为实验结果.

(3)B培养皿中的小麦种子有些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 .

(4)根据上述实验的方法步骤,小明基本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26.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生活中电池的使用量在不断增大.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废旧电池的随意丢弃,对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也日见凸显.据科学家研究显示,一节废旧的5号电池可导致一立方米的土地污染五十年,而废旧电池对水源的污染更是不可估量.为此,小玲生物学兴趣小组开展了“废旧电池浸泡液对生物的影响”的实验探究,实验过程如下.

第一步,在A、B、C三个鱼缸中分别放入等量的、分别浸泡过经营拆开保护壳的废旧1号、5号、7号电池的水,D鱼缸中放入等量的清水;

第二步,在四个鱼缸中分别放入6条大小活力健康基本相同的小金鱼.控制其他生活条件相同,通过连续观察,机率结果如下: 时间 观察到现象 5 / 9

A 第1天 开始正常,逐渐懒于游动 B 正常 C 正常 出现不良反应 D 正常 正常 第2天 未进食,翻肚皮下午死亡 不肯进食,游动缓慢 第3天 … 第15天 未进食,呆滞 死亡 懒于游动未进食 正常 死亡 … 正常 在第15天,小玲和同学们分别解剖了死亡的小金鱼,发现A、B、C三个鱼缸中的小金鱼脊柱呈灰黑色.经查阅资料后得知,金鱼脊柱呈现灰黑色是由于体内存在重金属离子导致的中毒现象.请根据这个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小玲兴趣小组同学实验前提出的问题是 . (2)实验过程中,设置D鱼缸的目的是 . (3)分析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 .

(4)将A、B、C三个鱼缸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对比分析,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5)对废旧电池的处理,你的合理建议是 .

27.我们国家提出“既要经济发展,又要美丽家园”,国家对环保越来越重视.某生物兴小组为探究“废旧电池对水质的影响及防治”,开展了以下研究活动. (一)查阅资料

资料一:废旧电池丢到自然界腐烂后,因含汞、铅、铜等有害物质造成水质污染. 资料二:满江红为常见水生蕨类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等方面有显著功效.

(二)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见下表)

项目 加无污染河水的量 A 1000毫升 加7号废电池的数量 加满江红的数量 放同样大小的小鱼的数量(条) 平均小鱼存活的时间(天) 15 3 5 8 10 不加 不加 5 B 1000毫升 2节 不加 5 C 1000毫升 1节 不加 5 D 1000毫升 2节 15克 5 E 1000毫升 2节 30克 综合上述有关内容,请完善下列探究活动: 6 / 9

(1)表中B和D这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得出的结论是 ; (2)为探究电池是否会污染水质,则应选择 进行对照试验; (3)E组应该放 条鱼能使D与E为对照实验.

28.年12月7日至18日,世界各国领导人齐聚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成为全应对气候变化,共同遏制全球变暖的行动.

(1)提倡“低碳减排”,主要是为了减少 气体的排放量,减弱温室效应,造福人类.

(2)下列做法符合“减轻温室效应”的是

A.开采石油 B.砍伐薪柴 C.建水电站 D.建沼气池

(3)“低碳生活,从我做起”,在日常生活中,为了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你还有哪些建议: .

29.近年来,由于全球的温室效应,有些地区台风暴雨不断,有些地区则更加干旱;在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的碳排放量将比年下降40%﹣﹣45%;“低碳”已成为每一个人的责任.(“低碳”是指在生产、生活中直接或间接降低能量的消耗,从而减少碳的排放.)如图是某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请结合上述内容,回答问题.

(1)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 .从图中可以看出,它在大气中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但它在生物圈中被消耗的主要途径是被植物 吸收进行.

(2)图中的[C]为生物的某一生理过程,完成该过程的生物主要是 ;a和b两类动物在生态系统中作为 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世博会期间,“低碳”元素不断体现,“空气树”、“无石化能源汽车”等成为游客谈论的焦点.节能减排,创造“低碳”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地球人”的共识.“低碳”实质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A.焚烧处理农作物的秸秆 B.坐的士替代坐公交上学C.利用风能、地热能发电 D.过节时燃放大量烟花

(4)“低碳”生活要从我做起,(如骑自行车代替开车上班),在你的生活中,你可以为“低碳”做哪两件事情?, .

7 / 9

30.某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对小麦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方法和步骤】①采集重金属污染液500mL,用蒸馏水将其逐级稀释10、10、10、10倍,获得4种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

②取4只相同培养皿,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垫上纱布,加入等体积的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浸润纱布.

③挑选籽粒饱满、大小相似的小麦种子200粒.随机均分成4组,分别均匀放入上述4只培养皿的纱布上.

④将4只培养皿置于25℃恒温培养箱内,每天补充等量、相应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 【统计和分析】一段时间后,统计各组小麦种子的 ,进行比较.

【预测结果】如果重金属污染液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实验结果应是 . 【反思与评价】

(1)在步骤③中.每只培养皿中均匀放置50粒小麦种子,而不是1粒的原因是 . (2)实验方案存在缺陷,还需要增加一个实验,以作比较,得出结论.你的设计是 .

2

3

4

8 / 9

-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六单元第七章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基础练

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A;2.D;3.D;4.D;5.C;6.B;7.B;8.B;9.A;10.B;11.B;12.B;13.B;14.C;15.B;16.D;17.C;18.C;19.C;20.A;

二.解答题(共10小题)

21.;22.二氧化碳;氧气;B;23.血红蛋白;将10只家兔用(不含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每3天皮下注射1次,10mg/kg剂量,每隔10天测一次血红蛋白含量;血铅含量(或醋酸铅浓度)越高;家兔血红蛋白含量越低;推广环保型交通工具;使用环保装修材料等;24.废旧电池浸出液;等量清水;小鱼死亡数量和死亡时间;①号烧杯中的小鱼比②号烧杯中的鱼死得快;不同浓度的土壤浸出液对小鱼生活的影响;25.清水;B;平均值;种子无完整、活的胚(或者处于休眠期);造纸厂废水能降低小麦种子的发芽率;26.废旧电池浸泡液对生物是否有影响;对比;废旧电池浸泡液对生物有影响;1号电池比5号、7号电池浸泡液对生物产生的影响更大、为害更深;对废旧电池进行分类处理,禁止乱扔;27.是否有满江红;满江红能净化被废电池污染的水质;A与B(或者A与C);5;28.二氧化碳;C;劝家长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开车次数.多走路,少开车等;29.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细菌、真菌;消费者;C;节约纸张;随手关灯;节约用水;不焚烧垃圾;尽量使用手帕而不使用纸巾;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30.萌发率;随着重金属浓度的提高,种子的发芽率降低;防止实验出现偶然性;设计5号培养皿,用等量的蒸馏水培养小麦种子,观察种子的萌发率;

9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