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上海市静安区物理八年级(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9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上海市静安区物理八年级(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a81e0b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d9

C.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由于水蒸气液化,眼镜片上会起雾 D.邻居家孩子堆的雪人因发生升华会逐渐变小

8.某实习护士用两支体温计给两位病人测量体温,读数都是38.5℃,因病人多,护士一时粗心,忘记将该体温计甩一甩,紧接着用酒精擦拭后便直接用于测量另外两人的体温,如果后两位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6.5℃和39.5℃,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为 A.36.5℃、39.5℃ C.都是39.5℃

9.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们小声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一定低 B.利用回声可以测地球到月球间的距离

C.在市区高架桥两侧修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超声“碎石”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10.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与“低声细语”属于同一声音特征的是 A.隔墙有耳 B.悦耳动听 C.掩耳盗铃 D.震耳欲聋 二、填空题

1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60g B.标准篮球的直径约为10cm C.普通教室门的高度一般为3m D.女生跑完800m所用时间约为60s

12.如图所示,将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置于光具座的C点处,蜡烛、光屏分置于光具座上透镜两侧,调整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_____,以保证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_____。将蜡烛置于A点,应在_____间移动光屏找像(选填“CD”、“DE”或“EF”),直至光屏上的像最清晰。

B.都是38.5℃ D.38.5℃、39.5℃

13.小明去“宋城”旅游时,进入一个迷宫,里面由一面面平面镜组成,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他的像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小明,若小明与像的距离为2米,则小明此时站在平面镜前________米处,这时平面镜中的像高度为1.7米,则实际小明的高度________1.7米(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4.火山爆发时往往会有岩浆涌出。如图所示,从火山口通出的岩浆是多种物质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不断降温,就会按下列顺序先后在火山口_______(写出一种物态变化名称)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横石一辉石一角闪石一黒云一正长石一白云母一石英。由此可以判断出这些矿物的熔点依次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15.声音是由物体_____产生的,笛子是由管内_____发出声音的,月球上宇航员交谈用无线电这是因为_____不能传声。

16.测量仪器是智慧的结晶.

(1)如图是小明某次爬山用秒表记录的时间,读数是__________(填几分几秒)

(2)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一物体的长度测量四次,记录数据分别为 12.51cm、12.52cm、12.29cm、12.52cm,这四次测量记录中,__________cm 是错误的,根据测量数据,物体的长度 应记录为__________cm. 三、计算题

17.一巨石体积50m3,敲下一小块样品,称其质量为84g,体积30cm3,求: (1)巨石的密度。 (2)巨石的质量。

18.小华家到学校有一条600m长的平直马路,一次她从学校回家,开始以lm/s的速度匀速行走,当走了一半路程时突然下起了大雨,她马上匀速跑回家,用了lOOs.求: (1)小华在前一半路程行走中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她以多大的速度跑回家? 四、实验题

19.在“测量小石块的密度”的探究课上,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活动。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如图甲所示,于是小丽同学直接使用天平进行测量。此时,同组同学马上阻止说:小丽的做法不对,不对之处是没有把游码向左移到标尺的_____。 (2)纠正错误后,发现天平横梁不平衡,指针向左偏,此时应向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中线处。

(3)接着把小石块放在天平左盘,当右盘中放入20g、5g砝码各一个时,天平横梁刚好平衡,则小石块的质量是_____g。

(4)然后用一细绵线系住小石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如图乙所示,然后取出小石块,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是20ml,则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cm3。

(5)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_kg/m.该小组测算得的密度值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20.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蜡烛的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

3

(1)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的相同。若保持凸透镜不动,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为得到清晰地像,则应将光屏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此时像的大小比移动前的像要_____(选填“大”或“小”)些。

(2)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放一个凹透镜,这是需要将光屏向_________(“左”或“右”)移动才能在

光屏上成清晰地像。

(3)若让蜡烛保持不动,将凸透镜像左移动12cm,再移动光屏,在光屏上_________(“会”或“不会”)成实像。

21.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室提供了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选择______(选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选填“前侧”或“后侧”)观察,直至蜡烛B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

22.某小组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图(a)中甲、乙、丙三种读温度计的方式正确的是_______;

(2)图(b)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3)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______,由此可以判断此时大气压_______(小于/大于)一个标准大气压。为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______,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小明和小红分别利用质量相等的水按图(b)装置同时进行实验,正确操作,却得出了如图(c)所示的两个不同的图线,原因可能是_______。

23.吉他演奏会上,小组同学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经过讨论,他们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找到如下表所列的6种规格的琴弦,以及专门测量声音频率的仪器。

(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3,请在表中填入所缺数据。 编号 A 材料 铜 长度(cm) 60 横截面积(mm2) 0.9 B C D E F 铜 铜 铜 铜 尼龙 60 80 _____ 100 100 1.1 0.7 _____ 0.7 1.1 24.为比较纸锥下落快慢,小明用两个相同的圆纸片,分别裁去一个扇形,做成图甲所示的M、N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

(1)小明想通过比较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到水平地面的先后,来确定纸锥下落的快慢,他该选择图_______(选填“乙”或“丙”)所示的位置开始释放。 (2)小明用频闪相机拍下某一纸锥下落过程,如图丁所示。

①能反映出该纸锥下落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是_______(选填图戊中的选项字母)

②已知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照片与实际物体的尺寸大小之比为1:30,则纸锥经过C位置时的实际速度为_______m/s。

(3)小组间交流时,发现不同小组测得不同纸锥下落的最大速度不同,为此提出两个猜想:猜想一:纸锥下落的最大速度可能与纸锥锥角的大小有关: 猜想二:纸锥下落的最大速度可能与纸锥的轻重有关:

小明在某次实验中看到N纸锥先落地,从而得出锥角小的纸锥下落速度大,对此你认为小明所得的结论___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B B C D C D C D 二、填空题 11.A

12.同一高度 中央 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