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寒假作业(语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高二寒假作业(语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a997f910975f46527d3e18c

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寒假作业 高二语文组 500

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1.参考答案:

1、①礼待②嫁③赠送④此,这⑤遭受⑥不回头⑦挑逗⑧被⑨因为⑩雕琢,加工

2、①有人告诉他秋胡已经娶过妻子,但因为失礼妻子就投水死了,不能把哥哥的女儿嫁给他。②等妻子回来后,秋胡才发现原来正是自己先前挑逗的女子,夫妻二个都很羞愧。③名字相同但实际相异,这是应该仔细分辨的。

3、用了五个例子:①两个秋胡②两个曾参③两个毛遂④“璞”的同名异义⑤“朔”的同名异义

【参考译文】

杜陵秋胡,能通晓《尚书》,擅长写古体隶书,被翟公礼待,翟公想把自己哥哥的女儿嫁给他。有人告诉他秋胡已经娶过妻子,但因为失礼妻子就投水死了,不能把哥哥的女儿嫁给他。《驰象》上说,过去鲁地人秋胡,娶了妻子三个月后到外地做官,三年之后才回来。他的妻子在郊外采桑,秋胡到了郊外却不认识自己的妻子,看见她后非常喜欢她,就送给她一镒(二十两)黄金。她的妻子说:“我有丈夫到外地做官没回来,我独守空房,到现在已有三年了,从没像今天这样遭到羞辱。”说罢她依然采着桑叶头也不回。秋胡惭愧地走开了。回家后,他回家人妻子在哪里,家人告诉他她去郊外采桑还没回来。等她回来后,秋胡才发现原来正是自己先前先前挑逗的女子。夫妻二个都很羞愧,妻子奔出门外投沂水而死。如今提到的秋胡,并不是这个故事里的秋胡。过去鲁国有两个曾参,赵国有两个毛遂。南部的曾参杀人被捕,有人把它告诉北部曾参的母亲。平民毛遂掉到井里淹死了,有人把它告诉平原君。平原君悲痛地说:“悲惨啊,老天让我失去了这个人!”不久才知道淹死的是平民毛遂,而不是平原君的门客毛遂。怎么能因为过去的秋胡失礼,就和如今的秋胡断婚呢?事情本来就会有似是而非的:比如玉石没加工前称作璞,死鼠没宰杀的也叫作璞;每月的第一天称作旦,车子的辕也叫做旦。名字相同但实际相异,这是应该仔细分辨的。 2.

一解词

1狱( 案件 ) 2易( 改变 ) 3具( 准备 ) 4权( 暂且 ) 5阳( 假装 ) 6特( 只 ) 7私 ( 偏私 ) 8揆( 考察 ) 9预( 干预 ) 10第( 但 ) 二翻译

①这样,不只大奸大恶的人能预先设好迷惑你的计划,就算是乡下的一般百姓,淮没有亲近的同伙(朋友),谁没有恩人仇人呢?(3分;“不特”、“亲党”1分,句意2分) ②如果对其他人或事有利,本来就应该冒死说出来。希望您细细(认真)考虑。(3分; “利”、“惟”1分,句意2分) 三断句

姚安公曰:凡狱情/虚心研察/情伪乃明/信人信己/皆非也/信人之弊/僧言是也/信己之弊/亦有不可胜言者/安得再一老僧/亦为说法乎?

17

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寒假作业 高二语文组

(说明:“信人信己”与“皆非也”之间,断与不断均不算错;其余地方该断不断或不该断却断了均算错,每错3处扣1分) 译文

恕斋先生,曾经担任献县县令,是一个好官吏。在太平府做官时,遇到疑难案件,就改穿便服亲自去查访。恰巧来到一座小庙休息,庙里的老和尚已经八十多岁了,向他合掌肃立施礼。随即吩咐徒弟备茶。徒弟远远地答道:“太守就要来了,你还是领这位客人到别屋去坐一会吧!”老和尚说:“太守大人已经来了,赶快沏上茶来。”恕斋先生大惊:“你怎么知道我来?”老和尚答道:“太守您是一郡之主,一举一动,全郡人都知道,哪里仅仅是我知道呢?”恕斋先生又问:“你根据什么认识我?”老和尚说:“太守不能认识全郡的人,但全郡的人谁不认识太守呢?”恕斋先生又问:“你知道我为什么事而来吗?”老和尚说:“你是为某某案子来的。这个案子的原告和被告两方,早就沿路都安排了人马等着你去查访。不过,他们都假装不认识你罢了。”太守听这一说,怅然若失,于是问:“那你为什么不跟他们一样也假装不认识我呢?”老和尚跪地叩头,说:“我该死,我该死。我就希望你这样一问。您治理地方的政绩,并不比龚遂、黄霸的政绩差,然而百姓对您稍微不满意的的原因,是您喜欢便服暗访。这样,不只大奸大恶的人能预先做好迷惑你的计划,就算是乡下的一般百姓,谁没有亲

近的同伙,谁没有恩人仇人呢?您查访甲的同伙,他就会认为甲在理而乙理亏;您查访乙的同伙,他就会认为乙在理而甲理亏。您查访跟他有仇的人,他就会认为他的仇人理亏;您查访对他有恩的人,他就会认为他的恩人在理。至于那些妇女小孩,他们听到的看到的并不真切;那些病弱的老人,话又说不清楚,又怎么能拿来作为判案的确凿根据呢?您亲自查访还是如此,何况是依靠别人的了解的,怎么能避免错误呢?;便服暗访成为祸害,不仅仅调查官司是这样,民间的利害冲突,便服暗访也会成为祸害,对于河渠堤坝而言尤其突出。百姓对其自身和家庭都偏私,水流对自己有利就拦截来让自己受益,对自已有害就把别人相邻的土地作为排水沟,这就是他们取胜的计划。谁愿意全盘考察地形地势,制定长久安全的水利措施呢?老衲是尘世之外的人,本来不应该干预世间的事务,何况是官府的事情呢?只是佛法慈悲,主张舍弃自己帮助众生,如果对他人有利,本来就应该冒死说出来。希望您认真考虑。”恕斋先生认真思考老和尚的这番话,最终不再暗访而回去了。第二天,他派衙门里的差役,送一些银两和粮米到庙里来,公差回到府衙以后,向太守汇报:“昨天大人回来以后,老和尚对他的徒弟说‘我的心事已经完成了’,最后平静地辞世了。”

姚安公认为:“大凡是案情,只要虚心研究考察,就可以分辨它的真伪,偏信他人偏信自己都是不对的。偏信他人的弊病,老和尚说的是对的;偏信自己的弊病,也是不能说得完的。怎么才能再来一个老和尚,也给我们说说法呢?” 3题

一、翻译字词

1、执政:政事 2、何如:怎么样 3、何为:为什么 4、退:工作完毕后回来 5、游 :休闲聚会 6、焉:兼语词,“于之”,在这里 7、善否:好和不好,否读pǐ 8、若之何:为什么 9、忠善:名词作动词,尽力用忠善之事 10:损怨:减少怨恨 11、作威:摆出威风 12、防怨:防止怨恨 13、遽止:迅速制止 14、防川:堵塞河流

18

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寒假作业 高二语文组

15、克:能够 16、道:同“导”,疏通,引导。 17、吾子:尊称“您” 18、信可事:信:确实,的确。可事;可以成事 二、翻译句子

1、然而那样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样: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 2、然明说:“我从现在起才知道您确实可以成大事。小人确实没有才能。如果真的这样做,恐怕郑国真的就有了依靠,岂止是我们这些臣子(有了依靠)!”

三、参考:1、子产不仅不接受毁掉乡校的建议,反而非常重视草民们的牢骚,广开言路,认为这样可以帮助执政者减少错误,改进执政,表现出政治家的非凡的襟怀和眼光。如何对待舆论的问题,不仅可以看出统治者是否真的勤政爱民,更是衡量统治者政治智商的标尺,照鉴统治者政治信心的明镜。从批评中寻求政策方针上的不足加以改善,所谓“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这其实是最聪明的做法,集中人民的智慧为己所用。(言之成理即可) 2、孔子的这句话实际是对子产的评价,肯定子产做法的正确。(意近即可) 译文:

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了依靠,岂止是有利于我们这些臣子!”孔子听到了这番好坏。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尽力做好事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难道很快制止这些议论不容易吗?然而那样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样: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然明说:“我从现在起才知道您确实可以成大事。小人确实没有才能。如果真的这样做,恐怕郑国真的就有话后说:“照这些话看来,人们说子产不仁,我不相信。” 4题答案: 一、字词解释

1、下飧:下车(为饿人)喂熟食 2、再咽:咽了两次 3、自取:自行窃取 4、顿首:磕头 5、向者:刚才 6、更 : 再

7、去之:离开(他)到 8、中饮:中止喝酒 9、疾 :急速 10、固:原来 11、反:同“返”,返回 12、德惠 :因施德而获回报 13、德:对??施德 14、活:使??存活 15、务 :尽力 16、干 :盾牌 17、济济:众多的样子 18、爱士: 爱惜人才 二、句子翻译

1、我住在绛县,回家的路上没有了粮食,羞于行乞要饭,而又憎恨自行窃取,所以到了这种地步。

2、原来是您呀!请让我为您回去(战斗)而死。 3、这就是《尚书》所说的\德治无小事\。

三、1、认为这个施德报恩故事虽是巧合,却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所谓“利出者福反,怨往者祸来”,借此宣传儒家的“德治”思想。2、言之成理即可 译文:

19

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寒假作业 高二语文组

赵宣孟要到绎县去,见桑树树阴下睡着一个因饥饿不能动弹的人。宣孟停车下来为饿人喂熟食,自己嚼烂了熟食喂进饿人的嘴里,饿人咽了两次熟食才能睁开眼睛。宣孟问:\你为什么饿成这个样子?\饿人答道:\我住在绛县,回家又绝粮,羞于行乞要饭,而又憎恨自行窃取,所以到了这种地步。\宣孟给了饿人壶装的干粮和两块干肉,饿人拜了两拜磕头接受了,但不敢全部吃完。宣孟问其原故,饿人答道:\刚才吃了觉得味道很美,我有老母,将把剩下的给她吃。\宣孟说:\你把这些全部吃了,我再给你。\又再给他一篮子饭,两束干肉和一百枚钱,离开了他到绎县去。过了三年,晋灵公想杀掉宣孟,在房里安排了士兵埋伏着,叫宣孟来喝酒。宣孟知道有伏兵后,中止喝酒出了门。晋灵公令房中士兵急速追杀他。一个士兵跑得快,先追到宣孟,见了宣孟的面孔,说:\啊,原来是您呀!请让我为您回去而死。\宣孟说:\你叫什么名字?\此人往回跑,一边说道:\要问什么名字呢?我就是桑荫下的饿人啊!\回去和灵公的士兵格斗而被杀死。宣孟得以逃脱,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德惠(感激恩惠)啊。所以帮助君子,君子将感谢他的福惠;帮助平凡人,凡人将尽自己的力来报答。对一个人有恩德,能使自己活下去,更何况把恩德施加给万人呢!所以说:\德治无小事,招怨也没有小事。\怎么可以没有施恩而去除怨恨,尽力从他人那里谋来利益?给人利益者会得到福祉,给人怨恨者将带来灾祸;内部有表现,外部就有相应的回报,不可不谨慎啊。这就是《尚书》所说的\德治无小事\。《诗经》上说:\雄赳赳的武夫,是公侯的盾牌和城墙。\人才济济,周文王得以安宁。\国君怎可不努力爱惜人才呢! 5.

1、翻译文中加点词语:

著: 戴 则: 就 絷: 关,束缚 遽: 立即

顾: 回头看 属: 类 腊: 做成肉干 凿: 明显,的确 2、翻译下列句子:

牧马者恒见小人高尺许,男女老幼,一一皆备

译:牧马人经常见到一种小人。这小人一尺多高,男女老少都有。 或追叱之,仍跪泣。去人稍远,度不能追,始蓦涧越山去。

译:如有人追上去呵斥,他们又会跪下哭泣。离开人稍远,估计人追不上了,他们才窜山越涧飞跑而去。 3、断句:

细视其须眉毛发,与人无二。知山海经所谓婙人,凿然有之。有极小必有极大,《列子》所谓龙伯之国,亦必凿然有之。

译:在乌鲁木齐的深山中,牧马人经常见到一种小人。这小人一尺多高,男女老少都有。每当红柳吐花时节,小人们就折取柳枝盘成小圈,戴在头上,排成队跳跃舞蹈,同时还发出呦呦的叫声,就像唱歌一样。有时候小人会到营帐里窃取食物,如被牧人堵在里面,就跪在地上哭泣。如把他们关起来,就拒绝进食,直到饿死。如果放他们走,起初不敢立即就走,走几步就回头看看。如有人追上去呵斥,他们又会跪下哭泣。离开人稍远,估计人追不上了,他们才窜山越涧飞跑而去。但是,始终没有发现这些小人的巢穴在什么地方。这种小人不是树木变成的精怪,也不是山里的野兽,大概属于古代传说中的矮人一类。人们也不知该叫他什么名字,看他们形似小孩儿,又喜欢戴红柳圈,就都叫他们红柳娃。县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