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第二版)教材课后题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学前心理学(第二版)教材课后题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aae4b1876eeaeaad0f3301b

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二五”规划教材

学前儿童心理学(第二版)钱峰 汪乃铭主编

第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一、掌握以下概念 无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客观环境 遗传素质 1无条件反射P7:无条件反射是先天固有的、由遗传而来的反射 2条件反射P7: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习得的反射

3客观环境P8:人所处的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涵盖很

广;社会环境则包括家庭、团体、各种人际关系、社会规范、风俗习惯等。 4遗传素质P9:遗传素质是指有机体通过遗传获得的生理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解剖生理特征 二、.什么是心理的实质?

答:1.脑是心理的器官 2.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3.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三、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答:P9 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遗传方面的因素(如低能儿、痴呆儿),另一面是环境方面的因素(狼孩玛卡)。 实例省略。

第二章:学前儿童的注意

一、掌握以下概念 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 注意的范围 注意的稳定性 答:无意注意P13: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就是我们常说的“不经意”,既

没有自觉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的努力。

有意注意P14: 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就是我们常说的“刻意”。它具有自觉

的目的,并和意志努力相联系。

注意的范围P16: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瞬间所把握的对象

的数量。

注意的稳定性P17:注意稳定性指有把握对象的时间的长短。 二、注意与人的心理活动有什么关系?请结合具体情况加以说明。

答:P17注意对于动物来说具有极重要的生存意义;对人类来说,由于人的心理活动中有了语言的参与,注意更具有了特殊意义。概括说,注意有下列三种功用:

1

其一,选择功用。(听课)。 其二,保持功用。(画画 )。其三,调节和监督功用。(搭积木)

由上可知,注意对于人的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使人能随时察觉外界的变化,集中自己的心理活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更好地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对于学前期的儿童来说,注意在儿童心理的发展中更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注意能使幼儿从周围的环境中获得更清晰、丰富的信息。注意是幼儿活动成功的必要条件。

三、结合幼儿注意的特点谈谈如何组织幼儿的活动。 答:P18-19:

1、防止无关刺激的干扰。 2、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 3、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

4、适当控制儿童的玩具和图书的数量。 5、不要反复向幼儿提要求。

6、灵活地交互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7、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章《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

一、掌握以下概念:

1、知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映。它以感觉为基础,但并非感觉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对感觉所提供信息的加工,反映刺激代表的意义,受经验影响,因此,对同一事物的知觉会有所不同。

2、视敏度:是指幼儿分辨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也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视力。

3、听觉感受性:听觉感受性包括听觉的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

4、方位知觉:是指对物体所处的空间位置的知觉,如对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中的知觉。

二、如何利用感知觉的适应和对比规律合理组织幼儿的活动?

答: (一)适应现象。 (l)感觉是由于分析器工作的结果而产生的感受性,会因刺激持续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提高,这种现象叫适应现象。 (2)幼儿园各班

2

活动室应有通风换气设施和制度,以保证空气清新。

(二)对比现象。 (l)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的对比,分先后对比和同时对比两种教师在制作和使用直观教具时,掌握对比现象的规律,对提高幼儿感受性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不同分析器的感觉,也会因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在视觉感性方面较明显。在组织幼儿观察活动时,不应有喧哗声,教师的声音也不应太大. (三)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影响因素有: (l)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包括颜色、形状、声音和强度差别,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从背景中分离。 教师要运用背景与对象关系的规律,教师的板书、挂图和实验演示示,应当突出重点,加强对象与背景的差别;教材重点的部线条、粗字体或彩色笔,使它们特别醒目;教学指挥棒与直观教具的颜色不要接近。 (2)对象的活动性。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活动的刺激物易知觉为对象据此,教师应尽量多地利用活动模型,活动玩具及幻灯、录像等,使幼儿获得清晰的知觉。 (3)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视觉刺激中,凡距离上接近或形态上相似的各部分容易组成知觉的对象;在听觉上,刺激物各部分在时间上的组合,即“时距\的接近也是分离知觉对象的重要条件。据此,教师绘制挂图时,为突出需要观察的对象或部位,周围最好不要附加类似的线条或图形,注意拉开距离或加上不同色彩;凡说明事物变化或发展的挂图,更应注意每一个演进图的距离;教师讲课声音应抑扬顿挫。 (4)教师的言语与直观材料结合。人的知觉是在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中的。由于词的作用可以使幼儿知觉的效果大大提高,直观材料加教师讲解,幼儿才能很好理解。据此,教师对直观材料的区别,必须和言语讲解结合起来。 三、结合实际谈谈如何保护和发展幼儿的视觉和听觉。

案例:要求幼儿辨别三角形和正方形时,教师往往让幼儿边看边用手沿着三角形和正形的边缘摸它们的轮廓,同时每次摸到拐角处的时候,要求说出角的数量,如一个角、二个角等,这样的活动安排,效果往往比较好.请分析这样做的理由.

答:这样做是合理的.视觉、听觉、动觉等相协同活动有助于儿童对物体的空间知觉.特别是在视觉、手的触觉、动觉的协同活动中儿童对几何图形的知觉效果是最好的,可以多角度地认识物体.单一地用视觉或触觉会造成儿童知觉错误率的提高。

3

第四章《学前儿童的记忆》

一、掌握以下概念:

1、记忆: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

2、识记:是一种反复认识某种事物并在脑中留下痕迹的过程,也就是把所有信

息输入人脑的过程。

3、保持:是对过去识记过的事物印象在头脑中得到巩固的过程。 4、再认: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能识别出来。

5、再现: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头脑中重新呈现其映像的过程。 6、机械识记:根据事物的外部联系,利用简单重复的方法进行的记忆。 7、意义识记:是利用事物的内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的记忆。 二、什么叫表象?表象的特征是什么?

答: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脑中呈现出来的形象。

表象的特征:1、形象性2、概括性

三、什么叫遗忘?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

答:1所谓遗忘,就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和再现,或者是错误地再认和再现。

2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先快后慢

四、良好的记忆品质有哪些?简述幼儿记忆有哪些特点。

答:1良好的记忆品质有:(1)敏捷性(2)持久性(3)正确性(4)准备性 2幼儿记忆的特点:幼儿的记忆以无意记忆、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为主,抽象记忆虽然有所发展但是却是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使用得很少。 五、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发展幼儿的记忆力。

答:1、注意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提高记忆效果。

2教学内容具体生动,富有感情色彩,培养发展幼儿的形象记忆、情绪记忆。 3帮助幼儿提高认识能力,提高意义识记水平。 4正确评价识记结果,合理组织复习。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