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建筑评论-面对中国建筑发展现状的思考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当代建筑评论-面对中国建筑发展现状的思考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ad3ebbeb84ae45c3a358c90

当代建筑评论

当代建筑评论

结课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联系电话:

2014.4

1

当代建筑评论

面对中国建筑发展现状的思考

——从王澍获奖感受到的

摘要:(150字以内)

本文从当前中国建筑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出发,以中国传统建筑的继承与发展为重点,深入分析思考了王澍获奖所带来的启示。并详细分析了笔者从中归纳出的对于传统建筑现代演绎的三种手法:“以古法造古制”、“以今法喻古制”、“今造”与“古制”在建筑中的共存的思考与评价,为传统建筑的继承与发展提供了一个探索性的思路。

关键词:(5个以内)

中国建筑发展现状,传统建筑传承,传统与现代结合,地方性与中国化

由于现阶段我国城市化飞速发展,建筑行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高速度、大体量、超高度的建筑不断出现,中国建筑在惊叹其现代化成就的同时,也正在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和变革,“千城一面”、“曼哈顿区”遍布全国的现象让人们慢慢从对西化建筑的迷恋中清醒过来,并开始反思:中国建筑的传统特色到哪里去了?我们到底期望一种什么样的建筑空间环境? 1 中国建筑现状思考

城市化的浪潮给中国建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如同世界各国的城市化一样,中国建筑的现代化必然要回归本土特色,即要能与当地的需求和文化相融合,寻求地方特色作为落脚点,才能有长远发展下去的潜力。在《希望·挑战·策略——当代中国建筑现状与发展》一文中,作者指出:“飞速发展的城镇建设与现代文明的发展进程不相匹配,以致我们的建筑创作在发展中矛盾重重、积弊甚深。我认为“价值判断失衡”、“跨文化对话失语”、“体制和制度建设失范”,已成为制约我们建筑设计进一步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1)

我对作者三“失”的观点非常赞同,现阶段无论是在建筑设计中的学术问题还是设计实践中的实际工程中,这三点问题与缺失十分突出,并与中国的社会现实紧密相关。我认为“价值判断失衡”所反映出的是建筑文化价值被歪曲以至被否定的现状,建筑的

2

当代建筑评论

存在越来越脱离建筑基本原理的要求;“跨文化对话失语”所反映出的是传统建筑文化被西方的建筑文化所排挤,传统在城市化的大潮中找不到合适的容身之所;“体制和制度建设失范”的副作用则更为明显,政府及领导权力在建筑领域的泛滥和越界严重干扰了建筑正常运行机制,催生出了许多畸形的“建筑怪胎”。

在我看来现阶段建筑的发展环境并不理想,最为突出的一点在于:中国本土建筑进入了成长中的茫然期,我们还没有找到一套合适的“建筑语汇”使中国的传统建筑特质在西式建筑占统治地位的建筑现状中“合理发声”。但这是社会城市化、现代化发展到现今阶段的必经痛苦,对于现代化的热望使建筑师自觉学习并运用西方现代建筑形式,然而出于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又使建筑师回归民族传统建筑形式的探索。我们只有认真思考清楚我们到底要怎样走下去,中国的建筑才能以中国标志在世界建筑中争得一席之地。

谈起中国建筑的传统继承,我自觉有些矛盾,一方面中国建筑的断代感并不明显,传统成为一条绵延不绝的河,将中国的建筑文化联系起来,例如唐、宋、元、明、清的坡屋顶形制一脉相承,只是在结构和细节特点中有所发展和调整,整体的传统特色被较为完整的保存了下来,但并没有出现像巴西利卡、哥特式和巴洛克式等等西方建筑中的截然不同的建筑时期分层;但另一方面,中国建筑传统的继承却明显出现了较大的断节,我们的上一辈并没有把中国建筑的“软件”——“精神气”真正传递下来,现代的中国人对于自身的文化传统的认识、体会被那些束之高阁的古建殿宇所隔离,试问我们对于传统的起居美学、生活美学、空间美学有多少精辟而切身的体会?我们对于建筑的传统实际上从器物到思想,从空间认知到身体的体会都是缺失的;我们对于传统是膜拜的、虔诚的,但却无法走近,传统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是一个书本上的、图像上的、抽象的、异我的,隔离的东西,所以我们一直找不到像日本建筑那样,在现代建筑发展过程中跟传统形成的自然或者与生俱来的关系。

中国的建筑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在于,传统的哲学价值观对于传统建筑的思想理论体系有着很大的影响,我们的建筑一出生就是从天人合一.阴阳相生等等这样的哲学思想根基上生长起来的。所以中国建筑的传统回归不能片面地从表象或形式上入手,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建筑传统与现代的讨论必然需要从价值观的重新定位上寻找契机。这样我们传统建筑的回归才能避开风格化、视觉化、图象化、符号化的倾向,真正将传统建筑中的中国韵味释放出来。

3

当代建筑评论

2 获奖对中国建筑的启发

由于在传统建筑的传承方面存在着:对传统城市缺乏理解、对传统建筑缺乏理解、对自身的文化、自己的建筑师缺乏自信、城市面貌越来越单一化、盲目城市化等主要问题,很多中国建筑师开始关注“中国建筑性”,他们或主张“地域建筑现代化”,承接传统、转换创新;或主张现代建筑地域化,直面当代、根系本土;或主张对中国文化的“抽象继承”,注重“内化”,追求境界;或强调建筑师个人对传统和文化的理解,突出个性化、人文化的表达,2)而王澍,便是其中的标杆式人物。

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王澍的获奖引起了国内外极大的社会关注,我认为这不仅仅是对中国建筑的一种主动的亲近与重视,毕竟中国已经一跃成为现阶段最大的建筑市场,数以万计的外国建筑师想要在中国的建筑市场上分一杯羹,对中国建筑师的一份大奖与肯定无疑是最好的催化剂。但王澍的获奖——一个致力于探讨传统型与地方性建筑的中国建筑师的获奖,这更是对中国建筑的一剂“强心针”,引导着建筑师们去思考:中国建筑到底缺少了什么?为什么获奖的是王澍而不是众多工程经验、实际建筑作品累累的中国建筑师中的某一个?王澍的获奖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反思?

在我看来在王澍普利策奖的背后,有着值得我们深思的中国建筑现实。首先,正如前文指出,中国建筑市场的巨大商机是因为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发展到一个阶段,中国传统建筑以及社区生活方式几乎在现代建筑功能化的浪潮中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对现代建筑简单的复制和模仿,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和普通使用者开始觉醒: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传统的建筑空间与特色的气氛到哪里去了?由此可见,王澍基于本土建筑的思想的尝试和将传统与新技术结合的作品就起到了“投石问路”的作用,将对中国今后的建筑和城市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其次,为什么会在中国建筑新与旧变革的迷惘大潮中选择王澍,作为传统变革与本土建筑自我觉醒的标杆?这个问题答案的核心在于王澍的设计理念,正如一根缝合线,将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理念的追求与肯定,与西化的建筑现实有力地缝合连接起来。正如评审辞中指出:“中国建筑师获奖的重要之处在于,它代表着评委会成员们认可中国建筑师将推动中国及世界建筑思潮的发展。同时,未来中国城市化的成功对中国及世界而言都将是意义重大的。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中国既要保持悠久而独特而的文化传统,又应关注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以王澍为代表,踏出了传统建筑现代演绎的第一步,他的“钱江时代”、宁波博物馆以及象山校区设计——即使我们现在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