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内护试题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大专内护试题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aea1d00a6c30c2259019ef2

性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②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可于前驱感染后急性起病。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约50%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约70%伴有血尿;IgA肾病约15%出现肾病综合征,几乎均有血尿。肾功能不全和高血压随着病变程度加重会逐渐增加。③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约1/4~1/3病人常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病,为急性肾炎的表现;约50%~60%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伴有血尿。肾功能、高血压及贫血出现早。④膜性肾病:起病隐匿,约80%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约30%可伴有镜下血尿,以后逐渐出现肾功能损害,可发生肾静脉血栓。 ⑤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多隐匿起病,肾病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血尿, 少数可见肉眼血尿。 6.尿路感染病人健康指导的内容有哪些?

答:健康指导:①知识宣教:讲解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主要表现及治疗方法。②生活指导: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会正确清洁外阴部的方法,避免擦便纸污染尿道口,经常清洗外阴,女病人月经期间增加外阴清洗次数。日常多饮水,勤排尿。平时能够劳逸结合,饮食注意营养均衡。③预防指导:尽量避免使用尿路器械,如必需使用,则严格无菌操作,并防止损伤。与性生活有关的尿感,于性交后即排尿,并按常用量服一次抗生素作预防。有膀胱一输尿管反流者,养成“二次排尿”的习惯。

7.简述高钾血症的紧急处理措施。

答:当血钾超过6.5mmol/L,心电图表现异常变化时,应紧急处理如下:①给10%葡萄糖酸钙10ml稀释后缓慢静注。②给5%。NaHC03100~200rrll静滴。③给50% 葡萄糖液50~100ml加普通胰岛素6~12U静滴。④用钠型离子交换树脂15~209口服。⑤当以上措施无效和伴有高分解代谢的病人,行透析疗法。 8.如何维持急性肾衰竭病人的水平衡?

答:维持病人的水平衡的方法:急性肾衰竭少尿时,对于水分的出入量应严格测量和记录,按照“量出为人”的原则补充人液量。补液量的计算一般以500rnl为基础补液量,加前一日的出液量。在利尿的早期,应给予适当补充水分,使病人免于发生脱水。当氮质血症消失后,肾小管对盐和水分的再吸收能力改善,则不需要再供给大量的液体。

9.尿毒症病人贫血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答:贫血的主要原因有:①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素(EP0)减少。②铁摄人不足。③血透时失血、经常性的抽血检查。④肾衰时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⑤叶酸、蛋白质缺乏。⑥有抑制血细胞生成的物质等因素有关。 10.如何保证慢性肾衰竭病人的合理饮食?

答:合理饮食的护理:①蛋白质:在高热量的前提下,应根据病人的GFR来调整蛋白质的摄入量。当GFR<50inl/min时,就应开始限制蛋白质的摄人,其中50%~60%以上的蛋白质必须是富含必需氨基酸的蛋白。尽量少摄人植物蛋白,静脉输入必需氨基酸过程中若有恶心、呕吐应给予止吐剂,同时减慢输液速度。切勿在氨基酸内加入其他药物,以免引起不良反应。②热量与糖类:为防止体内蛋白质过度分解,每日供应热量至少125.6kJ/kg(30kcal/kg)主要由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供给。③盐分与水分:肾衰早期应增加水分和盐分的摄入,肾衰末期应注意限制水分和盐分的摄人。④其他:低蛋白饮食时,注意补充钙、铁及VitB12;避免摄取含钾量高的食物;低磷饮食,每日不超过60()rag;还应注意供给富含维生素C、B族维生素和叶酸的食物。

11.简述血液透析过程中的护理措施。

答: 透析过程中应监测病人和透析装置的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病人方面: ①体位:定时帮助病人翻身,或者定时将床头摇高或摇低,以增加舒适度及防止压疮。 ②饮食:坚持少量多餐,禁止含钠高的食物,根据透析前后病人的体重差决定补液量。 ③病情观察:严密监测病人的意识状态及生命体征,并注意有无烦躁不安、呼吸困难、 脸部潮红、兴奋、嗜睡、痛苦等反应。设备方面:①透析液温度:维持在38~40℃。 ②静脉压及透析液压:不可超过30Q11mHg。③血液及透析液流速:透析液500~ 600Tnl/rain,血液100~300ml/min。④观察及记录:观察流出的透析液是否带有血液, 观察机器有无报警,电源是否中断。准确记录透析时间、脱水量、肝素用量等。

12.腹膜透析的常见并发症有哪些?如何观察及护理?

答:腹膜透析常见并发症有:引流不畅或腹膜透析管堵塞、腹膜炎、腹痛及其他诸如腹膜透析超滤过多引

起的脱水、低血压、腹腔出血、腹膜透析管滑脱等。观察及护理:

(1)引流不畅或腹膜透析管堵塞的护理:①改变病人的体位;②排空膀胱;③服用导泻剂或灌肠,促使病人的

45

肠蠕动;④腹膜透析管内注入肝素、尿激酶、生理盐水、透析液等使堵塞透析管的纤维块溶解;⑤在x线透视下调整透析管的位置或重新手术置管。

(2)腹膜炎的护理:用透析液1000ml连续冲洗3~5次;暂时改作IPD;腹膜透析液内加入抗生素及肝素等;全身应用抗生素;若经过2~4周后感染仍无法控制,应考虑拔除透析管。

(3)腹痛护理时应注意调节好透析液的温度,降低透析液渗透压以及透析液进出的速度,积极治疗腹膜炎等。

第五章血液系统疾病人的护理

(一)选择题

A型题

1.贫血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是(E)

A.头晕 B.食欲减退 C.心悸 D.气短 E.乏力 2.严重贫血时血红蛋白低于(D)

A.120g/L B.110g/L C.90g/L D.60g/L E.30g/L 3.评估贫血最主要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是(A)

A.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测定 B.白细胞计数 C.网织红细胞计数 D.血涂片染 E.骨髓检查 4.血液病病人最应警惕发生的情况( E )

A.皮肤黏膜血肿 B.消化道出血 C.呼吸道出血 D.泌尿生殖道出血 E.颅内出血 5.预防和减少血液病病人皮肤黏膜出血的护理措施不包括( C ) A.勤剪指甲,避免搔抓皮肤 B.不用硬牙刷刷牙,不用牙签剔牙

C.及时用手指或其他方法剥去鼻腔内血痂 D.齿龈及鼻出血时局部用肾上腺素湿润棉片贴敷或填塞 E.不用剃须刀刮胡须

6.缺铁性贫血病人不可能出现的护理诊断或医护合作性问题是( D )

A. 活动无耐力 B.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C. 潜在并发症:药物副作用 D.潜在并发症:出血及感染 E.焦虑 7.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病因是( A )

A.慢性失血 B.铁摄入不足 C.铁吸收不良 D.铁利用障碍 E.慢性溶血 8.治愈缺铁性贫血的关键措施是( D )

A.铁剂治疗 B.使用激素 C.少量输血 D.病因治疗 E.增加营养 9.硫酸亚铁的口服方法是 (D )

A.每8小时1次 B.每6小时1次 C.3餐饭前 D.3餐饭后 E.睡前1次

10.铁剂在饭后服用的理由是 ( A )

A.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B.防止过敏反应 C.防止肝脏损害 D.有利于铁的吸收 E.有利于铁的利用 11.有利于口服铁剂吸收的维生素是 ( D )

A.维生素B1 B.维生素B12 C.维生素E D.维生素C E.维生素K 12.能与铁剂同饮或同服的食物是 ( C )

A.植物纤维 B.牛奶 C.肉类 D.浓茶 E.咖啡 13.口服铁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B )

A.过敏反应 B.胃肠道反应 C.铁中毒 D.肝脏损害 E.继发感染 14.最常见的贫血是( B )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急性失血性贫血 E.巨幼细胞贫血 15.急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早期最突出的表现是( A )

A.出血和感染 B.进行性贫血 C.进行性消瘦 D.肝、脾、淋巴结肿大 E.黄疸 16.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一般不出现( D )

A.面色苍白 B.皮肤紫癜 C.肛周感染 D.肝、脾、淋巴结大 E.全血细胞减少

46

17.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的标准为:血小板数低于( D )

A.5 3 109 /L B.40 3 109 /L C.30 3 109 /L D.20 X 109 /L E.10 X 109 /L 18.丙酸睾酮肌内注射,不正确的方法是( E )

A.深部注射 B.缓慢注射 C.分层注射 D.更换部位注射 E.局部冷敷注射 19.丙酸睾酮不可能引起( D )

A.肝功能损害 B.毛发增多 C.体重增加 D.骨髓造血功能抑制 E.注射局部硬结 20.慢性再障最早出现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 )

A.贫血 B.出血 C.感染 D.黄疸 E.消瘦 21.治疗慢性再障的首选药物是( B )

A.糖皮质激素 B.雄激素 C.雌激素 D.白消安 E.环磷酰胺

22.目前认为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较有前途的方法是( C )

A.中西医结合 B.雄性激素 C.骨髓移植 D.糖皮质激素 E.少量多次输新鲜血

23.李女士,36岁。长期月经过多,临床表现为软弱无力、头晕、心慌、记忆力减退,最重要的诊断贫血的表现是( A )

A.皮肤黏膜苍Et B.脉搏加快 C.低热 D.呼吸急促 E.心尖部收缩期杂音

24.景先生,42岁。患慢性再障2年,2周来乏力、牙龈出血加重;伴发热、咳嗽、食欲下降。其护理诊断或合作性问题应除外( C )

A.组织完整性受损 B.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C.体液过多 D.活动无耐力 E.潜在并发症:感染

25.郝女士,28岁。诊断缺铁性贫血,经口服铁剂后血红蛋白已恢复正常,为补足体内贮存铁,有关继续铁剂治疗的正确疗程是( D )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3~6个月 E.先服1个月,6个月时再服1个月 26.急性白血病最常见的表现是( B )

A.贫血 B.发热 C.出血 D.骨骼疼痛 E.淋巴结大 27.急性白血病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B )

A.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B.血小板减少 C.血小板功能异常 D.凝血因子减少 E.感染毒素对血管的损伤

28.急性白血病发热的主要原因是( A )

A.感染 B.白血病本身所致代谢亢进 C.坏死组织吸收 D.内出血 E.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 29.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 ( D ) A.程度不等的发热 B.反复出血 C.进行性贫血 D.显著脾大 E.广泛的淋巴结大 30.急性白血病病人的护理目标( D )

A.精神负担减轻 B.出血和感染减少或不发生 C.舒适感增加 D.达到长期缓解 E.活动耐力增强 31.为减少化疗引起的呕吐,不可采取 ( D )

A.进餐前后静卧休息 B.饮食少量多餐 C.给予无刺激性食物 D.餐后立即给药 E.餐后30分钟给止吐剂

32.有关化疗静脉给药的用药护理错误是 ( C )

A.药物应现配现用 B.注意保护静脉 C.药液外漏,应立即热敷 D.静脉推药过程中要反复试抽回血 E.药液外渗,可用0.5%普鲁卡因局部封闭 33.急性白血病引起贫血,最主要的原因是 ( C )

A.红细胞寿命缩短 B.出血 C.幼稚红细胞的代谢受到异常增生细胞的干扰 D.无效性红细胞生成 E.溶血

34.有关白血病护理的护理措施不妥的一项是 ( B )

A.注意病室消毒,预防感染 B.定时口、鼻腔清洁,清除血痂 C.加强皮肤护理,防止破损

47

D.重视心理护理,避免不良刺激 E.鼓励病人多饮水,保证每日尿量在2000m1以上 35.白血病病人口腔护理的主要目的( C )

A.去除氨味,使病人舒适 B.擦去血痂 C.预防感染 D.增进食欲 E.减轻局部疼痛 36.目前认为白血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 E )

A.电离辐射 B.化学毒物或药物 C.遗传因素 D.染色体异常 E.病毒感染 37.化疗药物最常见的毒性作用是 ( A )

A.骨髓抑制 B.局部刺激 C.胃肠道反应 D.肝功能损害 E.脱发 38.一急性白血病病人,突然出现头痛、呕吐、视力模糊,常提示 ( C )

A.脑膜炎 B.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C.颅内出血 D.失血性休克 E.脑炎

39.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接受DLVP方案化疗,在此期间采取的下列对症护理措施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皮疹者避免使用肥皂水擦洗 B.消化道反应呕吐者暂禁食 C.对脱发者应说明化疗结束后可再生 D.多饮水并碱化尿液 E.给予别嘌呤醇口服

40.孙先生,48岁。患慢性白血病3年,近日来出现原因不明的高热、胸骨疼痛难忍,脾迅速增大。此情况需考虑 ( D )

A.类白血病反应 B.脾功能亢进 C.急性白血病 D.慢粒急性变 E.白血病细胞浸润

41.钱先生,28岁。在白血病化疗中胃肠道反应较重,护理诊断为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不当的护理措施是 ( E )

A.减慢化疗药物静脉给药速度 B.为病人提供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无刺激性的食物 C.进食前给镇吐剂 D.治疗前后1小时内避免进餐 E.恶心、呕吐时暂禁食

42.张先生,53岁。自己摸到左上腹包块已6个月,近2周来面色苍白,牙龈出血。查及脾脐下3厘米。血红蛋白309/L,血小板603109/L。骨髓呈弥漫眭增生。应考虑患有 ( D )

A.血吸虫病 B.肝硬化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慢粒白血病 E.淋巴瘤

43.赵女士,18岁。感冒后持续高热、咳嗽、胸痛、鼻出血、面色苍白,抗生素治疗无效。体检:胸骨压痛,右中肺叩诊浊音,闻及湿哕音,肝脾肋下触及。化验:全血细胞减少。胸片显示右中肺片状渗出性改变。应高度怀疑患有 ( A )

A.急性白血病 B.肺炎 C.败血症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淋巴瘤 44.对有出血倾向病人实施的护理措施中,错误的一项是 ( D ) A.护理操作宜轻柔 B.减少或避免肌内注射 C.少吃坚硬食物 D.及时剥去鼻腔内血痂 E.保持鼻腔黏膜湿润

45.禁用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药物是( B )

A.泼尼松 B.阿司匹林 C.红霉素 D.阿莫西林 E.地西泮 46.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常见的出血部位为( A )

A.皮肤黏膜 B.消化道 C.泌尿道 D.生殖道 E.颅内

47.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实验室检查结果正常的项目是( B )

A.出血时间 B.凝血时间 C.血小板计数 D.血块收缩时间 E.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48.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型的首选方案是( C )

A.输血及输入血小板 B.使用止血剂 C.使用糖皮质激素 D.X线脾区照射 E.脾切除 49.有关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不妥的方法是( E ) A.眼底出血者警惕颅内出血 B.避免粗硬食物 C.女性病人应避孕

D.血小板在503109/L以下,不要进行强体力活动 E.告知病人本病预后较差 50.最严重的输血反应是( C )

A.发热反应 B.过敏反应 C.溶血反应 D.循环负荷过重 E.细菌污染反应 51.有关输血前的准备错误的一项是 ( D )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