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经济持续增长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非公经济持续增长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afc4f02ccbff121dd368384

非公经济持续增长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0一二年四月五日

------省“十一次党代会”以来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三

“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在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措施的推动下,全省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代会提出的“全民创业、家庭创业、自主创业”会议精神,非公经济呈现出发展速度加快、经济规模扩大、产业和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领域不断拓宽的良好态势。 一、企业数量明显增加,非公经济领先全省经济发展

“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全省各地从强化引导、政策扶持、营造氛围等方面入手,积极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放宽市场准入,降低创业门槛,不断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推动力度,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数量显著增加。2006年底全省非公经济非公有制法人单位为83.43万户, 2011年增加到105.58万户,特别是私营企业经济总量快速扩充、企业资本大幅度提高。2011年,全省私营企业达到21.63万户,比2006年增加了11.43万户。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已遍及全省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成为全省经济主体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经济总量持续增长,整体实力稳步提升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激励和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总量不断扩大,对经济的贡献度明显增强。2011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到6257.1亿元,较2006年增加4197.94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47倍,年均增长15.2%,高于同期GDP增速0.3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06年的44.4%提高到2011年的50.5%,5年提升6.1个百分点。2010年,在全省GDP增量中,非公有制经济的贡献度达到53.5%,拉动经济增长7.7个百分点,有力地支持了全省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成为全省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十一次党代会”以来陕西非公有经济增加值及占GDP的比重

年份 2006年 指标 非公增加值 占GDP比重 2059.16 44.4 2007年 2599.06 45.6 2008年 3462.21 47.3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3971.78 4959.24 6257.1 48.6 49.5 50.5 三、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非公经济转型升级成果凸显

“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特别是2008年,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我省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帮助非公企业度过难关,同时,金融危机也加速了陕西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批自主产业、节能环保和高科技企业应运而生,为非公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到2011年,三大产业非公有制增加值分别为359.8亿元、3319.79亿元和2577.51亿元,占三大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29.5%、48.6%和59.5%,与2006年比较,分别提升了-0.4、7.7和6.4个百分点。在非公有制经济各产业规模扩大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得到不断调整和优化,一产业比重下降,二、三产比重明显上升。

四、非公有制工业较快发展,骨干企业逐步壮大

2010年,全省非公企业年营业收入上亿元企业521户,以能源化工和机械制造工业、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以煤炭、有色金属、汽车、钢铁、医药等骨干工业企业的框架结构基本形成。2011年,全省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达到2600.36

亿元,是2006年的3倍。在工业内部,非公有制工业对整体工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2011年,全省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8.6%,比2006年提高7.7个百分点,在工业增加值增量中有45.4%的份额来自非公有制工业。在非公有制工业内部,涌现出一大批像陕西东岭、迈科、西安海星、丹尼尔等经济实力与竞争力较强的企业集团和陕西长宏铝业、彬县煤炭等发展潜力较大的企业,形成了一批如“银桥乳业”、“开米”等国家名牌产品。富士达、康鸿等一大批民营科技企业异军突起,成为陕西发展非公经济潜力巨大、优势明显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民办教育蓬勃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保障

陕西民办高校及教育机构的迅速发展,为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提高科技含量提供了保障,也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目前,全省各级批准设立的民办学校4722所,其中全省民办高校及教育机构已发展到60余所,全国万人以上的民办高校陕西占到一半。西安翻译学院、外事学院、西京大学、思源学院、欧亚学院等著名院校,已成为全国民办高校的典范。陕西作为全国最大的民办高教基地,既为国家培养了人才,又带动了经济的发展;既繁荣了教育产业,又增加了就业机会,民办高校已成为陕西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六、发展信心得到提振,民间投资增势良好

全省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加大有效投入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提升竞争发展能力,大幅降低创业门槛,激励投资人自主创业,在政策上首先体现在放宽创业投资主体上。突破过去的规定,允许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作为公司股东或发起人投资设立公司,允许其委托代理人行使自己作为股东的权利。同时将可以作为投资主体组建公司的企业法人、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三个范畴,扩大到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村民委员会等更大的范围,非公

有制企业家对宏观政策环境和企业自身发展的信心不断增强。2011年,以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为代表的民间投资达到5016.97亿元,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一直保持在48%左右,2011年达到51.7%,民间投资对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优化产业结构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七、城乡市场繁荣兴旺 消费总量快速增长

非公经济的发展对于全省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大量的个体经营者在全省城乡星罗棋布,形成了以商品经营为重点,生产资料、中介服务、科技咨询等多形式发展,奠定了大商贸、大流通和现代服务业的新格局。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流通业以其经营分散、灵活多样的特点,在方便居民生活、活跃城乡消费市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11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33.09亿元,较2006年增长1.4倍,年均增长19.3%。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以私营个体、股份制和外商投资为主体的非公经济份额在85%以上。2011年,全省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到1061.3亿元,是2006年的3.59倍,占全省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6年的69.7%提升到2011年的82.75%。

八、社会贡献日益突出,上缴税收大幅增加

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快速发展,为陕西财政提供了大量的税收,对增加全省财政收入的贡献日益明显。,2011年,全省非公有制企业上缴地方财政的税收达479.26亿元,是2006年的4.7倍,年均增收75.36亿元,占全省地方各项税收的66.02%,较2006年提高11.02个百分点。近年来,一大批非公有制企业纳税大户不断涌现,2011年,仅私营企业上缴地方的税收就达115.35亿元,占全省地税收入的15%以上,成为陕西税收的重要来源和共同富裕的基本力量。

九、增加社会就业,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重大贡献

非公经济的发展对于推动全省城镇化,加快全省经济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已成为陕西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实施强省战略、振兴陕西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2010年末,全省城镇非公经济从业人员达429.4万人,比2006年净增147.5万人,是2006年1.5倍。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效地支持了公有制企业用人制度改革和国有企业转型,为缓解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容纳剩余劳动力和社会新增劳动力,维护社会稳定与建设和谐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 “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全省非公有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维护社会稳定、繁荣城乡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也催生了一批高新技术和节能环保企业,非公企业在国际大环境下实现了转型升级,优化了产业产品结构。我们在认真总结非公有制经济经济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还要正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状况,扎扎实实的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中遇到的政策“玻璃门”、法律保障不健全、企业融资难,高级管理和高级技术人才短缺等问题。只有清除了非公企业发展的各种障碍,维护企业的各种合法权益,才能激发非公有制企业家创新、开发、创业的积极性,才能彻底落实党代会提出的“全民创业、家庭创业、自主创业”会议精神,促进全省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撰稿:耿文平

核稿:杨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