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南雄-人禽流感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的研究进展-全国EID研讨班-5.1-print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孙南雄-人禽流感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的研究进展-全国EID研讨班-5.1-print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b2788e5102de2bd96058819

孙南雄,人禽流感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的研究进展

preparedness plan,2005)中。专家们也认为,尽管如此,目前,H5N1禽流感仍主要是鸟类疾病,种属屏障仍未被跨越。目前没有充足的资料能够证明,H5N1病毒可以造成有效的人-人传播 (Katz1999, Buxton Bridges 2000)。

⑵ 有限的人感染病例(387例)提示水禽与侯鸟传播的作用明显;人感染禽流感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高峰一致;迅速捕杀流行地区的活禽,可以有效遏制人感染禽流感病例的发生;严格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绝大多数人感染禽流感的病例都有与活禽密切接触史。

⑶ 儿童发病较多,病死率也较高。

⑷ 现阶段禽流感的人-人传播案例与遗传因素有关。在已经发生的382例H5N1感染的病例中,有多起人-人传播案例。经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病毒序列测定,特别是对2006年印尼发生的六起连串病例(cluster cases)进行的分析,发现有限的人-人传播的例证仅存在于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之间,强烈提示现阶段禽流感的人-人传播案例与遗传因素有关。

三、动物感染H5N1甲型流感病毒的情况 1,自然分布与传播

甲型流感病毒广泛分布于世界范围内的许多陆生家禽(包括鸡、火鸡、珍珠鸡、石鸡等)、水生家禽和野禽(包括鸭、鹅、矶鹜、三趾鹜、天鹅、鹭、海鸠、鸥、海鹦等)、陆生哺乳动物(包括猪、马等)、和海生哺乳动物(包括鲸、海豚、海豹等)。

甲型流感病毒在不同宿主的致病性不同。陆生禽类感染病毒后,通常有临床症状,在某些亚型,如H5N1、H7N7等,死亡率特别高,称高致病性禽流感。水生禽类如鸭、雁、海鸥等发生禽流感病毒感染时,病毒感染禽类的肠腔,通常表现为慢性感染过程,且不引起宿主明显的病理变化。水生禽类是禽流感的自然宿主,具有蓄积病毒的功能。哺乳动物体中(包括人类)最易受流感病毒感染的是人、猪和马,其次为海生哺乳动物如鲸和海豹。病毒感染哺乳动物的上呼吸道,并通过空气传播。哺乳动物不会发生慢性感染,病毒虽然在禽类体内很稳定,但在哺乳动物体内则不断变异,从而使宿主不能产生持久的获得性免疫。甲型流感病毒在自然界的分布及与储存宿主的关系见图,《甲型流感病毒在自然界的分布》。

第 5 页 共 11 页

孙南雄,人禽流感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的研究进展

迁栖水禽,产生的病毒比其他禽类多。在自然条件下,流感病毒从感染禽的鼻腔分泌物和粪便中排出,病毒受到有机物的保护极大地增加抗灭活的抵抗力。此外,禽流感病毒可以在自然环境中,特别是凉爽和潮湿的条件下存活很长时间。粪便中病毒的传染性在4℃条件下可以保持长达30~50天,20℃时为7天。水生禽类的禽流感病毒也会感染同一农场的其它禽类,主要是鸡和火鸡等,常引起鸡或火鸡的大量死亡。

在禽流感15个亚型中,H5N1亚型可以引起陆生禽类大量死亡,过去称为“鸡瘟”。2003年以后,水禽类感染H5N1亚型后,也可能引起水禽的大量死亡。

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感染H5N1的禽类可以存活10天。在此期间,禽类可以通过口分泌物和粪便在禽类之间传播,并对人造成新的威胁。

2,野禽的迁徙是H5N1传播的重要途径

禽流感H5N1首先在野禽中传播。野禽每年有长途迁徙的特征。感染禽流感H5N1的野禽与陆生禽类,如散养的家禽、麻雀、鸽、养殖场的禽类(养鸭场、养鸡场)之间可以通过直接(觅食)或间接(排泄物、鸡鸭混养等)的接触感染禽流感H5N1,并最终感染人类。

与我国H5N1传入有关的野禽迁徙途径有三条,它们分别是:东亚迁徙途径(East Asia Flyway),中亚迁徙途径(Central Asia Flyway),和东非西亚迁徙途径(East Africa West Asia Flyway)。(见图)

3,禽类感染H5N1的流行现状

据世界动物组织(OIE)的报告,2003年1月至2008年10月,共48个国家报告6386起禽流感爆发事件。其中,前五位的国家是:越南2499起,占38.8%;泰国1139起,占17.8%;埃及1084起,占16.7%;孟加拉286起,占4.5%;印尼261起,占4.1%。我国在同期报告94起,占1.5%,据第8位。

四、禽流感防治策略的若干进展 1,流感大流行的分期与对策

流感大流行对人类来说是一场世界性灾难,任何国家、任何人都不能幸免。但是对任何国家来说,如能推迟、或避开流感第一波侵袭,可以赢得宝贵的准备时间(生产和分发疫苗或药物),大大降低病死率。因此,各国都有流感的应急预案。例如,我国卫生部在2005年11月23日发布《人禽流感诊疗方案(2005

第 6 页 共 11 页

孙南雄,人禽流感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的研究进展

年修订版)》;2006年7月12日发布《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这些是针对人感染禽流感H5N1的行政性法规。

流感是没有国界的。预防和控制流感流行是WHO的职责。2005年5月,WHO修订并公布了《WHO全球流感预案》(WHO global influenza preparedness plan,The role of WHO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national measures before and during pandemics)。世界各国对流感的防控也都遵照WHO这一指导性文件。

与1999年版本比较,2005年版本重新定义了流感大流行的分期;强调流感的早期预警;明确WHO和各国政府的各自职责等。其主要内容如下表所示:

流感大流行的分期与对策*

分期 各期的特点 大流行间隔期(Interpandemic period) Phase 1 Phase 2 人类未被检出新亚型流感病毒;新亚型流感病毒仅出现在动物,且对人类的威胁较小。 人类未检出新亚型流感病毒;但是动物中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对人类有潜在的威胁。 人类被检出新亚型流感病毒,但是没有人-人传播;或极少数情况下有人-人密切接触传播的个案。 有限的人-人传播连串病例,但是这种传播是高度局限的,提示新亚型流感病毒还没有适应人类。 从全球、区域、国家、地方等各个层面加强对流感大流行的准备 将新亚型流感病毒对人类的威胁降到最小;如果发生对人类的传播要尽快检测并报告。 主要对策 大流行警告期(Pandemic alert period) Phase 3 迅速检测并确定新亚型流感病毒的特征,公布检测结果,及时处理续发病例。 将发生人-人传播的新亚型流感病毒限制在局部地区;或者尽可能推迟流感疫情的扩散,以赢得时间,使疫苗等其它措施得以实施。 较大量的连串病例,但是这种人-人尽最大的努力限制疫情扩散,以赢传播仍然是局限的,提示新亚型流得时间,使其它措施得以实施。 感病毒正在逐步适应人类,但是还没有能力在人-人完全传播。 Phase 4 Phase 5 大流行期(Pandemic period) Phase 6 新亚型流感病毒在人类持续传播,并逐步波及所有人群。 将流感大流行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2,减少人类感染机会

导致大流行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出现的危险,取决于人类接触和感染的机会。只要H5N1 病毒继续在动物中传播,这些机会就持续存在。在动物中控制该病是

*

WHO global influenza preparedness plan , WHO/CDS/CSR/GIP/2005.5

第 7 页 共 11 页

孙南雄,人禽流感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的研究进展

减少人类感染机会并减少大流行性病毒出现机会的首要办法。

⑴ 严密监测禽流感,特别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一旦出现,当尽数捕杀。实践证明,这是有效防止“禽-人”传播的重要手段。

⑵ 对接触禽类(陆生和水生禽类)的有关人员(包括饲养、销售、屠宰、捕杀人员)要接种人流感病毒疫苗,以防止此类人员感染人流感病毒,进而防止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的基因交换。

由于绝大多数人禽流感病例发生在农村,向农民及其家庭提供关于如何避免接触的建议是减少大流行性病毒出现危险的有效的方案之一。目前实施这一策略存在的困难是:家鸭可作为“隐蔽”储存宿主,增加了人类不知情接触的机会; H5N1病毒在禽类中的持续存在已加重了政府的负担。由于没有对农民屠宰禽类的损失进行充分补偿,农民缺乏报告禽类疫情的积极性,增加了人类接触病禽的危险。

3,加强预警系统

⑴ 改进人感染禽流感H5N1病例的检测

绝大多数人感染禽流感H5N1病例是因呼吸道疾病住院之后发现的。快速实验室确诊有助于提示是否有必要按照严格的感染控制程序隔离和管理患者,进而确定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防止更多的病例出现。

由于其H5N1的高致病性,标本的采集与操作只能在生物安全防护水平较高的实验室,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工作人员安全地处理。

⑵ 动物暴发禽流感与主动搜索人感染禽流感H5N1病例相结合

由于条件的限制,H5N1 在禽类呈地方性流行时因监测不足,人感染禽流感H5N1病例常被遗漏。柬埔寨的4 例人感染禽流感H5N1病例只是在患者到邻国越南寻求治疗后才被发现。

⑶协调临床研究

WHO建议建立医院网络,从事人感染禽流感H5N1病例的临床研究。该网络将亚洲正在治疗H5N1 患者和开展临床研究的主要医院连接在一起。WHO所提供

第 8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