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基础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第5讲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基础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b9a911f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59

? 初始化变换:??xk? 均值化变换:?? 极值化变换:

xkx1 n1x??kx?xkxkn?xk?1xk?xmin ??xkxmax?xminx?x??kxk? 标准差变换:

幻灯片29

⑸ 定权方法

? 主观赋权法:包括层次分析法(AHP法)、专家打分法(Delphi法)、环比评分法、最

小平方和法、二项系数法、比较矩阵法、重要性排序法等。

? 客观赋权法:包括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拉开档次法、均方差法、多目标规划法、

离差最大化法等。

? 主客观结合赋权法:层次分析-熵值定权法、基于三角模糊数的层次分析法等。

幻灯片30

⑹ 评价模型

? 信息量法:单因素信息量→单元信息量→危险性等级。

? 综合指数法:获取地质环境指数的过程是“单因子指数→单要素指数→综合指数”。 ? 数理统计法:定性判别分析模型、多目标分类(聚类分析)模型、主成分分析模型、

? ? ? ?

因子分析模型。

模糊数学评价法:包括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模糊贴近度模型、模糊概率模型、模糊聚类模型。

灰色系统评价法:包括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灰色统计模型、灰色聚类模型、灰色聚类模型。

BP人工神经网络法:又称并行分布式处理法。 敏感因子模型:是一种定性分析法。

幻灯片31

13. 地质环境安全性评价

? 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是指对人类活动及生命财产构成威协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的评价。 ? 地质环境安全等级:划为安全、次安全、次不安全、不安全。

地质环境安全

地壳稳定问

地面稳定安全

土壤环境安全

构造稳定安全

地震稳定安全

幻灯片32

⑴ 地质环境安全问题

? 地质环境安全问题分类:按诱发因素分为:地壳稳定性问题;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危害;

地球化学安全问题;特殊岩土导致的安全问题;人类活动引起的地质安全问题。按危害程度的分类:一般性安全问题;重要性安全问题;敏感性安全问题。

? 地质环境安全问题属性和特性:不可避免性和可防御性、随机性和规律性、突发性和

渐变性、群发性和区域性、影响复杂性。

幻灯片33

中国2001-2011年地质灾害损失情况

人3500亿元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失踪人数直接经济损失706050403000250020001500302010005000年份2001死亡788受伤936失踪120损失48.7100年份人人人亿元200290747010951.02003743335512535.0200468842617220.5200557833910436.5200666345311143.220075984448124.82008159865610132.7200933131515517.72010224666953463.920112453213840.1历年地质灾害造成的死亡、受伤、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

幻灯片34 ? ? ? ?

⑵ 地壳稳定安全评价方法

地壳稳定安全评价:也称区域稳定性评价,包括地壳稳定安全和地震稳定安全。 地壳稳定安全评价因子:地震(震级、地震基本烈度和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活动断裂、构造应力场、地壳垂直运动速度、地壳岩体完整程度、区域性重磁异常等。

地壳稳定安全等级:稳定性好、稳定性较差、稳定性差三级或者稳定、次稳定、次不稳定、不稳定四级。

地稳定安全评价参考标准:GB17741《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GB18306《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DL/T5335《水电水利工程区域构造稳定性勘察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