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江苏专版数学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20届高三江苏专版数学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bda18a4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3c

2020届高三江苏专版数学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力,并能知道力的作用效果有形变和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2)通过形变实验,感受和感知力的三要素,并能正确的用力的示意图表示。 3)通过实验,认识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过程与方法: 1)探究影响塑料尺形变的因素,能对问题进行猜想并进行实验研究。 2)从生活现象中获取知识并能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验问题的热情。 2)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合作与竞争。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物体间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教学策略 通过实验探究、动画演示,得到结论再联系实际,巩固应用。 教学难点 力的认识。 教学策略 通过具体的力,分析共同点,体现由具体到一般的原则。 三、设计思路

通过对所学和几种特殊力的复习,引出力的一般性的分析,得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分析具体图片中的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通过对如何知道物体受力的疑问引出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通过对影响塑料尺形变的因素的探究,和推门的实验,引出力的三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通过阅读了解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方法,并知道还可以用力的图示;通过对手压铅笔、磁铁小车运动等实验的研究,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运用于实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阅读“高空王子“阿迪力,了解物理与生活、社会的紧密联系。 四、教学资源

1.学生实验器材:长塑料尺、铅笔、小车、磁铁等。 2.演示器材:学生实验器材、旱冰鞋两双。

3.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可供实物投影、放像、课件播放等。 五、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点 评 引入新课 1.复习,通过第八章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几种力?

2.根据学生的回答用投影显示:1)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弹力的作用。 2)地球对地球附近的物体有重力的作用。3)接触面对将要或已经运动的物体有摩擦作用。

积极回忆,回答问题。

观察老师的投影,积极讨论,寻找力的共同特点。

(小组讨论后)回答问题。

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再提出新的问题,寻找不平衡点,引导学生探求的欲望。 从现象到本质,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一般途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讲授新课

一、力及力的作用效果。

1.根据几种常见的力,寻找力的共同特点。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投影: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3.设问:你如何理解力的概念?

4.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介绍两个物体分别是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并简单请学生分析重力的施力物及受力物。

5.出示投影:“孤掌难鸣”。请学生分析原因。

6.展示一组图片,P53图8—29,39,31,32。分析其中的施力物和受力物。 7.设疑:你怎么知道物体受力的?

8.力作用于物体后会产生一定的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力的三要素

1.设问:如何改变力的作用效果呢?

2.引导实验探究:影响塑料尺形变的因素。 3.提出问题:

1)怎样使塑料尺向下弯曲?施力方向应向 (上/下) 2)要使塑料尺产生相同的弯曲,力作用于哪点较省力? 3)如何使塑料尺向下弯曲程度大一些?

4.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并用实验证自己的猜想。

5.请一个学生上来演示开门,要求学生说出应如何施力。

6.共同得出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称为力的三要素。就像介绍一个人应当了解他的姓名、性别等。

7.引导学生分析重力的三要素。介绍重心。并指导阅读找不规则物体重心的方法。 8.在物理学中如何表示力的三要素呢?指导学生阅读P54-55相关内容。 在讨论的基础上回答,力都是作用,力是在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的。 “作用”是判断有没有力存在的标准。 当有力存在时,一定会存在两个物体。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地球附近物体。

分析:一只手只有施力物,找不到受力物,因此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积极回答每个力的施力物和受力物。

图中物体的形状变了,或者有的从静止变成了运动,或者有的运动方向变了,有的运动快慢变了。

思考,改变力的作用效果可能有哪些方法。 积极猜想。

在猜想的基础上进行实验,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再次应用。 配合老师演示实验,其他同学认真观察。 拓展思维,开阔视野。

为学生画重力的示意图服务。同时,也起到了复习巩固的作用。

阅读教材内容,了解力的示意图的画法。 从概念入手,抓住力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帮助学生抓住问题的关键。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教学虽然没有在教材中提及,但,对帮助学生建立正解的受力分析打下基础。也会后面力的作用的相互性的学习埋下伏笔。 对重力的分析可以深化理解,同时也为后面重力作用点的分析做好铺垫。 设疑,引起学生的思考,使教学内容自然转折。

教师用凳子放在讲台上做实验,清晰,使每个学生都能知道实验的操作要求。 友情提醒:不能用很大的力,以防折断的尺戳破手。体现了对学生的关爱。 在教室中取材,反映出事例的广泛性。 用类比法,使学生更易于掌握。

让一部分学生在课堂知识的基础上能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9.阅读后老师演示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学生练习。 10.介绍力的图示。 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引导学生进行实验。

1)用手压铅笔,手有什么感觉?

2)两个相互靠近的载有磁铁的小车,松开手后出现什么现象? 3)两个学生在讲台穿旱冰鞋互推,观察看到的现象。 2.教师演示flish 动画。

3.归纳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老师出示图片,游泳和中国火箭在太空飞行。

5.学生尝试解释游泳时向后划水时,人向前进。火箭向下喷出气体,所喷出的气体向前推火箭。

6.指导学生阅读“高空王子”阿迪力,了解重心在生活中的应用。 知识应用

完成课堂练习。(附后) 本课小结(略)。 布置作业

略。 在老师示范的指导下,练习用力的示意图法完成P56练习四。

阅读力的图示的作法,并与力的示意图进行比较,尝试用力的图示表示一个物体的重力。 积极配合实验,并在实验中总结。

观看动画,从动画的直观描述中体会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解释现象,游泳时向后划水时,人向前进。火箭向下喷出气体,所喷出的气体向前推火箭。 阅读短文,了解阿迪力保持平衡的方法。 完成随堂练习。 教师的示范作用,学生的练习都是教学是不可或缺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