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市服务业总体发展规划(2007-2020年)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张家港市服务业总体发展规划(2007-2020年)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c134224a5e9856a5612602a

《张家港市服务业总体发展规划(2007-2020年)》

内容摘要

根据国家、省、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服务业发展规划的有关要求,借鉴国内外发展服务业的经验和做法,运用产业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理论,在分析我市服务业发展现状、环境、资源等基础上,提出了今后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重点领域、空间布局、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形成了《张家港市服务业总体发展规划(2007-2020年)》。现将规划内容摘要如下:

一、规划期限

规划重点是2007-2010年,远景展望是2011-2020年。 二、指导思想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和上级加快发展服务业的精神为指导,创新发展机制,做大总量规模,优化内部结构,提升发展层次,塑造特色品牌,全面构建与我市整体发展水平相吻合、与现代制造业相配套、与城乡一体化相协调、与城市文化发展相融合、与市民需求相适应的服务业体系,为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新的动力。

三、发展原则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原则是:

1、产业融合的原则。处理好服务业与农业、工业的关系,促进服务业与农业、工业的互动并进、融合发展。

2、统筹协调的原则。处理好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等内部各行业之间的关系,促进服务业整体、协调发展。

3、错位发展的原则。处理好与周边地区的关系,形成和强化张家港服务业发展的个性特色。

4、重点突破的原则。对重点行业和薄弱环节,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实行重点突破。

四、总体定位

─ 1 ─

通过服务业的创新发展引领城市转型,打造国际一流的内河港口城市,不断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我市经济从工业经济主导向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互动并进转型,从工业经济国际化向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全面国际化转型。

通过2007-2015年的建设发展,基本实现三个主要功能标志:国内重要的、国际有影响的沿江区域性现代港口物流城市,国内国际联动的一手原材料交易市场集聚地,纳入长三角旅游体系的休闲旅游城市。

五、主要指标

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20亿元,年均增长19%,占GDP比重达到40%左右;2012年达到890亿元,年均增长20%,占比达到43%左右;2015年达到1580亿元,年均增长21%,占比达到52%左右;2020年达到2780亿元,年均增长12%,占比达到60%左右。

六、产业选择、功能定位及空间布局 根据我市服务业的产业基础和发展前景,梯队发展“3+3+4”服务产业。

(一)全力打造3个主导行业 1、物流业

总体定位:建成国内重要的、国际有影响的沿江区域性现代港口物流城市。

主要指标: 2010年物流业增加值达到8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24%;2015年达到24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25%;2020年达到560亿元,年均增长19%。

空间布局:打造以港口、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冶金工业园为重点的沿江物流集聚带和省级开发区、杨舍、塘桥等为重点的综合物流产业集聚区。

塑造手段:发挥物流优势,整合物流资源,改善物流环境,降低物流成本,做大物流产业。强化港口龙头作用;实施敏捷化战略,完善对外交通,改进通关模式;推进港口物流、保税物流、园

─ 2 ─

区物流、工业企业物流联动发展。

2、专业市场

总体定位:形成国内有较大影响的生产资料超百亿大市场集群,建成国内重要的“一手原材料”集散地。

主要指标:2010年专业市场成交额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30%;2015年达到1500亿元,年均增长10%;2020年达到2000亿元,年均增长7%。

空间布局:大金港、大锦丰地区,重点发展钢材、化工品、纺织原料、粮油、木材等专业市场,形成以“一手原材料”为特色的生产资料超百亿大市场集群。大杨舍地区,重点发展纺织品、五金机电、汽车、农副产品等专业市场,形成以生活资料为重点的专业市场集聚区。

塑造手段:做大做强重点市场特别是生产资料市场;优化规划布局,完善提升生活资料市场;培育发展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市场功能,改进交易方式和交易手段,积极推进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有机结合;完善市场相关配套设施。

3、旅游业

总体定位:建成纳入长三角旅游体系的休闲旅游城市。 主要指标:2010年旅游业总收入达到60亿元,年均增长17%,年接待游客380万人次,年均增长15%;2015年旅游总收入达到150亿元,年均增长20%,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年均增长6%;2020年旅游总收入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15%,年接待游客620万人次,年均增长4%。

空间布局: 打造“一核三区”四大旅游功能板块。“一核”即市区游憩服务中心区。“三区”即以金港为重点的西部、以塘桥、凤凰为重点的南部和以乐余、常阴沙为重点的东部三个旅游产业集聚区。

塑造手段:确立主题概念,实行整体策划;建设生态观光、文化商贸、休闲度假等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强化旅游产品的推介营销。

(二)大力扶持3个潜力行业

─ 3 ─

1、专业服务业

总体定位:形成以满足工商企业配套服务为重点的专业服务体系。

主要指标:到2010年专业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0亿元,年均增长19%;2015年达到130亿元,年均增长16%;2020年达到250亿元,年均增长14%。

空间布局: 在市区和港口、保税区等地区,重点发展研发、策划等创意机构,投资、管理等咨询机构,会计、法律和人力资源等中介机构,货代、船代等代理机构,检验、计量等检测机构,租赁、会展等服务机构。

塑造手段:合理布局,集聚发展;积极推动,引进培育;引导规范,标准服务。

2、信息服务业

总体定位:使信息服务业成为我市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主要指标:2010年信息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0亿元,年均增长20%;2015年达到95亿元,年均增长19%;2020年达到165亿元,年均增长12%。

空间布局: 以市区和港口、保税区为重点,延伸覆盖整个市域。

塑造手段:积极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公共服务的信息化;全面推进信息产品的开发、生产及网络传输服务;大力发展服务外包。

3、金融保险业

总体定位:形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企业成长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的各类金融服务。

主要指标:2010年金融业增加值达到80亿元,年均增长22%;2015年达到210亿元,年均增长21%;2020年达到380亿元,年均增长13%。

空间布局: 市区、大金港地区及其他中心镇。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