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周末培优(第17周)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一)(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周末培优(第17周)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一)(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c212f28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db

⑥极目于丹井,称心于桃源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④写的是作者衣冠歪斜的样子,⑥是作者游览的经历和感受。 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淳熙十五年冬,作者与几个朋友到了吕仲平家,后又到了季氏兄弟依赤松山而建的住处,然后一起

去游览赤松山。

B.作者一行先后两次游历“桃源”,第一次是傍晚时分,光线昏暗,树木互相遮蔽;第二次是午饭后,

光线明亮,视野开阔。

C.作者一行在赤松山中住了两夜,赤松山的夜晚静谧而清幽,让人感到神气清爽,心情放松,梦中所

到之处也超尘脱俗。

D.本文按时间先后顺序记述了作者游览赤松山的经历,景物随作者游踪而变化,时远时近,有高有低,

动静结合,写景极具特色。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季氏兄弟的住所并非依赤松山而建。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坐而假寐,神清如游钧天,而不自知,夜将半,始就寝。梦魂所历,盖亦非人间世也。(2分) (2)或曰,此留侯所谓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者,其信然耶?(2分)

【答案】(1)坐下来闭上眼睛休息,神清气爽好像在天上畅游,却不知道自己到了哪里,将近半夜才睡觉。睡梦中所到的(地方),大概也不是人世间。

(2)也有人说,这里是张良所说的愿意放弃人间事情想要跟从赤松子游仙的地方,难道果真如此吗?

【参考译文】

淳熙十五年,冬至后一天,我与二三个朋友(一起)到吕仲平兄的家中拜访。

冬至后两天,呼唤童子找出藜杖,让朋友备好行囊(准备去登赤松山)。缓步出城北门五里多地,山野风光渐渐迎面而来,晴朗的日光也时时让人喜欢。又走了二里多,到了季氏兄弟的住所。他们的住所依山而建,茂密的树林和清澈的池水相互映衬。季氏兄弟和他们的知心好友陈岩夫也携带行囊被褥,要与我们一起去山中住宿。又走了十里路,到了小石桥。远望赤松山,层层云雾笼罩着山林,树木茂密幽深有光泽。又走了三里多路,进入山门。高大的松树在道旁高高耸立,好像不肯与世人为伍。到了桥亭,在老木上坐

5

下。山涧中横立着许多石头,溪水冲激石头形成湍急的水流,汹涌澎湃。人的说话声听不到了,心神和眼睛因为它而清醒明亮。又拄着藜杖进入“桃源”,暮色已布满岩壁山谷了。在“枕流”徘徊,四周雾蒙蒙的一片,天水一色,泉水声和松涛声就像暴风骤雨突然来到。慢慢地边走边观察,又好像车马突然狂奔而不停止。云间不时地露出几颗疏疏朗朗的星辰,点缀在树梢,和水影相映衬,流水清澈异常。坐下来闭上眼睛休息,神清气爽好像在天上畅游,却不知道自己到了哪里,将近半夜才睡觉。睡梦中所到的(地方),大概也不是人世间。

早晨起身,又来到那里,山间雾气恣意游荡,天空中没有一丝渣滓。又来到“过清”,在这里留恋观赏了好久。然后就寻找小路探访二仙祠,世人相传认为(这里就是)黄初平寻觅丟失的羊群的地方;也有人说,这里是张良所说的愿意放弃人间事情想要跟从赤松子游仙的地方,难道果真如此吗?一起来的人都要登山,喝一喝丹井的水,于是就一起登山。登山的途中,有的人沿着山涧往上,观赏瀑布流泉,踏过白色山岩,想要走到山泉的源头却没有成功,然后就在丹泉之上会合。山高峻而幽深,向下窥视群谷,山谷都呈现出各自的形状。回来的路上,感觉高的地方也很平坦,危险的地方也很顺利。山回路转,帽子歪歪斜斜,随它前后颠倒。到了山下,太阳还没有到中天。饭后,信步闲走。再次来到“桃源”游玩,以前树木互相遮蔽,现在都视野开阔。又沿着石阶,到“物外”游玩。乔木参天,涧中流水清澈浩荡。这里就是进入世外桃源之路的起始点。过了小桥,沿着山往前走。山泉和石头互相冲撞,没有刮风却发出波涛汹涌的声音。再往前走将近一百步,清幽之意更加深邃。横跨山涧建了一座桥,上书\三峡\。惊涛激流和巨石相互冲撞。往前不知道它的源头,往后不知道它的尽头。又前行数十步过了盘石,来到湍急的水边,景象天然超绝。不仅仅与前面所说的“物外”不同,也和前面所说的“三峡”不同。过了很久,暮烟四合,不能长久地停留了,就沿着经过的路线回去。到了夜里,再次在“枕流”静坐,林外灯火,夜深更加微茫。泉流静谧幽深,尤其和夜晚环境相适合。

这次出行,在丹井纵目远眺,在桃源尽情游玩,并且在“枕流”“过清”之间,早晨和傍晚多次尽情领略美景。从己未到辛酉,共游玩三天才返回。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3分)

入蜀记 陆 游

(八月)十四日。晓雨。过一小石山,自顶直削去半,与余姚江滨之蜀山绝相类。抛大江,遇一木筏,广十余丈,长五十余丈,上有三四十家,妻子鸡犬臼碓皆具,中为阡陌相往来,亦有神祠,素所未睹也。是日,逆风挽船,自平旦至日昳,才行十五六里。泊刘官矶旁,蕲州界也。儿辈登岸,归云:“得小径,至山后,有陂湖渺然,莲芰甚富。沿湖多木芙蓉,数家夕阳中,芦藩茅舍,宛有幽致,而寂然无人声。有大梨,欲买之,不可得。湖中小艇采菱,呼之亦不应。更欲穷之,会见道旁设机,疑有虎狼,遂不敢往。”

(九月)九日。早,谒后土祠。道旁民屋,苫茅皆厚尺许,整洁无一枝乱。挂帆抛江行三十里,泊塔子矶,江滨大山也。自离鄂州,至是始见山。买羊置酒,盖村步以重九故,屠一羊,诸舟皆买之,俄顷而尽。求菊花于江上人家,得数枝,芬馥可爱,为之颓然径醉。夜雨,极寒,始覆絮衾。

(十月)二十一日。舟中望石门关,仅通一人行,天下至险也。晚泊巴东县。江山雄丽,大胜秭归,但井邑极于萧条,邑中才百余户。自令廨而下,皆茅茨,了无片瓦。权县事秭归尉右迪功郎王康年,蜀人也。谒寇莱公祠堂,登秋风亭,下临江山。是日重阴微雪,复观亭名,使人怅然,始有流落天涯之叹。遂登双柏堂、白云亭。堂下旧有莱公所植柏,今已槁死,然南山重复,秀丽可爱。白云亭则天下幽奇绝境,群山环拥,古木森然,往往二三百年物。栏外双瀑泻石涧中,跳珠溅玉,冷入骨髓,其下是为慈溪,奔流与江会。予自吴入楚,行五千余里,过十五州,亭榭之胜,无如白云者。而止在县廨听事之后,巴东了无一事,为令者可以寝饭于亭中,其乐无涯,而阙令,动辄二三年无肯补者,何哉?

(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更欲穷之 穷:看个究竟 B.苫茅皆厚尺许 苫:覆盖 C.权县事秭归尉右迪功郎王康年 权:主管 D.是日重阴微雪 雪:下雪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权:代理。

2.下列画线的“为”的意义和用法,与“为之颓然径醉”中的“为”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B.吾属今为之虏矣

C.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D.不足为外人道也 【答案】C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如行云流水,涉笔成趣,尤其是所写景物和观感,简练优美,多富有诗意。

B.作者写景,常用白描与衬托的手法,如写木筏之大,从写筏子上“妻子鸡犬臼碓”等什物入手,就

是很好的例子。

7

C.“道旁民屋,苫茅皆厚尺许,整洁无一枝乱”,“自令廨而下,皆茅茨,了无片瓦”,作者对眼前

的景物作简练而深刻的勾勒,几笔就写出当地的民风的淳朴。

D.陆游看到寇莱公(寇准)的祠堂,想到自己大半生无所作为,才会有“始有流落天涯之叹”。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归纳概括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后一句引文是写当地井邑极萧条,不是体现当地的民风的淳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妻子鸡犬臼碓皆具,中为阡陌相往来,亦有神祠,素所未睹也。(2分)

(2)为令者可以寝饭于亭中,其乐无涯,而阙令,动辄二三年无肯补者,何哉?(2分)

【答案】(1)妻子儿女鸡狗以及舂米的臼、碓都有,中间有相往来的通道,还有神祠,这是向来没有见过的。

(2)做县令的可以睡觉、吃饭都在亭子中,那种乐趣简直无边,可是县令空缺,动不动就是两三年没有人肯来补缺,这是为什么啊?

【参考译文】

(八月)十四日。早晨下雨。经过一座小石山,(这座山)笔直得像从山顶一刀削去一半,跟余姚江边的蜀山很相似。行船在江上,遇到一只木筏,宽十多丈,长五十多丈,上面有三四十户人家,妻子儿女鸡狗以及舂米的臼、碓都有,中间有相往来的通道,还有神祠,这是向来没有见过的。这天,遇上逆风,(纤夫)用力拉船,从天亮到太阳偏西才走了十五六里。船在刘官矶旁停泊,这里是蕲州地界。子侄等辈上岸,回来后说:“发现一条小路,(从小路)到山后面,有一个广阔的湖,莲子菱角很多。沿湖有很多木芙蓉,几户人家在夕阳中,芦苇篱笆、茅屋房舍,仿佛是一个幽雅的地方,而且寂静得没有人声。有很大的梨,想买它,但没法买到。湖中有轻快的小船采菱角,叫他们也没有人答应。想要再看个究竟,恰好看见路旁设有捕捉野兽的工具,怀疑有虎狼,于是不敢再向前走了。”

(九月)九日。早上,去拜土地神的庙。路旁的民屋,覆盖房顶的茅草都有一尺多厚,整齐得没有一根杂乱。张起船帆,在江中航行三十里,在塔子矶停泊,塔子矶是江边的大山。从离开鄂州,到这里才见到山。买羊肉买酒,村边泊船处因为是重阳节的缘故,杀了一只羊,几条船分买了,不一会就卖完了。向江边的人家索取菊花,得到了几枝,芳香可爱,(对菊饮酒)因此就喝得醉了。夜里下起雨来,非常寒冷,这才开始盖被子了。

(十月)二十一日。在船中望石门关,才能通过一个人,真是天下最险的地方。晚上船停泊在巴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