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细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细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c5241f8d1f34693dbef3e0a

辨识方法、风险评价方法和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原则,并且规定相关记录表样。

5.7.1.1.1.2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作业过程涉及的人、机、料、环、管要素;危险源的辨识方法适宜,与本组织的风险性质相适应。 5.7.1.1.1.3应成立危险源辨识技术指导专家组,以指导各二级单位开展危险源辨识工作,定期对危险源技术指导专家进行培训(至少每年1次),确保其危险源辨识技术指导能力,建立并保持培训记录。各二级单位应成立危险源辨识技术指导小组,以指导班组、员工开展危险源辨识活动,定期对技术指导小组成员进行培训(至少每年1次),确保其危险源辨识技术指导能力,建立并保持培训记录。

5.7.1.1.1.4定期开展全员危险源辨识技能和风险预控能力培训,至少每年进行1次,建立并保持培训记录。 5.7.1.1.2

危险源辨识

5.7.1.1.2.1辨识范围和周期

风险预控活动初期,至少应开展一次针对组织控制下的所有作业活动场所、所有设备设施、所有工作人员的危险源辨识活动,以全面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危险源辨识时,应将公用设施、公用管网纳入辨识范围;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危险源补充识别活动,查找未识别的风险,及时完善风险控制清单。 5.7.1.1.2.2全面开展辨识

组织员工以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循环的方式进行危险源辨识,要求全体员工参与;识别应全面,不得遗漏作业单元内实际存在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缺陷、管理漏洞;危险源及其特性描述应准确,危险源具有多个特性时宜分别表述,以便制定针对性控制措施;对危险源辨识的全面性、危险源及其特性描述的准确性进行评审,建立并保持评审记录。

5.7.1.1.2.3生产工艺(含原辅材料)及生产线(含设备设施)发生重大变化时,应立即开展危险源辨识,及时修订风险控制清单。 5.7.1.1.2.4在非常规作业实施前,开展危险源辨识活动,辨识结果形成文件。安全主管部门对非常规作业的危险源辨识、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及适宜性进行评审,建立并保持评审登记记录。

- 23 -

5.7.1.1.2.5紧急情况处理。企业遇到紧急情况,如能源管线抢修、应急处臵等活动,无法办理非常规作业审批手续时,应派有风险预控能力的人员到现场实施或指导作业,现场识别并控制风险,事后记录该项活动的风险控制情况。 5.7.1.1.3

风险评价

5.7.1.1.3.1风险评价方法应与本组织的风险性质和规模相适宜;风险评价时应检查(或测量)危险源现行状态,以评价现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形成记录。

5.7.1.1.3.2依据危险源的风险度大小分级,至少应将风险分为可接受和不可接受风险两大类;所有违背法律法规要求的风险应判定为不可接受风险。若采用LEC法评价危险源风险,风险分级应相对合理,不得将采取组织行为控制的风险确定为可接受风险。

5.7.1.1.3.3对风险评估、风险是否可接受判定的准确性进行评审,建立并保持评审记录。 5.7.1.1.4

风险控制措施

5.7.1.1.4.1对于不可接受风险,应充分考虑组织的实际情况,制定与风险等级相对应的技术或管理上的风险控制措施。

5.7.1.1.4.2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评审,充分评估风险控制的成本、控制效果和方案的可行性,是否带来新的不可接受风险以及新引入风险的控制措施。

5.7.1.1.4.3依据评审意见确定或修订风险控制措施,建立并保持各级组织(如:公司、车间、班组和岗位)的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记录。 5.7.1.1.4.4针对辨识出的危险源、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持续提高其风险控制能力;班组定期开展危险源及风险控制措施的培训、讨论,完善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措施(至少每周1次),建立并保持培训记录。

5.7.1.1.4.5作业岗位员工应坚持对危险源进行日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处理,建立并保持记录;各二级单位应定期对管辖内的危险源状态进行检查(至少每月1次)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处理,建立并保持点检记录。

5.7.1.1.4.6根据危险源辨识结果补充完善风险控制措施。

- 24 -

5.7.1.1.5 “四新”运用风险控制

5.7.1.1.5.1建立“四新”安全管理制度,制度至少应明确安全评审的范围、职责、工作流程以及评审输出内容,安全评审针对“四新”运用中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

5.7.1.1.5.2依据组织的经营范围和所面临的风险性质,成立由各专业技能人员组成的安全评审专家队伍,组织应用正式文件发布安全专家队伍信息。

5.7.1.1.5.3“四新”运用单位负责组织安全评审。

5.7.1.1.5.4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对安全评审的输出具有否决权,安全主管部门行使否决权后,安全评审应升级,由更高层级机构组织进行评审。 5.7.1.1.5.5针对“四新”运行实体(如生产线、设备设施等)进行的安全评审,应形成评审报告,对评审提出的意见应实行闭环管理。 5.7.1.1.5.6针对技术、方案文本(如:工艺规程、操作规程、试验大纲等)进行的安全评审,应形成评审报告。应依据评审意见对受评文本进行修订。

通过安全评审的技术、方案文本应加盖明显标识,明显区别于未经安全评审的文本资料。

5.7.1.1.5.7建立并保持“四新”运用安全评审登记台账。 5.7.1.1.5.8未经安全评审的“四新”,不得投入运用。

5.7.1.1.5.9“四新”运用前,应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建立并保持培训记录。

5.7.1.2 作业现场与定臵管理 5.7.1.2.1

制度建设与保障

5.7.1.2.1.1建立并保持生产现场和定臵管理制度。

5.7.1.2.1.2相对独立且布臵复杂的生产场所,应有定臵示意图。 5.7.1.2.1.3依照定臵图的规定区域,用统一色彩的油漆明确。 5.7.1.2.2 止吸烟;

2)设备设施、管网无“跑、冒、滴、漏”现象;

现场管理应满足以下要求:

1)现场应整洁、窗明壁净、地面无积水、无杂物。作业场所内禁

- 25 -

3)产品、物料应限量存放、堆放整齐、平稳、可靠,高度不得超过2米;

4)作业岗位应无与当班作业无关的物品; 5)设备设施、货物架、物料等不得阻挡消防设施;

6)室外消火栓的间距应小于120.0m,保护半径应小于150.0m,且有明显标志,周边1米范围内无障碍物;消防设施、重要防火部位均设有明显的消防安全标志,且符合GB 13495的相关规定;

7)作业现场的物品、工具的摆放不得阻挡正常作业路线,不得干扰作也,员工不得踩踏在物料上作业。 5.7.1.2.3

安全通道应满足以下要求

1)车间通道通畅,人行通道间距不小于1m,车行道不小于1.8m; 2)人行通道划线应清晰、醒目,其宽度不小于50毫米; 3)生产现场、库房安全通道应通畅,临时占道应在两侧摆放醒目的警示标牌,并禁止通行;

4)行人通道不湿滑、应无水、无油污; 5)行人通道应平整,无坑、凹和凸出物; 6)作业路线应安全、清晰,宽度满足要求。 5.7.1.2.4 点进行;

2)因工艺需要,作业现场的易燃易爆液(气)体使用量应不超过定量管理要求,现场应有明确的定量标识;

3)停止作业或作业现场无人值守时,现场不得暂存易燃易爆液(气)体;

4)生产作业区域应悬挂“非作业人员、禁止入内”等标识,参观学习人员应有接待部门人员陪同;

5)与生产无关人员进入不得进入作业现场; 6)作业场所的照度应符合GB50034的要求。 5.7.1.3 动力管线 5.7.1.3.1

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识别、建立并保持爆炸和火灾危险

场所档案或登记台账。

- 26 -

特定作业场所满足以下要求安全要求:

1)使用汽油等易燃液体进行清洗作业时,应在具有防燃爆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