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c539e27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96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疗常规

【概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急性肺损伤(ALI)的最严重阶段,是指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引起的肺泡—毛细血管炎症损伤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常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

【诊断】

一 急性肺损伤(ALI)诊断标准: 1 急性发病;

2 氧合障碍,氧合指数(PaO2/FiO2)≤ 300mmHg; 3 胸片可有或没有浸润性阴影;

4 肺毛楔压(PCWP)≤18mmHg或无左心衰的表现。

二 ARDS诊断标准 除氧合指数≤200mmHg,余同ALI。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也于2000年4月发表了我国ALI/ARDS的诊断标准,除增加一条有发病的高危因素外,余同。 【处理】

治疗关键在于原发病因,如:处理好各种创伤、尽快控制感染、制止炎症反应对肺进一步损伤,更紧迫的是要及时纠正患者的严重缺氧,赢得治疗原发病的时间。由于目前ARDS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故治疗主要是支持性措施。

一 病因治疗

如充分引流感染病灶脓液,纠正休克、骨折的固定等; 积极控制感染,联合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二 肺外脏器功能的支持治疗

ARDS病人多数有肺外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事实上ARDS患者多死于多脏器衰竭(MOF),故肺外脏器功能支持非常重要。

1 循环支持:ARDS时肺间质和肺泡水虽然增加,但肺血管内和全身有效循环容量可能欠缺,过度限液可能对机体不利,液体平衡正负要以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为准。血流动力学稳定,液体出入要保持负平衡。早期以输入晶体液为主,血浆蛋白低于20g/L,适当补充胶体液。

2 肾脏支持和纠正电解质酸碱紊乱:保证充足的心排量、血压和尿量,是肾脏功能最好的支持和维护。出现无尿型肾衰可给予血液净化治疗(CBPT)。

3 营养支持:尽早实施肠内营养支持(EN),肠道功能较差时,可给予肠外营养(PN),原则上要保证病人的营养及能量供给。不过分强调高热卡,碳水化合物所占热卡比例适当下调,脂肪比例增加,总热量摄取20~40卡/kg/d,热氮比降至100∶1。可适当补充如谷氨酰胺、不饱和脂肪酸、生长激素等。

4 肠道功能支持:保持钾代谢平衡,适当制酸,防治胃肠道应激性溃疡,肠蠕动差或有肠麻痹时,适当使用生大黄粉口服治疗。

5 血液系统支持:不追求正常的血红蛋白值,防止血液浓度及粘稠度增加,加强出凝血功能监测,防止DIC和各种血栓形成。

三 呼吸支持

1 氧疗和无创通气 入科即给予氧疗,无效及时行无创通气,以能维持住病人的氧合为原则(动脉血氧分压大于60mmHg),应优先考虑。应尽可能保留患者的自主呼吸,必要时可应用镇静剂和肌松剂,以减少人机对抗、呼吸肌做功、氧耗增加等,改善肺顺应性。病情加重时一般需要有创通气支持。

1

2 有创通气 现在ARDS的机械通气治疗策略较传统方式有较大不同:① 不追求正常的血气分析结果,一般PaO2维持在60mmHg左右即可;② 强调“最佳”PEEP的应用(一般在“低拐点”上2~5cmH2O) “最佳”PEEP的选择:所谓“最佳”PEEP,是指在安全FiO2下(一般低于50%),使PaO2≥60mmHg,同时又不使心指数(CI)及氧输送(DO2)下降的PEEP值,临床上较为实用的是根据病人的SpO2、血气分析结果、血压及全身灌注综合判断而定(过高的PEEP会影响循环,需增加液体输入量和镇静剂的用量);③ 强调小潮气量,如4~8ml/kg,适当时机的肺泡复张的“肺开放”策略,气道峰压控制在30~35cmH2O以下;④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PHC)通气策略的应用:限制气道峰压,低通气量,导致PaCO2上升,PH值下降,显示有利于氧合及肺顺应性的改善,但对患有COPD、颅脑损伤、代谢性酸中毒者不宜使用,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氧合,减少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

3 俯卧位通气(Prone Position):ARDS的肺不张具有不均一性的特点,改变体位有利于重力依赖区的肺复张,从而改善氧合。但实施此法需要较多的人力和增加镇静剂及液体的用量,有时患者不能耐受,一般间断性应用,最好在白天。

四 皮质激素的应用

有争议。原发病因不同,激素治疗效果不同,应区别对待:

脂肪栓塞综合征、误吸、呼吸道刺激性气体(含高浓度氧)损伤、烧伤、脓毒性休克、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的ARDS主张应用激素治疗;

败血症、严重呼吸道感染并发ARDS忌用激素。

在ARDS整个病程中使用小剂量的激素(甲强龙2mg/kg/d,口服1个月),可改善氧合并减轻后期肺部纤维化,多数人主张应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