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大学英语教师自主发展内驱力的策略研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激发大学英语教师自主发展内驱力的策略研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cc002cfbd64783e08122b4d

激发大学英语教师自主发展内驱力的策略研究

摘 要:在网络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如何通过自主发展,提高个人素质促进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值得人们关注的课题。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师自主发展内驱力的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大学英语教师自主发展的内驱力有三个部分: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根据教师自主发展的特点,可以通过培养信息素养意识、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构建信息交流平台可以激发教师的内驱力,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认知内驱力;附属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

一、大学英语教师自主发展内驱力的构成与特点

内驱力(drire)一词源于动力学领域,一直为心理学家们所广泛使用,并常常与动机相提并论。心理学词典对内驱力的解释是:“指由内部或外部刺激唤起的并能指向某种目标的有机体的内部状态”。简言之,内驱力就是驱使有机体去从事某项活动的内在动力。内驱力从发生学角度分析,可分为原发性内驱力和继发性内驱力。由生理需要而驱使有机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内部动力,称为原发性内驱力或基本的内驱力,如饥饿、口渴、逃避痛苦等内驱力。由责任感、成就感等后天形成的社会性需要所产生的内驱力,称为继发性内驱力或社会性内驱力。因此,教师自主发展的内部动力属于社会性内驱力。从形态学角度分析,内驱力由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三方面组成。 其中,认知内驱力指向学习任务本身,是一种求知的欲望,由于满足这种动机的奖励(知识的实际获得)是学习本身提供的,因而也被称为内部动机,是一种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动机。认知内驱力既与学习的目的性有关,也与认知兴趣有关,当一个人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就有可能以它来推动自己的学习。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个体的因自己的学习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它并非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而把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是一种外部动机。附属内驱力是一个人为了保持长辈(如家长、教师等)或同伴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学习和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也是一种外在动机。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认知的内驱力最为重要,也最稳固,它把获得知识、追求成功本身作为一种目的。

三种不同内驱力成分所占的比例依个体的年龄、性别、文化、社会阶级、人格结构等因素的不同而各异。因此,必须了解和掌握,在某个特定的时期,教师发展以哪一种动机为主,哪一种动机为辅,是激发教师自主发展内驱力,制定发展策略的依据。在青年教师身上,附属内驱力是主要的学习动机,尤其是刚毕业参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