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d9708a2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08

(3)微汝,吾几误劾贤员。(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唐多令 南宋·刘过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不?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注:南楼,又名安远楼,在武昌黄鹄山上,当时武昌是南宋和金人交战的前方。

(1)这首词的开头两句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4分)

(2)明代李攀龙说:“旧江山、浑是新愁,读之下泪。”请结合全词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4分)

15.填空。(6分)

(1)古诗文中有许多借酒寄慨的名句,如李白《将进酒》:“五花马,千金

裘, ”;杜甫《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 ”;苏轼《赤壁赋》:“ ,扣舷而歌之。”李清照《声声慢》:“ ,怎敌他晚来风急。”

(2)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 》,反映了封建制度下官吏们贪赃枉法、草

营人命的黑暗现实。

(3)《罗蜜欧与朱丽叶》是英国伟大诗人和戏剧家 的代表作之一。 五、(78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登黄鹤楼 熊召政

历史播迁,春秋数易。武昌蛇山上的黄鹤楼几次焚毁,又几次重建。耗资之巨,气势恢宏而鼎盛得很,则是今天的这一座了。

古时的黄鹤楼是文人骚客聚首之地。五月登楼,望短笛之梅,落瓣于芙蓉雪浪;九月凭栏,看长亭之柳,系舟在米市渔街。弄笔者对此,各有各的感悟:托兴寄情,写忧患文章者有之;叹乡关无觅者,更是不少。

今天登楼的人,旺季时如蚁聚。然而在这里发思古幽情的,却没有几个人了。人们当然不必追寻汉朝的黄鹤翩然何处,唐代的白云又飘向哪里。鸡犬桑麻的往事,早已失落在满楼喧响的迪斯科舞曲中。夹杂在旅游的人群中,我也首好几次里身这高拔的仿古建筑,临观苍茫河汉,回之望之,歌之啸之。

人的视觉世界建立在两种经验之上:重力线是垂直的,水平线与它直角相交,成十字架结构。九省通衡的武汉,正是在这十字架结构的交叉点上。方里长江自西向东,京广铁路自北向南,两条大动脉在黄鹤楼前的长江大桥交汇,车骑舟航,达至东西南北。而漫步黄鹤楼的高层回廊,亦能任乱发飘然,把四面江山,看个痛快。

倚楼西望,苍茫一片。乃是莺飞草长的江汉平原。这云梦大泽的遗址,上有碧水千湖。牧歌与渔歌揉成的水彩平畴上,更有一水横来。涌入楚地的长江,开始有了大气魄。溯江而上,在进入南津关,探奇二百里三峡,继而去巴蜀买醉,天府搜神之前,不妨先来欣赏葛洲坝的水利枢纽工程。鬼斧神工,耸大江铁门;经天纬地,锁高峡洪波。好一幅精美绝伦的智

能风景画。更有旋转于江心的巨型水轮发电机,让你体会到现代化进程的宏伟。

凭栏东眺,拍天而去的长江早已挣断了西塞山前的千寻铁锁。轮船穿梭在吴头楚尾,往返穿过迷蒙烟雨,当然也有二十四番花信。如果在黄花初吐,紫蟹才肥的季节,长江三角洲的冲积平原上,大小游船就多于过江之卿了。十年改革中的经济建设,正在改变金粉故都,烟雨六朝的江南情状。金山寺没有了法海,寒山寺远度的钟声,已滤成旷古的忧愁。买掉而去的游人,可在江浙的莺花月露中,乐成一尾春江上的活泼泼的游鱼。

在黄鹤楼上引颈面北,胸中顿生侠气。在古典的中原大地上,是谁在黄河的左岸磨剑?又是谁在萧萧的易水上放歌?古来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他们的忧患意识凝为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情结。中原逐鹿,多少人逐老了青春,多少代又逐瘦了国脉。这一头政权之鹿,吸纳了数千年的中原精气,跃过一个又一个洛漫着雾障的历史陷阱,最后终于纵身一跃而上天安门城楼,化为五颗金星,在人类文明的灿烂星系中闪射异彩。现在,一场新的中原逐鹿战又开始了。不过,人们逐的不再是政权之鹿,而是经济之鹿。这一只鹿,再一次凝聚全民族的信心和力量,跳跃在中原大地崭新的地平线上。

当我站在黄鹤楼上遥望南方,俄顷中,一颗心已随着呼啸而去的火车,越洞庭烟波,过潇湘峻岭,载欣载奔,去勃南粤的椰林燕雨中,体会新世纪的大氛围。南国多山,山生雾,雾生神秘,神秘而生智慧。智慧则如南国山外的海。在这片海中,中原之鹿更化为拨浪长鲸。在世界经济大潮中,它仪态万方,锦麟游泳。飙风回溜,概莫能阻。在一个春天,它忽然一口气吐出十四颗明珠,在古老的东方海岸,串成了一条光芒四射的黄金项链一一这是我们民族新的自豪。

置身黄鹤楼头,眼界宽,心界更宽。与楼相对,汉阳的电山之侧,是俞伯牙碎琴谢知音的古琴台遗址。龟蛇对峙,控扼长江;一琴一鹤,隔江呼应。然而我眼前翩跹的,不再是那一只汉朝的黄鹤,我心中弹奏的,也绝非春秋时代的那一张古琴。在今天,恐怕没有人愿意当跨鹤巡天的仙人了。要么做中原的逐鹿英雄,要么做大海上的骑鲸勇士。当然还有一种人生态度,那就是在黄鹤楼上看翻船。但这种人毕竟很少很少。至于我,虽不能逐鹿骑鲸,甘当勇士们的知音,自觉幸甚至哉!

16.本文主要写了四幅画面〔西、东、北、南〕,作者主要突出它们各自怎样的特点?(4分)

17.“然而我眼前翩跹的,不再是那一只汉朝的黄鹤。我心中弹奏的,也绝非春秋时代的那

一张古琴”结合全文分析作者通过这篇散文抒发了怎样的感情?(4分)

18.本文重点写登楼所见,可文章开头1一一3自然段却谈古道今,这样写有何作用?(4分)

19.请简要分析本文谋篇布局的技巧或表现手法方面的特点。(分条说明)(6分)

六、(12分)

20.《林黛玉进贾府》中有这么两段话:

①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

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②宝玉便走进黛玉身边坐下,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

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当宝玉问“妹妹可曾读书”时,黛玉改变了先前回答贾母问话时的说法,黛玉此时的心

理活动作品未直接表现出来。请补写一段表现黛玉此时心埋活动的文字。(不超过40字)(4分)

(宝玉)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 21.汝川地震发生后校学生会准备组织一次献爱心帮助重建家园的捐款活动。请你将该活动

公益广告中的上下两句分别加以续写,

要求:①使上下两句形成对仗;②续写后每句不少于8个字。(4分) 苍天无情, 人间有爱,

22.请以“星全”为主要对象,分别写两段话。第一段描写实景(30字左右),第二段写

出与“星空”有关的某种生活道理。(30字左右)(3分)

第一段: 。 第二段: 。 七、作文(60分)

日历是记有年、月、日、星期、节气,纪念日等的本子,这本子总是被我们一页一页地翻去了。翻去的日历究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什么感受和思考呢?请以“日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D (A佶读jí,余读jiéB蜃读shèn,其余读chéngC颤读chàn其余读zhàn)

2.C(A“反”为“返”、“磨”为“摩”;B“即”为“及”“保”为“葆”;D“窜”为“蹿”)

3.C(“纵横裨阖”指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联合。A“呱呱坠地”形容婴儿出

生或事物问世,用在此语境不合。B“如花似锦”形容衣着华丽或前程风景十分美好,错在望文生义。D“一张一弛”比喻治国宽严相结合,也比喻工作、生活上劳逸结合。用在此对象不当。)

4.D (A主语残缺,应去年“对”B不合逻辑,“欠缺”与“不当”“不稳定”矛盾C关联

词语搭配不当,将“不管”改为“尽管”。)

5.A (B项中的“秦山第二核电厂”前面加“…”,去掉引号。C项中的前两个顿号改为逗

号D项中的句号放到引号外面)

6.B(无对“韵”的理解,“中国建筑则具有浓郁的民族音乐美”也不符合文意) 7. B(西安大雁塔的层层叠叠,展示了建筑的“渐变”的节奏和韵律美;)

8. C (A:“西方的文学家、哲学家、音乐大师都”扩大了范闻;B:关联词使用错误;D:

二者都是既寓有变化又整体和谐的) 9.D (A:“西方建筑忽视建筑的内部组合”说法错误;B:相通不等于相同;C:结论武断) 10.C(摄:代理和管理)

11.B(①是鲁亮侪刚到中牟,了解情况的问话;⑤是说事情的结果和鲁亮侪赢得的名声) 12.B(老人和儒士还不知道来人即鲁亮侪)

13.(1)川总督早有命令,即使有十个鲁公又能做什么呢?(大意1分,“虽”、“奚”各1分)

(2)看您的相貌,衣着服饰,不是一个奢侈放纵的人,而且您的贤能在读书人和老百姓

中受到称赞传扬,(可是)刚刚上任就使国库万损,这是为什么呢?(大意1分,“被服”、“称噪”、“下车”各1分)

(3)如果没有你,我儿乎错误的处分(罢免)了贤能的官员。(大意1分,“微”、“勃”

各1分)

14.(1)交代重游故地时的环境,渲染萧瑟凄清的气氛,定下全文的情感基调。

(2)第一,这句中“旧”、“新”对照,突出江山依旧而人事多变,愁恨连绵的思想感

情。第二,这里的“新愁”既指故地重游而故人不在和自己也不似当年的伤感,又指对抗金战事胜负难定的担忧。个人之愁,家国之愁注之笔端。“语少情多,思致哀婉” 15.(1)呼儿将出换美酒;潦倒新停浊酒杯;于是饮酒乐甚;三杯两盏淡酒 (2)《窦娥冤》 (3)莎士比亚

16.自然与智能精美绝伦画卷(答自然或智能给1分);繁华与欢快的场景(答繁华或欢乐

也可1分);政权更迭到经济决策的转变(答政治经济中心也可1分);神秘智慧带来的改观(答创新改革也可1分)。

17.作者描写自然之景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1分),叹祖国的沧桑(1分),赞祖

国改革开放的成就(1分),集中地表达了作者喜悦、自豪而又对祖国未来充满了自信和乐观的感情(1分)。(答案中有热爱,赞叹,自豪,关键词各1分)

18.作者通过叙述古人登楼的思远怀亲、忧时伤世哀婉低徊情调与今人的休闲娱乐之趣,为

下文抒写个人登楼感怀作铺垫,引出作者独有的情怀。同时作者通过先抑后扬的手法,更突出强调了文章高亢而豪迈乐观的情调。(“铺垫”2分,“强调高亢而豪迈”2分) 19.谋篇布局:1、通过作者的见闻、观感和联想把儿幅画面有机地组织起来,以所见所想

所感构成文章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