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学生散文文本解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浅谈提高学生散文文本解读能力的有效策略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ddb6392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9d

浅谈提高学生散文文本解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悟,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章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一基本理念在近几年各地的中考语文试卷中得到凸显:一些蕴含人文精神、贴近学生生活、有一定教育意义、语言优美富有哲理的散文(也可称之为“美文”)入选考卷,作为考查学生的阅读类题型出现。如何把握这类散文文本的阅读技巧,以不断提高学生对散文文本的解读能力呢?笔者认为策略有三:

一、感受情趣美

散文也被称为“美文”,美就美在它的情思韵致。一篇优美的散文,如同一坛陈年佳酿,品味后令人感觉芳香醇厚绵长悠远;又宛如一眼汩汩清泉,泉水潺潺地从碧草之间卵石之上流向远方,给人无尽的清新与惬意,而且总是充满着情趣:散文的写景见情趣,叙事有事趣,状物生物趣。

抓住关键词、重点句,驱遣想象,调动情感,运用形象思维是感受散文情趣美的有效方法。教材中那些典范的作品,其语言都是经作者精雕细刻,妙不可言的。特别要抓住作品中那些重点的、精美的语句作为训练点,引导学生揣摩、推敲、品味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作用,赏析凝练传神、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一句中,作者为什么用“伏”而不用“停”、“叮”等词呢?揣摩比较之后,会发现“伏”不仅与前面的“肥胖”相照应,而且给人一种胖嘟嘟、沉甸甸的憨态美,富有情趣,给读者造成更丰富的想象空间,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再如朱自清的《春》一文中有如此描写春草的一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可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回想那初春之时小草萌发的景象,他们大多感受到:“偷偷地”、“钻”两个词生动地展现了早春时节小草破土而出且不易被人发觉的情状。作者将小草拟人化,表现了春草可爱、顽强的特点,由此生发出对春草、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由小草的勃勃生机所带来的生之情趣流溢于读者心间。

二、体味真性情

散文具有很强的抒情性,作者总能将自己的生活感受、社会看法或人生启迪蕴含于文本之中,作者的个性、人格、才情都会在散文中得到呈现。通过阅读文本去听取作者的见解,去分享他的苦乐,同他一起思考,从中真切地洞见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具有怎样的性情。例如我们从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可以体会到朱德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以及为革命而甘愿鞠躬尽瘁的坚定志向。

要体味作者的真性情,应主要从两方面做起:首先要对全文有总体的把握,即对全文的所描之景或所叙之事、所记之人有一个宏观的整体把握。其次要注意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