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重要性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重要性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e04fd0e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c5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重要性2011 版英语课程标准 2

首次提出义务

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 “具有工具性和人文 性双重性质”。 英语课程的工具性,指英语 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 生思维能力的任务, 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 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 发展基本的听说读 写技能, 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 力,进一步促进思维发展,为继续学习英语 和使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 定基础。 人文性,是指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 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 即学生通过英 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 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 能力, 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 价值观。 这一突破性界定为小学英语教学 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首先应“进一步转 变观念,深刻认识英语课程的价值,深入理 解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程性 质, 思考如何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体现英 语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课程价值、 课程性质 和课程理念”(王蔷 2012:9)。 阅读可以说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交流工

具,在任何一种语言学习中都至关重要。 完 备的语言知识和语言素养能帮助读者准确 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

小学英语课堂移默化地吸收地道的表达方式, 提高学习 与掌控语言的能力; 同时读者通过大量阅 读,了解世界与社会,体验异域文化和风土 人情,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情感状态,提 高批评和鉴赏能力与人文素养, 形成正确 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 合的阅读才能达到提高语言技能、 习得语 言知识和培养人文素养的多重教学目标。 “进而为学生终生发展 、 全面发展奠定基 础”(陈琳 2011:9)。

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小学英语阅读课

时,从课堂环境到气氛、从教学设计到教学 活动的安排都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认知能力 的发展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本文从教学设 计、教学模式、情感教育、师生互动、课堂评 价等方面以 2011 年海淀区小学学科带头

人课堂教学展评课中 M 老师的一节英语 阅读课为例, 探讨如何在阅读课中体现工 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二、小学英语阅读课个案研究

在 2011 年海淀区小学学科带头人课

堂教学展评中,M 老师所用班级是第三方 学校六年级某班。 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新起点 六年级上册 (龚亚夫等 2011)Unit 6 Famous People 第 5 课 时 阅 读 课 Thomas Edison, 220 词左右。

(一)以学生为本设计工具性与人文性 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与活动

阅读需要一定的词汇量、 语言知识和 较好的阅读理解能力才能完成, 而以上要 素正是小学生所缺少的。 对于初学英语的 小学生来说,阅读是一项比较困难的任务。 有很多小学生喜欢学英语却害怕阅读,因 为理解上的障碍而厌烦英语阅读。 面对这 样的学情, 教师首先要给学生提供和谐互 动交流的平台, 然后帮助他们消除词汇障 碍,学会利用各种形式的信息,深入理解课 文内容,让阅读成为真正的交流工具;在老 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读物之间进 行情感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 体会文本所 传达出的情感与人文精神。在这一进程中,老 师要了解学生、分析学生,根据他们的具体情 况设计出既适合课程内容又符合学生特性的 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消除恐惧心理和 厌烦情绪,给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M 老师虽然是临时任课, 但是她依然

做到了以学生为本, 全面考虑学生的实际情 况后才制定教学方案。 这个教学方案显示了 M 老师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 课前,M 老师 了解到这个班学生普遍性格开朗热情,喜 欢表现,勇于实践。 根据课标要求,小学生 毕业时应掌握 600~700 个词汇, 而他们所 阅读的教材内容是 220 个词的人物传记。 根据这个班的具体情况, 在培养学生语言

能力方面,M 老师采用了 PWP(pre- reading, while- reading 和 post- reading) 的基本教学 模式(王笃勤 2010:167),注重阅读知识理 解与学习,培养阅读技巧;利用游戏引导学 生练习口语; 用问答和时间轴图表帮助学 生理清课文脉络,用英语表达观点;用合作

学习的方式进行扩展阅读, 用英语交流思 想。在阅读的人文性方面,M 老师以学生为 本设计和组织教学;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师生共同挖掘课文中的隐性情感, 享受成 功的快乐;通过拓展阅读,帮助学生树立奋 斗铸就成功的思想; 用恰当的课堂评价保 护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增强阅读信 心并体验阅读的快乐, 挖掘课文的情感和 内涵, 从而达到学生勇于用正确恰当的英 语口语抒发感情,表达观点,并从阅读中受 到励志教育,学习 Edison 坚持不懈、努力 进取的精神。 从下文的教学实践过程可以 看出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互依赖:任 何人文性的活动都是为了有助于学生学习 和使用工具, 而工具的使用也是为了帮助 学生更好地理解人文精神。

(二)在 PWP 的 模 式 中 体现 阅读 教学 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在这个模式下, 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 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进入想说想表现的 兴奋状态, 进而产生通过阅读了解发明家 Edison 事迹的愿望。ENGLISH TEACHERS 1. 读前(Pre- reading)阶段

在这个阶段要创造学习语言知识的人

文环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工具的能力。 人 性化的课堂轻松活泼, 可以消除学生的紧 张情绪,激发学习热情,让他们对阅读内容 产生好奇心,进而掌握理解文本,并由此产 生交流的冲动。

在开始阶段,M 老师用 PPT 呈现一片 漆黑, 并以一种平稳缓慢的语调说:“Yes- terday when I got home,it was very dark,so I turned on the light.” 这种生活化的场景 吸引了学生,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 与此同 时,老师展示一幅点亮的电灯的图片,进而 引发问题“That is a light bulb. Who invent- ed it?” 使学生联想到本课的主题:Thomas Edison。 随后,M 老师呈现了 Edison 的画像 和标题, 自然导入阅读文本 The Life of Thomas Edison。 而以下诸如“Was Edison a teacher?”“Where did he come from?” 等问 题激活了学生们的 Edison 图式,将其带入 准备阅读的状态。

接下来,Mysterious box 词汇游戏扫除

了词汇障碍,M 老师说:“How many words do you know?” “Here are five mysterious boxes. In each box there is a new word. Who likes the first box?... Open it and tell uswhat’s its meaning in Chinese.And then read the

word to the class.” 对完成任务的同学 ,M 老师都会给以 “Good! ”“Well- done! ”或 “Great! ”之类的赞扬,让全班同学用掌声给 他们鼓励,还让答对的同学当“小老师”,领 读单词,增加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M 老师在 pre- reading 活动中,通过问 答引发学生了解更多 Thomas Edison 事迹 的好奇心,以游戏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库,增 强了读懂短文的动机和信心, 为 while- reading 的顺利展开做好铺垫。 2. 读中(While- reading)阶段

这个阶段要以文本为载体运用语言工

具挖掘人文精神,引发思考与交流。 教师的 任务是要培养学生信息识别能力、 理解能 力、思考探究能力,鼓励学生表情达意。 教 师要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阅读任务。 这篇课文是传记体, 由于篇幅和词汇量的 限制, 决定了它不可能有详细的故事情节 和细微周到的心理描述, 因此文本的情感 是隐性的。 老师要引导学生挖掘课文内容 的情感因素,使学生能从中学到语言知识, 了解人物的经历与成就, 并体会阅读的快 乐和理解的成就感。

1)指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 ,设计问题 引发思考

M 老师要求学生通过默读了解课文大

意, 然后进行第二遍阅读, 并提出要求: Choose the questions in any box. Find and underline the answers in the text. And then answer questions. ① When and where was Edison born and when did he die? ② How many inventions did Edison have? What are his most important inventions? ③What hap- pened when Edison was 9/10/15/22...years old? M 老师把这些问题制成问题卡, 贴在 黑板上,始终保持可视状态,以便学生随时 参考,做好目的性阅读。

这些问题中有简单的基本信息题,也

有难度中等的归纳总结题,还有难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