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女作家庐隐作品的丰富蕴含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五四女作家庐隐作品的丰富蕴含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e1220236294dd88d1d26b8f

反抗。” ④

叔本华也认为“自杀者是想生活的,只是他不满于他所处的生活条件,因此,

他并没有抛弃求生的意志,他放弃生命,只是对个别现象的消灭。他想活下去,想痛痛 快快的生存下去。” ⑤

庐隐本人正是怀着这样的目的来塑造她的“病体”、“死亡”主人公 形象的。

庐隐读大学是 1919 年,“五四”运动正处于高涨时期,但是“五四”很快就落幕了,

在“五四”运动期间,人们的情绪空前高涨,但是也仅限于为了“呼喊”而“呼喊”,

并没有明确的出路,在这种情况下,不甘现状的庐隐就把“出路”放到了“死亡”这个

生命终结的方式上,“虽然忧伤可以使人死,但是爱恋更可使人死,仿佛醉人死在酒坛。 庐隐文本中充斥着“病体”和“死亡”叙述,表面上看好像是弱者反抗后无奈的逃

避现实的选择,但是笔者却认为这是庐隐的一种反抗姿态。在发表的第一篇小说《一个

著作家》中就可看出这种反抗的意识,女主人公沁芬在看望邵浮尘回

由此可见庐隐比同时代的作家多了更多的反思和寻求出

路的勇气,不能仅仅把她局限于“悲哀的叹美者”,她还是“希望的探索者”。

三、 女权主义写作

阿英说:“黄庐隐的创作的内容,

大都是她自己生活(也可以说是一个女性的生活)的 叙述,是一个女性自身的抒情的作品”[9],

综上所述,庐隐的女性写作、女性话语、女性题材、女性主题、女性共鸣等,都说明了她的写作是典型的女权主义写作,在现代文学史的初始阶段,她是最早并惟一拥有这些特点的人。 庐隐的女权主义写作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其一,她是女性写作,且成果丰厚。庐隐从大学时代发表处女作《一个著作家》起,到走完短暂的人生历程不幸去世,在生活并不安定的境遇下,她创作了近百篇中短篇小说和近百篇散文。这在五四时期的文坛上是极其不易的事,偌大的中国文坛,当时也只有她和冰心等几个女人的名字闯进了作家的名录。

其二,在庐隐的笔下,话语权牢牢地掌握在女人的手中。话语权是十分重要的。纵观人类的文学历史,贯穿始终并占据统治地位的一直是男人的声音,他们掌握

着话语的权利。而一旦女人要讲话,就会有人立刻要堵住她的嘴。。如

此说来,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观之,命运的号角该为庐隐长鸣,因为她在自己的作品中让女人牢牢地掌握住话语权。在庐隐的笔下,几乎永远是一群女人在讲话,女性话语是她作品的主体话语。在《海滨故人》中,是露沙、玲玉、莲裳、云青、宗莹五个年轻的姑娘在说;在《丽石的日记》中,是丽石、雯薇、沅青等几个当年闺中的好友在说;在《或人的悲哀》中,是亚侠与其表妹这两姐妹在在《一个情妇的日记》中,是一个醒悟的女性在说;在《搁浅的人们》中,是重逢的两个女人在说。说呀说,仿佛因为以往的女人没有说话的机会,庐隐便在自己的作品中让女人们说个够。无疑,这是对男性主体话语的颠覆。

其三,在庐隐的笔下,女性的主体话语述说的都是女人的事儿。说到这里,我们必然要想到阿英对庐隐的一番评论:黄庐隐的创作的内容,大都是她自己生活(也可以说是一个女性的生活)的叙述,是一个女性自身的抒情的作品,也可以说,就是一个女性在几个时期里的自序传。而在这些自序传式的作品之中,很明白表现了一个女性的生活的三个阶段。但他关于庐隐的作品是“`一个女性的生活'的叙述,”“是一个女性自身的抒情的作品”的结论是有价值的。而如果我们通观庐隐的全部小说,不难发现,庐隐实际上笔触了女人生活的诸多时期和诸多方面:青少年时代的,如露莎(《海滨故人》);做新娘的,如伊(《前尘》);母亲时代的,如肖玉(《胜利以后》);恋爱中的,如沁珠,(《象牙戒指》);同性恋的,如丽石(《丽石的日记》);孤独未嫁的,如美樱(《跳舞场归来》);做情妇的,如美娟(《一个情妇的日记》);被遗弃的,如蓝田(《蓝田的忏悔录》);悲愤离世的,如亚侠(《或人的悲哀》);

等等。毋庸讳言,置身于五四女性写作第一波中的其他女作家的创作,虽然也不同程度地拥有女权主义的因子,但没有一个人像庐隐这样全方位地关注女人,书写女人。

其四,庐隐的大量作品就其主旨而言,都是阐述男女不平等的社会背景下女人的生命感受。走进庐隐的文本,这里,有对女人生命意义的追问,有对女人的家庭地位的深刻思考,有对两性关系中女人所处的尴尬境地的愤懑,有对女人虽有家庭却无归宿感的精神危机,有对女人朦胧的反抗意识的揭示,有对女人向大男子主义的丈夫抗议的阐说,总之,庐隐在追求男女平等的核心主旨下,进行了女权主义主题的多层面表达。其五,庐隐的作品引起了女性读者的强烈共鸣。很多女性是庐隐的忠实读者。关于这一点,庐隐去世后一些女性读者的反应是最好的证明。可见,庐隐的作品,在女性读者中有着强烈的共鸣。 四、 结语

庐隐,象一颗灿烂的明星,亮在旧中国的黑夜,`光辉是不灭的,她在中国新文

学史上的地位应当也是永存的。她说过:“沉默比什么都伟大!”她已经沉默了三十多年,文学史家们应该让她那颗受尽人生苦辛的心和悲苦的感情得到安慰,给这位敢爱敢恨的女作家以公正的历史评价! 参考文献:

[1] 茅盾.庐隐论[M]//海滨故人庐隐.北京:人民文学出 版社,2001:153-160.

[2]庐隐.庐隐小说全集[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7.

[3]阿英.黄庐隐[M]//海滨故人庐隐.北京:人民文学出 版社,2001:163-167.

[]“五四”的产儿—庐隐 阎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