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考模拟物理试卷(十二)(答案+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考模拟物理试卷(十二)(答案+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e12dcacf3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18

高考模拟物理试题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模拟试卷(十二)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核发生一次β衰变,该原子外层就失去一个电子

B. 金属产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的频率越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 C. 核裂变与核聚变都伴有质量亏损,亏损的质量转化成能量 D. 一群氢原子从定态n=4向基态跃迁,最多可以释放3条光谱 【答案】B 【解析】

【详解】A、β衰变的电子是原子核内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电子释放出来,不是来自外层电子.故A错误. B、发生光电效应时,根据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C、核裂变与核聚变都伴有质量亏损,根据质能方程可以知道,亏损的质量对应一定的能量,并不是转化成能量.故C错误.

D、从定态n=4向基态跃迁,根据数学组合公式 ,最多可以释放6条光谱.所以D选项是错误的 故选B

2.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直流电源连接,上极板接地.一带负电的油滴位于容器中的P点且处于静止状态.现将下极板竖直向下缓慢地移动一小段距离,则()

,可以知道,入射光的频率越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

A. 带电油滴将竖直向上运动 B. 带电油滴的机械能将增加 C. P点的电势将升高

D. 电容器的电容增加,极板带电量增加

1

高考模拟物理试题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油滴受力平衡可知电场力的方向,再根据平行板间的电容,电压和电荷量的关系即可求解本题。

【详解】A、一个带负电的油滴最初处于静止状态,说明油滴受到的电场力和重力平衡;现在将下极板向下移动,板间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不变,所以板间的电场强度将减小,即油 滴受到的电场力减小,所以油滴受到的重力大于电场力,油滴将竖直向下运动,故A错误。B、根据A项的分析可得,油滴向下运动,电场力做负功;机械能的变化等于除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外的其他力做功,所以机械能将减小,故B错误。

C、因为上极板接地,所以上极板的电势为零,并且上极板接电源的正极,下极板接电源的负极,所以上极板的电势高于下极板的电势,电场线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板间各点的电势为负值;设P点距离上极板的距离为x,则P点的电势为势将升高,故C正确。 D项,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电容器的动态分析,在做此类问题时一定要先区分本题时电压不变还是电荷量不变的情况,在结合题意求解。

3.如图所示,水平光滑长杆上套有一物块Q,跨过悬挂于O点的轻小光滑圆环的细线一端连接Q,另一端悬挂一物块P.设细线的左边部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初始时θ很小.现将P、Q由静止同时释放.关于P、Q以后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电压不变,根据电容

d增加,C减小,所以极板带电量减小,故D

,由于d增加,所以P点的电

A. 当θ =60o时,P、Q的速度之比是

2

高考模拟物理试题

B. 当θ =90o时,Q的速度最大 C. 当θ =90o时,Q的速度为零

D. 当θ向90o增大的过程中Q的合力一直增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

P、Q用同一根绳连接,则Q沿绳子方向的速度与P的速度相等,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析分析PQ的速度关系,当θ=90°时,P的机械能最小,Q的动能最大,速度最大,当θ向90°增大的过程中Q的合力逐渐减小。

【详解】A项:P、Q用同一根绳连接,则Q沿绳子方向的速度与P的速度相等, =vP,解得则当θ=60°时,Q的速度vQcos60°

,故A错误;

B、C项:P的机械能最小时,即为Q到达O点正下方时,此时Q的速度最大,即当θ=90°时,Q的速度最大,故B正确,C错误;

D项:当θ向90°增大的过程中Q的合力逐渐减小,当θ=90°时,Q的速度最大,加速度最小,合力最小,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考查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掌握能量守恒定律,注意当Q的速度最大时,P的速度为零,是解题的关键。

4.长木板A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块B以水平初速度v0从一端滑上A的水平上表面,它们在运动过程中的v-t图线如图所示。则根据图中所给出的已知数据v0、t1及物块质量m,可以求出的物理量是()

A. 木板A获得的动能

B. A、B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C. 木板A的最小长度

3

高考模拟物理试题 D. 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图不知木板的质量和A、B的最终速度,则不能获得木板的动能;不能获得A、B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也不能求得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由图木板的最小长度为:故选C

考点:运动图像的理解应用

点评:中等难度。注意充分审读图像提供的各种有用信息,并仔细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能将图像提供的信息与物体的运动过程建立正确的联系。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6.0分)

5.极地卫星的运行轨道平面通过地球的南北两极(轨道可视为圆轨道)。如图所示,某时刻A点的正上方按图示方向运行,经过12h后第二次出现在A点的某极地卫星在地球北纬30°正上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正确

A. 该卫星一定贴近地表飞行 B. 该卫星的周期的最大值为18h

C. 该卫星运行的线速度比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大 D. 该卫星每隔12h经过A点的正上方一次 【答案】BC 【解析】 【分析】

根据卫星经过12h后第二次出现在A点的正上方,结合天体的运动找到两者周期的关系,再根据

分析求解。

,要使卫星第二次出现在A点的正上方,则时间

【详解】B、地球在12h的时间内转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