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设计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中外设计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e1e92a8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9b

精品文档

1.为什么说汉字本身就是一种平面设计?

a.单体汉字的图形结构设计,也有最早的多字组合设计。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是汉字的造字方法,也是一种平面设计。

b.图形文字本身就是一种美的构成形态。讲究曲直、粗细、构成变化多样,时而敦拙,时而活泼,极富韵律美感。

c.中国汉字演变过程可见字体设计独韵的各具代表的时代风貌,烙上了时代印痕与独特的设计意蕴,与现代平面设计异曲同工。 2.蝴蝶装、包背装各自的设计特点是什么?

a、蝴蝶装,是将每页有字的一面对折,单口向外,版心向内,然后以中缝为准将各页对齐粘附在一张包背纸上,最后将版外的余幅裁去,装硬质封面成一册书籍。

b、蝴蝶装的书籍装帧形式在南宋时期被改良设计成了包背装。与蝴蝶装文字朝向的方式恰好相反,包背装是将有字的页面反向对折,使文字版心向外,空白朝内,以折缝对齐,将右侧粘贴成脊背,再用封面绕脊背包装成书册。 3.民国以来的招贴艺术设计具有怎样的特点?

a、20世纪上半叶的商业招贴艺术设计中,月份牌是一种很重要的形式。 b、根据商品不同的特性,月份牌的题材、艺术形式和内容也有所不同。最突出的是女性人物形象。

c、受西方油画、水彩画、水粉画、中国画、摄影等艺术表现激发影响,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月份牌创作技法已经成熟,此时的月份牌画家也是设计家。 4.先秦时期青铜器上的纹样图案美学特点是什么?

a、饕餮象期主要源自商周开始的在青铜器等器具上广泛出现的一种图案体系。夏商周三代就图案的表现而言是饕餮龙凤时代。

b、饕餮图案体现了远古的神秘莫测和狰狞之美,它的狞厉如猛兽的视觉效果体现了中国传统图案系统中饕餮图案的基本符号构成和符号表征范式。 5.宋瓷为什么是中国陶瓷艺术美学最为辉煌时代?

A、宋代的陶瓷产地,著名的有钧、官、哥、定、汝窑五大名窑,为贵族、皇帝烧的一类窑叫“官窑”,为老百姓烧的叫“民窑”。宋瓷一单色釉的高度发展著称,其色调之优雅,无与伦比。宋代的白瓷已有了南北的区别北方河北的定窑,白瓷釉色白中泛黄,色感暖和,釉薄透胎。宋瓷的装饰手法,既有传统工艺的延续又有新技术条件下新方法的使用,堪称中国陶瓷艺术美学最为辉煌时代。

1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 2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6.简述陶和瓷的主要区别,哪些方面展现出宋瓷的设计美学与文化? a、造型与装饰。宋代瓷器在造型上以简洁优美著称,器皿的大小、结构都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境界,宋瓷的装饰手法,既有传统工艺的延续又有新技术条件下新方法的使用,作为生活用品的宋瓷实用而美观,一些造型和装饰具有独特的时代特征。

b、釉与胎。钧瓷色彩的变化莫测汝瓷莹厚如脂的质感,龙泉青瓷的粉青、梅子青,哥窑蛛网交织的纹理美、磁州窑的釉下黑花,定窑汝白、牙白的釉色及工整精致的刻印花图案。

c、民间风俗。宋代磁州窑系是北方最大一个民谣体系。受唐代民窑,尤其是长沙窑釉下彩画以及器表题诗装饰风格的影响,磁州窑发展形成了白釉釉下黑,褐彩器,而且富有生动的民间艺术气息。

7.论述为什么说我国最古代最具代表的设计是书籍装帧,版式设计。并分析其主要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设计日益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和必要手段之一。特别是书籍装帧设计,本文从文字的版式设计出发,以如何取得文字版式设计要素的和谐统一展开论述,通过分析版式设计的现状,研究文字造型的特性和不同文字字体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文字版式空间的运用,并强调了创新思维对文字版式设计的重要意义。

特点:一是信息传达的重要媒介,二是使读者通过阅读产生美的遐想与共鸣,让设计中的思想进入读者的心灵。书籍装帧既是以三维空间存在的实体构成,又是把

绘画、装饰、书法与字体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的完整设计与制作,天受到印刷工艺的制约,其中涵盖了材料的选用、装订形式的确定,以及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社会读者的审美要求,要符合书籍内容和设计的整体构思。

8.从中国古建筑的外观、结构、色彩和布局设计方面谈谈中国古建筑的民族特色?

1、城乡同构的空间形态。一般都是以木结构为主体,以“间”为单位;从群体关系而言,都是以院落为单元,再以纵、横两个方向的轴线上多进、多路的院落形成组群,从水平方向延展开来,组成里坊、街坊,进而聚合成以皇宫(王宫)或衙署为中心的城市。这些城市大多因地制宜,可以是平原、盆地上规整平直的,也可以是依山傍水,曲折起伏的,但在实质上,大都是以院、坊、城三个空间层次构成的网络系统。

3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2、道器相融的文化象征。从城市与建筑的布局,到梁柱间架的多寡,形体、构件的比例,再到斗拱的等级,以致装修、彩画、着色的规格,甚至门簪、门钉的数量等等,也都同属一个包含着宗法秩序和符号隐喻的文化象征系统。 3、木构建筑的逻辑矛盾。是一个以木构为主体的庞大建筑体系。中国木构建筑的物态要素主要就表现在木质的构架、装修和以生土为主的台基和围护(墙)上,因而取材便利,施工快捷,造型舒盈,适宜平原、山地、河谷等多种地理及气候条件,呈现出同中有异的各种地域风格,可以说是融于风土之中的“生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山水、林泉易于取得谐调关系。木构建筑是近似于现代排架的梁柱式(或称叠梁式、抬梁式)或穿斗式结构,构件之间均以榫卯铰结或穿结相连,可以化解外力、吸收能量并允许相当大的残余变形,具有很强的抗震和抗风性能。 9.新艺术运动产生的背景及其主要风格特征是什么?

背景:新艺术运动的产生背景开始在1880年代,在1890年至1910年达到顶峰。新艺术运动的名字源于萨穆尔·宾在巴黎开设的一间名为“现代之家”的商店,他在那里陈列的都是按这种风格所设计的产品。 准确的说新艺术是一场运动,而不是单一的一种风格,可分为直线风格和曲线风格,装饰上的和平面艺术的风格,并以其对流畅、婀娜的线条的运用、有机的外形和充满美感的女性形象著称。 这种风格影响了建筑、家具、产品和服装设计,以及图案和字体设计。 风格特征:有法国的“新艺术” 比利时的“新艺术” 德国的“青年风格” 西班牙的“现代化” 意大利的“自由风格”。

(1)新艺术运动完全抛弃了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彻底地走向了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部存在绝对的直线和完全的平面。(2)新艺术运动反对华而不实,矫饰的装饰,追求华美、精致的装饰。不喜欢过多得简洁,保留具有生命力的装饰。同时一些产品用品的装饰与功能结合的较为紧密。比如这一时期的一些灯具、餐具、盖勒的家具设计等。(3)新艺术运动崇尚热烈而旺盛的自然活力,在装饰上用曲线代替了直线,出现了有机形态,装饰所采用的纹样都是从自然界的植物在抽象而来,大多是流动形态的线条。这些线条建筑和设计的各个方面。例如在霍塔建筑和室内设计中的比利时线条,体现了自然的活力与生命力。(4)新艺术运动强调整体艺术环境,认为应创造出为社会生活提供适当环境的综合艺术。新艺术运动不反对工业化,他们反对的是工业化风格。(5)新艺术还受到日本风格的影响。如马若雷尔的家具和铁器作品融合了新洛可可图案、日本风格和有机造型。德国贝伦斯早期的平面设计也受到日本水印木刻的影响。

4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