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缘》中顾曼桢的悲剧成因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半生缘》中顾曼桢的悲剧成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aea85f747cd184254a35353c

程度。在这样的基础上,女性天性中的母性倾向迅速膨胀,为了儿子,她作出了嫁给祝的决定。曼桢在命运之神的摆布和拨弄下,淋漓尽致地诠释了无与伦比的自我牺牲精神和对亲情的眷顾。为了姐姐、恋人、儿子,她把自己的生命和感情一点一滴地消蚀殆尽,爱的付出换来的却是一场悲情,到头来,顾曼桢只换得花开花谢一场空罢了。(四)恋人的懦弱

虽然世钧的单纯憨直,与曼桢真挚的爱让我们以为他们会有情人终成眷属,然而,

所有的美好终究要被打碎,他们注定要有缘无分,曼璐的横加阻害是一方面的原因,家庭的因素也是一方面,但是更重要的原因还是世钧自身性格上的,一方面他有点小心眼,比如豫瑾到曼桢家暂住,便引起他的醋意和猜疑,后因故找不到曼桢,便怀疑曼桢和豫瑾已经结婚,扔掉定情信物与同病相怜的翠芝结婚,开始了无爱的婚姻。一方面他懦弱,对爱情还是不够热烈、执着。若是他足够强烈地爱着顾曼桢,那么他就不应当轻信曼璐那些欺骗他的话。即使他真信了,他也应当与曼桢见上一面。试想,曼桢曾经那样对待他,怎么可能连见他一面都不肯,而把戒指给她姐姐,如此绝情呢?他与曼桢的爱情,哪怕是要终结,也一定要亲自见面说明白才行的。如果沈世钧稍微用脑子想一想,就应该发现在他找不到曼桢的那段时间,一定是有事情发生了。可惜他放弃了,因为沈世钧性格不够坚强勇敢,所以才轻易放弃了继续寻找曼桢的决心,而又那么快的与别人结了婚,结婚时,翠芝说:“世钧,怎么办,你也不喜欢我??现在来不及了吧,你说是不是来不及了?”①留下的只有压抑与痛苦,其实,他完全可以再勇敢哪怕一点点,哪怕在匆忙结婚之前当面确认曼桢和豫瑾已经结婚,他的性格导致了他的爱情悲剧,让人心痛,让人心酸,让人遗憾。自傲、矜持、琐屑的沈世钧,只能委屈地过一辈子,他拯救不了自己,又怎么能给所爱的人永远的幸福?有了这一切的一切,于是,就有了曼桢和世钧没有诗意,没有浪漫,没有幸福,有的只是局促和尴尬,加上更深的痛苦与无奈的重逢:曼桢笑道:“真是──多少年不见了?”世钧道:“我都不知道你在上海。”曼桢道:“我本来也当你在南京。”说的话全被四周奇异的寂静吞了下去,两人也就沉默下来了。

“我们回不去了”,但这并不全然是这对男女的过错,于是乎,张爱玲还是让他们说出这样的话:“世钧,你幸福吗?”“我只要你幸福”。② 也许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日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①②

张爱玲 《半生缘》 [M]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3(126) 张爱玲 《半生缘》 [M]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3(320)

9

张爱玲说:把人生的来龙去脉看得清楚,如果先有憎恶的心,看明白之后,也只有哀矜。而这场爱恋终究是逃不过凡俗的人生,“善恶未必有报,爱恨未必有果”,①于是乎,最终也成了一场半生缘的哀矜。

沈顾如此唯美的爱情也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变成了淡淡的一句“世均,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痴情和执着碰到男人的怯弱和退让只能是这样一种结局吧,顾曼桢和沈世钧是这样,张无忌和小昭是这样,陈家洛和香香难道不是吗?于是,结局就成了淡淡的一句:好久不见!这种爱情张爱玲笔下有,金老先生笔下有,现实生活中也有;古代有,今天有,将来还是会有。也许,生活本就如此,鲁迅说过,悲剧就是将最美好的事物撕碎给人看。可生活又何尝不是呢?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正如一句网络语言所说的:再美好的爱情也会被生活所招安。如果我们放弃最根本的生计:柴米油盐,衣食住行,而去单单追求所谓的爱情的话,那即使没有顾曼桢那样的姐姐,没有顾曼桢的母亲,没有顾曼桢一样的恋人,没有小说里一切一切“不应该”的因素,爱情还是不能长久,因为,我们要真爱,可前提是我们必须生存,而生存是什么?生存就是不择手段地活着。

五、结语

顾曼桢是张爱玲笔下又一位女性形象,为了坚守住人性的闪光点,在纷繁复杂的

社会现实里,她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但也正因为这些闪光点才使得她的悲剧人生不那么暗淡,反而越加感人了。然而夏花的绚烂终究抵不过秋叶的凋零,还未来得及品尝果实的甜蜜,就已零落满地。就在曼桢对爱情有所希冀时,她却掉进了亲人挖掘的陷阱里。囚禁的岁月犹如无底深渊,变态的人性折磨和扭曲的人性报复几乎将她打跨,然而,她并没有倒下。在历经岁月的洗礼后,她变得成熟、沉稳和坚强了。总之,顾曼桢是张爱玲小说中最富牺牲精神和和最顾念亲情的人,为了恋人、姐姐和儿子,她把自己的生命和感情一点点销蚀殆尽,她的所有悲剧几乎都是由爱的付出而造成的。曼桢的一生,是受尽命运摆布和拨弄的一生,也是最为苍凉悲哀的一生。也许,张爱玲特意要让曼桢印证一句话,“善良的人是永远受苦的,那忧苦的重担似乎是与生俱来。”男权社会,最终造成了她无法逃脱的悲剧。

玮清 《女生张爱玲》 [M]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5 (10)

10

参考文献:

[1]于清 《并非自觉的女性内审意识—-论张爱玲等女作家群》,《安徽大学年报》 [J] 1989年第4期 [2]西峰雪 《寻找张爱玲》[M]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6

[3]陈子善 《记忆张爱玲》[M]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6

[4]李志华 《苍凉的手势—解读张爱玲小说的女性意识》,《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J] 2002年第五期 [5]曲亚红 《张爱玲小说的人性视角》,《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J] 2005年15卷第二期 [6]玮清 《女生张爱玲》[M]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5

11